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传统文化

除了军队,除了物质力量,还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力量,甚至是更强大的力量……
 
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大军入侵鲁国边境,鲁国将士正准备出征迎敌。可不知何故,齐国突然撤兵了。

鲁国国君非常惊讶, 问起缘由,得知,当齐国大军进入鲁国边境的时候,齐国将领看到一个鲁国妇人,一只手抱着一 个孩子,另一只手还牵着一个孩子,慌忙地逃难。

在齐军追到近前时,她情急之下丢下怀里的孩子,抱起牵着的孩子,慌忙向山里逃去。被丢下的孩子嚎啕大哭,齐军赶上后问这个孩子:“那个逃走的是你母亲吗?”小孩说: “是。”齐军又问:“那她抱的 是谁?”小孩说:“不知道。”

齐国将士搭弓引箭,强行制止了逃跑的妇人,追上去问她: “你抱的孩子是谁?你丢下的孩子又是谁?”妇人说:“我抱的是我哥哥的孩子,丢的是我自己的孩子。因为见到你们进攻,我不能同时保护两个孩子,所以就丢下自己的儿子。”

齐国将领不解地问她:“那可是你的亲生骨肉,其爱至深, 痛入心扉。今天你却丢下他,反 而抱着哥哥的孩子逃命,这是为什么?”

妇人说:“保护我自己的孩子,是私爱;保护哥哥的孩子,是公义。如果我违背公义而取私爱,牺牲哥哥的孩子保全我的孩子,虽然是好,但是却违背了公义。如果人人都是先私后公, 那么鲁国的国君就不会体恤自己的百姓;士大夫们也不会养护百姓 了;全国的人都以私为先,那谁都不会互相照顾了。这样一来,肋骨容不下肩膀,脚掌容不下脚趾,即使把脚磨破了也不穿鞋子。如果我保下自己的孩子,就会丢了‘义’。 所以,我才忍痛割爱。”
  
齐国将领听到这番话,十分震撼:一个山野村姑都懂得守 “义”,身为贵族的将领岂能不知“大义”?于是他下令按兵不动,并立即派人报告齐国国君, 说:“我们不能讨伐鲁国,因为在鲁国边境,我们遇到一个山野妇人,她都懂得履行公义,不以私害公,更何况鲁国的朝臣士大夫呢?所以,恳请撤兵!”
 
齐国国君听说此事,也深为感慨。他知道,如果鲁国的一介妇人都能做到以“义”为先,那想必以礼治国的鲁国会人人如此 吧。对于先他后我、先公后私的鲁国,齐国的军队恐怕是打不过的。于是,齐君下令撤兵,班师回国。

鲁国国君得知齐国撤兵的因由,非常感动,于是赐给妇人布帛百匹,并尊称她为“义姑姐”。 从此,这位村姑成了齐鲁两国的传奇人物。
  
一个村姑的义举,平息了一场战乱,使得本国平民免遭涂炭, 这就是“义”字演绎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