送鄭侍御谪閩中

高適

谪去君無恨,閩中我舊過。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東路雲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當逢雨露,行矣順風波。

【語譯】

把你降職調遣到偏遠的地方去請不要怨恨,因為閩中我以前也曾到訪過。那個地方很少看見秋天的雁鳥,但是夜裡卻常聽到很多猿猴的叫聲。往東青山與白雲接連不斷,往南雖然又濕又熱,但是瘴氣與瘟疫還算溫和。你應該很快就會重新蒙受皇上的恩澤,回到朝廷,放心的去吧,但是要注意順應環境的變化呀!

【品讀】高適,字達夫,唐渤海蓨縣﹙今河北省景縣﹚人。高適是一個耿直、熱情又有才華的人,經歷過貧困、失意、戰爭,所以他的詩充滿著慷慨、粗犷、悲壯的氣氛,寫出來的都是擲地有聲的肺腑之言,因此能打動人心,「讀之使人感慨」。

這是詩人寫給朋友鄭姓侍御史的送別詩。鄭侍御因為犯了過失而被貶放到當時認為是蠻荒之地的福建去,詩人擔心他心中不平、不安,所以詩人在起首就提醒鄭侍御對被谪放這件事不要產生恨意。並且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閩中的環境特徵。也告訴他復職的希望,所以只要注意旅途上的安全以及意在言外的其它風波外,其它不必耽心。詩人是一位重氣節,疾惡如仇的人,若非友人有冤屈,他是不會這麼勸的,他希望他的友人能夠忍受下來,等待水落石出的一天,然後「自當逢雨露」,重返朝廷。這是至友的真關懷,頗有為友喊冤的意思在內。「忍」是最難做到的。通常人在遇到不公平的對待,或被冤枉而又得不到合理的申訴時,就會憤憤不平,甚至想做出一些衝動的事來,這個時候要你立馬止戈,不再計較,是不是很困難?是很困難!因為用強制的方式讓自己暫時吞下那一口不平之氣,是會心頭淌血的,忍字頭上一把刀的俗語就是這麼來的。但是只要心中不服的那個因素沒有消除,那麼總有一天怨恨還會爆發出來,而且變本加厲,這就是常人中帶氣含淚式的忍,說穿了那不是忍,是無奈、是委曲求全、是萬不得已,這樣的忍不但不能化戾氣為祥和,反而加深敵視程度,埋下不可預知的災難。如果我們把「忍」字看成是用「刃」去掉自以為是的「執著心」,不再外求人為的公平,那麼一陣短痛之後,你就會得到一種平和安寧的心境,不再氣恨煩惱,也不在乎有沒有「自當逢雨露」這檔子事了。認清得失由天定,心寬路自平的道理,你就會有不一樣的選擇。不再為自己的名、利、情而拿不起放不下,那麼你就是一位樂天知命的智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