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字克明,好谈文史,有应变之才。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召其为兵曹参军,不久又任其为陕州总管府长史。当时,李世民手下的臣僚,不少人都有才干,所以很多人被唐高祖李渊调走,另有任用。李世民为此很感惋惜。
房玄龄劝李世民道:“您的臣僚中离去的虽多,都不可惜;但是,杜如晦这个人,具有远见卓识,可称为王佐之才。如果大王甘心守藩,就不必用他;如果大王要经营四方,志在天下,那就非有此人不可。”李世民大惊道:“你要不说,我差点儿失掉他。”于是,李世民禀告父皇:请求批准杜如晦为自己府中的官员。
杜如晦跟随李世民征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时,成为他帐中最得力的谋臣,为众人所钦服。后以功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并兼任文学馆学士。李世民命人为文学馆十八学士绘像,杜如晦名列其首。褚亮受命作赞,称赞杜如晦是: “怀忠履义,身立名扬。”
李世民称帝后,杜如晦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当时的台阁规模、典章制度,都出自二人之手,人们都把房、杜比之为汉初的良相萧、曹。贞观三年(629年)末,杜如晦患病,乞请离职。李世民见他无法治事,只得答应,俸禄仍然如旧。对他的病情,李世民极为关注,派送的名医良药,不绝于道。
贞观四年,杜如晦过世,年仅四十六岁。他病危时,李世民亲临府上,边抚摸他,边流泪,趁其未咽气,就加封其子。
杜如晦死时,李世民十分悲痛,为其停朝三日。李世民还沉痛地嘱咐著作郎虞世南道:“我与如晦,君臣义重。他不幸舍我而去,追念其在世所建的功劳,我未免肝肠欲断。你要体会我这种情怀,给他写一篇碑文。”
后来,有一次李世民吃西瓜,觉得味道甜美,不由得忆起了杜如晦。他心下悲痛,停口不吃,叫人拿着剩下的一半瓜,送往杜如晦的灵前祭奠。
他还曾赏赐给房玄龄一条黄银带,边环顾左右,边对房玄龄说道:“当年,你和杜如晦一起辅佐我,今天赏赐物品,却只有你一个人了。”说着又流下了泪水。接着,他又说道:“听说黄银乃是鬼神畏惧之物,我也给杜如晦送去一条吧。”说罢,命房玄龄亲自带上一条黄银带,送至杜如晦的灵前。
唐太宗李世民,如此恩遇亡臣,使其他大臣都大为感动。
(事据《新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