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法轮功学员们在表演腰鼓舞
文/智真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鼓文化”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文化内蕴极其深厚。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鼓具有祭祀、敬神、驱邪、乐舞、警示、战争等诸多作用,渗透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广泛而深远。

鼓的历史

相传在远古时期,人们借用鼓这样一种发出特殊声音的响器,传递信号,以起到迎神驱邪的作用。如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九擂夔鼓擒蚩尤”,史载“黄帝伐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黄帝率部队在与蚩犹大战时,擂起这种特别的鼓,连擂九通,声震数千里之外,天地为之变色,蚩尤部队丧魂落魄,遂克伏蚩尤之党。胜利后,黄帝又作了一部《棡鼓曲》以示庆祝,曲子激越雄壮,气势万钧。

鼓的功能

在古代,鼓一直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作为祭祀的器具,作为人与神沟通之媒介,也是人与自然间交流之象征物,被广泛应用于诗、乐、舞以及各种仪典中,受到历代的重视。几乎每一朝代均有专职之司鼓人员,如周代有“鼓人”掌管鼓类,汉代有鼓吏,汉唐有鼓吹署,宋设有鼓院、鼓司,明清则设有钟鼓司等等。

古代的礼和乐都离不开鼓,周代时,制定了一套鼓乐的制度。鼓为八音之首,在音乐演奏中居于指挥地位。鼓与舞关系密切,语言学把舞蹈解释为:“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舞蹈之美首先在于人体动作的节奏运动,而鼓,也正是以节奏表现为主要。这一共性,恰是鼓与舞结下不解之缘的根本原因,以至人们总是将鼓与舞结合起来审视,以鼓来命舞之名,并由此创造出诸多常用语汇如:“鼓舞”、“鼓之舞之”、“鼓舞士气”、“欢欣鼓舞”等。

鼓在佛教寺院、道教宫观里,是最具标志性的礼拜法器,有着报时、集众、庆典和赞诵等等的作用。鼓楼的建造是有规范的,在殿前建造钟、鼓二楼,位于东面的是钟楼,位于西面的是鼓楼,这就是“东钟西鼓”或“左钟右鼓”,大鼓就悬挂于鼓楼之中,配合着钟楼的钟声,依律敲击。钟鼓因为中空而每每击打之,总会发出洪厚响亮的声音,飘扬不已,从而不断地撼动人心和唤起民众的虔诚,回归天理和正道,放下一切名利,慈悲心怀,才能包容和显现一切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