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陳榮九龍圖局部

文/聞思睿

從古到今,龍在華夏文化中佔據著重要位置。到了今天,仍然到處都可以看到龍的形象──龍的雕刻、龍的繪畫、龍的器皿,龍的裝飾,龍的旗幟……端午節划龍舟,元宵節玩龍燈。即便在海外,唐人街舞龍也是經久不衰的傳統節目。

古人說「風過留聲」。那麼龍是否真的存在?是否來過人間?如果是,是否也留下過痕跡?大千世界,奧秘無窮。讓我們一起抱著開放的心態,退一步欣賞一下這些資料:

(接本版上期)

 六、焦墩長龍

據希望之聲報導,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一項資源調度的工程,施工範圍足足跨越了大半個中國。然而,在施工過程中卻出現了一個令人驚奇的發現。在湖北黃岡市黃梅縣的一個村子裏,挖掘出了一條長達七米的「長龍」圖案。這條「龍」是由鵝卵石鋪就,卻擁有四肢似麒麟的爪子、一對似鹿的角、尾巴與鰭等龍的特徵,非常逼真。這個發現引起了專家們的關注,接下來他們在當地發現了一個遺址群,稱之為,這個遺址群距今已有6000年的歷史,也就是說,龍形文物是六千年前形成的。 

七、紅山玉龍

距今6000─5000年的紅山文化,1971年在赤峰翁牛特旗出土了一件青玉製作的玉龍,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玉龍,高26釐米,曲長60釐米,直徑2.2─2.4釐米,圓雕加陰線琢紋而成,通體素面,不作任何雕飾,僅僅刻畫頭部,目、鼻、口、須俱全,虛實分明。此器是紅山文化出土的最大的玉龍。其他在遼寧凌源縣的牛河梁遺址、遼寧喀左、阜新,內蒙古翁中特旗、敖漢旗等地都有大量小C形玉器出土,項背有一誇張的鬃形裝飾,增加了龍的動感。

從遠古時期在岩石上刻畫的狩獵、牛、太陽等等,以及大量距今一萬年至五千年前的陶器上的人形、鳥形,都是遠古先民對於生活的真實記錄,並無虛構、想像的形像。他們敬畏神明、祭天拜地,以現代人的思維推測古人用牛首、蛇身、鹿角,或者鱷魚而「想像」、「編造」出了龍的形象,是「眼見為實」觀念的臆測,並無科學依據。

也就是說,湖北「焦墩遺址」的「長龍」,到紅山文化的C形玉龍,以及其他有關表現龍的各種文物,是純樸善良的遠古先民真正見到了龍的形象,並用石頭、玉石刻畫下來,用以祭拜、敬仰。

八、瑪雅雨神

龍的形象,並不只在中國文化體現,類似的形像在其他文化中也曾出現。在瑪雅文化中,伊特薩納姆是天地的創造者和守護神。他同時又教會了人類書寫和曆法,也是祭司的保護神。瑪雅人篤信伊特薩納姆是善的化身,並把他與最重要的農業神──雨神恰克一起膜拜,並且認為雨神恰克就是他的一個分身。

雨神恰克是甚麼形像呢?在瑪雅文明最重要的遺存──庫庫爾坎金字塔的北面兩個底角處,分別放有一尊張開大口的、面目猙獰的猛獸頭雕,這便是在瑪雅文化裏大名鼎鼎的羽蛇神聖像。這雕塑如果被一個中國人看到了,大概率會脫口而出:「這不是龍嘛!」 

 

九、庫庫爾坎金字塔的猛獸頭雕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古瑪雅人留下的文明遺址,位於墨西哥大學城以南。庫庫爾坎在瑪雅文化中是「帶羽蛇神」的意思。

庫庫爾坎金字塔的猛獸頭雕,在頭形、身形及藝術表現手法(如雲紋、彎須)上,都與中國的龍有相像之處,此外,在瑪雅遺址中著名的博南帕克畫廳、瑪雅祭司所持雙頭棍上的蛇頭雕刻,與龍頭也有較大的相似。許多到過瑪雅遺址的中國人,都驚異於這種相似性。在墨西哥、危地馬拉,甚至於在歐美國家的一些學者中間,也廣泛流傳著類似的猜測。而且,雨神恰克和中國龍崇拜都與祈雨有關。(庫庫爾坎金字塔高約30米,四週環繞91級台階,加起來一共364級台階。再加上金字頂部的羽蛇神廟,則共有365階。)

東西方有著不同體系的文明,但有一些因素是共通的,如各個民族都有史前大洪水的記載與傳說,西方有救世主將歸來,東方有未來佛將拯救濁世。雨神恰克和中國龍或許存在某種關係,卻又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演變當中有不同的表現。

諸多典籍中記載,大禹治水跨越山嶺時,有神龍為馭,這恐怕是當代人大開腦洞也很難想像的,但在上古時期人神同在的社會,人們可能都認為是常識。

愛因斯坦曾說:「有些人認為宗教不合乎科學道理。我是一個研究科學的人,我深切地知道,今天的科學只能證明某種物體的存在,而不能證明某種物體不存在。」

撥開現代觀念的迷霧,看穿對科學的不解與迷信,我們從史料典籍的記述中認識到的是,龍曾經真實存在,也許現在依然存在,只因世風太壞等緣故,已不再輕易給人顯現了。

(完)

瑪雅文化的雨神恰克
焦墩遺址七米長的龍紋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