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文帝时代,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有一个名医叫淳于意,后来做了太仓令,但他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没有多久,淳于意辞了职,专门在民间行医。

淳于意不喜奉承,不轻易为王公贵族治病,得罪了不少世家贵冑,“病家多怨之者”,后被显贵诬告,被判有罪,要到长安受肉刑(古代刑罚,通过对身体机能的残害,如割鼻、挖膑骨等,达到处罚目的)。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不忍父亲受刑,跟着到了长安。她写了一封为父亲申辩的申诉书想办法送呈汉文帝。

申诉书上写道:“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回儿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缇萦为父亲免遭酷刑的这种千里迢迢冒死上书的胆识孝心,和甘为奴婢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宽仁贤德、爱民恤民的汉文帝。同时汉文帝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因此下令赦免淳于意,同时也废除了肉刑。

缇萦舍身救父的孝心、胆识和勇气,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年。这个故事后来被收入著名的《二十四孝》(元代郭居敬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