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风 整理

有人认为,西方企业重视诚信源于他们源远流长的契约精神,而中国的传统向来也不缺乏这种精神。

契约不仅是西方商业文明的核心,也是整个西方人类文明的核心。“契约”一词最初起源可追溯到《圣经》中的人神契约《摩西十诫》。一部《圣经》,从旧约到新约,上帝与人立约、重新立约,之后,人们又把这种契约精神延伸至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建立起世俗的法律和各种规定、规则等。对于那些信仰上帝的民族来说,立约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事情,有了这些约或法,那就要信守。也就是说,首先是对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上帝的信仰与敬畏,才使得人们重视、尊重上帝与人的契约,信守自己的承诺。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不缺乏这种精神。在中华神传文化中,道德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真实存在于国民心中的行为准则。

中国自古称神州,讲“天人合一”,效法天地,敬天才会敬事敬人。天地、神佛、道法,神迹始终贯穿人类历史。

当乱世之中有紫气东来,函谷关下,老子留下了经典五千言,由此发展出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对生命、人体、宇宙的认识;当万世师表孔子历经坎坷,一生追求天道,视传播“礼乐”为天命,以“仁、义、礼、智、信”,奠定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当释教由西域传入中原,佛光照临,敬佛、修佛蔚然成风。各行各业的大师、宗师无一不是依据儒释道理论进行人格修养,达到高深境界后,其技艺也臻于登峰造极。张三丰神迹化世人,灵隐寺济公的传说等等,大道高僧、神仙隐士都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缥缈莫测的迷信,他们展现的高妙与神奇在庙堂和江湖间处处都曾留下踪迹,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人们对神明天地的信仰如同衣、食、住、行一样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正因为有神传文化的熏陶,有对神的敬仰和畏惧,相信善恶有报的真理,人们才重仁义,诚实守信,中原大地才能够成为闻名遐迩的礼仪之邦。

在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里有这样一副对联,“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意思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是知道的,这样的职业操守同样出自于心中对上天的监督与惩罚的畏惧。同仁堂为乐显扬创建于1669年,其子乐凤鸣接续祖业,明确提出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训条。同仁堂独办官药188年,历经八代皇帝。这面金字招牌的打造中,因为敬天,畏神,“不敢”有半份虚假,这难道不是一种契约精神吗?试问,一个不相信神佛、上帝的人,不害怕天惩的人,怎么可能发自内心的相信契约、约法的力量,怎么可能真正去执行、遵守法律法规和规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