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传统文化
选编:宇祥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从《史记》到《明史》,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包含了4000多年的历史,用本纪、列传、表、志等统一的体裁编写。
有关德行教化、治国安民、修齐治平、选贤任能、为人处世之道等各方面,都有所涉猎。《二十四史》中有许多名句警言宣扬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警示人们要顺从天理,择善而从。
1、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
出自《史记》,意思是:做好事的人,上天会回报其以福祉;做坏事的人,上天会报应其以祸殃。
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不知?
出自《后汉书》,意思是: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不知道呢?
3、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出自《史记》,意思是:依靠美德的一定昌盛,凭借暴力的必将灭亡。
4、正其本,万事理。
出自《后汉书》,意思是:凡事只要正本清源,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5、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出自《后汉书》,意思是:祸福没有一定的门径,都是人自己心念所感召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