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正

生病了去看医生、去吃药是人之常情。尤其现代人对医学的期望也很大。2006年9月19日《纽约时报》的Barron Lerner 撰文提醒人们在求医问药的同时,不要忽视疾病治疗中的随机性。

Barron Lerner 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教授医学与公共健康学。在与病人的接触中,Lerner 注意到一个问题,很多病人、甚至医生在寻求治疗方法的过程中容易忽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一种治疗方法对某个病人是否能起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

文章中说,运气--不管是好运还是不好的运气--往往因为与医学的严谨性不相符而遭人冷落。不仅是医生这样认为,许多病人也是倾向于从生物或医学上解释自己生病的原因,而不是运气。

但是,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运气的确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比如,许多疾病尤其癌症等,是很复杂的。一种疾病与多种基因或环境等因素有关,所以在不同人身上,从病症到治疗效果的表现上就会大不一样。即使是现代医学对疾病有了许多解释,但还有许多时候、许多方面要“听天由命”。

这种例子很多。比如,北美白人中有1%的人对艾滋病毒具有高度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在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中,大约有5%的人会导致令人担心的慢性肝炎。

这种现象从病人个体身上也能看到。比如,当运动员Lance Armstrong在1996年发现癌症时,已经扩散到全身包括脑。然而10年过去了,Armstrong 不仅身体没有恶化,反而还几次获得自行车赛冠军。不少人将他身体的好转归功于治疗。然而事实上,具有类似疾病或类似治疗方法的人们大都故去了。 Armstrong的经历不能不说是奇迹。

当然另一方面的例子也很多。许多病人从吃药到饮食,处处听取医生的建议,结果对健康的提高也是有限的。比如,50岁以上妇女進行mammogram(乳房X光检查)和服用降压药被认为是很有效的措施。然而它们对死亡率的降低也不到30%。也就是说,还有许多未知因素。

这些无疑说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近年来许多身心健康的关系、以及行善者长寿的发现也说明了这一点。

参考资料:
http://www.nytimes.com/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4/10/10/2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