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正
大概很少有人会把痛苦当成一件好事,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
(一)“完美”止痛药的负作用
2007年3月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撰文讨论了这一问题。这篇题为“‘完美的’止痛药并不好”的文章中说,许多人患有背痛、关节炎、头痛等慢性疼痛,这在生活上与经济上都造成了一些影响。过去及最近的临床研究中开发出了一些止痛剂,有着显著的效果。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药物可能“好的过头”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指出,疼痛是一种保护的机制,能让人减少身体损伤等危害。比如说,疼痛能够让人意识到自己身体哪地方不正常了,从而采取措施。但如果一个人长期使用“过于完美的”止痛药,那么当身体异常时他可能根本就感受不到,更别说去寻求治疗了。这种后果是灾难性的,可能造成中风、心肌梗塞、肠梗阻等,造成终身的残疾瘫痪,甚至死亡。
不只是一般人,对运动员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止痛药可以减轻肌肉拉伤等造成的疼痛,但如果人因此而感受不到疼痛,在進一步的训练中所承受的负荷可能会延迟拉伤的恢复,甚至导致新的损伤。
(二)当人感受不到痛苦时
早在2006年12月1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报导了对一些儿童的观察。这些儿童来自于巴基斯坦,由于先天性的基因缺陷,所以他们丧失了痛觉,但其它感觉正常。
研究发现,这6个儿童由于感觉不到自己咬自己的疼痛,结果他们的嘴唇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伤害,一些需要做整形手术,还有两个甚至失去了三分之一的舌头。他们多数都经历过骨折或骨头感染,而这些只有在他们跛着脚走或一肢不能运动之后才会被发现。其中有些儿童也曾被滚烫的水或水蒸气烫伤过,或者坐在电暖炉旁被灼伤。
对这6名年龄6到14岁不等的儿童進一步的研究发现,除了痛觉外,他们神经系统的其他功能皆为正常,比如,他们有触觉,能感觉到冷暖、发痒和压力。
(三)给我们的启示
这样看来,痛苦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它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体哪个地方不对头了,从而采取措施去治疗或补救。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看来是很有道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人行善事会给他人带来方便,做恶事会给他人带来痛苦。按照天理的话,这些都得偿还。所以佛家认为人生中的痛苦是有原因的,是在还过去的业债。
正因为这样,与其逃避,不如堂堂正正的面对现实,实实在在的待人处世;带着善心,与人与已都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