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古人认为一切美好的品德皆源于孝,为什么呢?因为生者养者是父母,当一个人对生养自己、教化自己、给予自己生命的人都不能尽孝,那么对其他人也不可能好。

但是传统的孝道不仅仅局限于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它同时也包括对父母教化的遵循,如果再延伸推广,敬天、忠君、孝亲、尊师其实也都在“孝”的内涵之中,所以圣朝的国君用孝道治理国家,臣民用孝道事君立身,“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孔子就认为“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在清朝康熙皇帝《庭训格言》里,有这么一条:“持善心行合道谓真孝”,训曰: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其可谓真孝者矣。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是做一个善良的人,还有比这更清楚的说法么,天下儿女都这样,天下岂不大治?

《孝经》中提到了行孝之人所需经历的人生三个阶段。“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意思是,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在朝堂之上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忠于国家,最后终结于立身,为万世楷模。在做到了最基本的孝之后,还要“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在这里把人生的终极目标都说出来了--立身于天地之间。我们要立身于天地之间,就要做到以德配天,循天之道。同化天道,执行天道,从而使自己能够显扬名声于后世。

为臣为官,孝亲、忠君直至立身,皆需遵循道义。所以忠孝并不是一味顺从,《孝经》中说:“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所谓“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用道义来侍奉君王,劝谏不通就辞官不做,绝不助纣为虐。为君为亲者,思想、行为难免会有偏差,为臣子的责任就是提醒、劝谏,使之有所醒悟,从而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忠孝仁义,以仁义为核心。教孝以育仁,教忠以全义。没有仁义这个本源,则孝为私情,忠为愚忠,皆不可取。所以孝终于立身,以道义为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