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開元初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月色如銀,萬里一碧。玄宗在宮中笙歌進酒,憑欄賞月,心中不禁想到:這月亮普照萬方,如此光燦,其中必有非常好處。只是怎麼上去呢?這時他想起了神通廣大的道士葉法善。玄宗於是急召葉道士進宮。這道士果然法力高強。居然憑空架起一條銀色長橋直通月內。法善於是扶著玄宗,踱上橋去,走進月宮。這月宮的前庭是一株巨大無比的桂樹。桂樹之下,有無數白衣仙女,乘著白鸞在那裏起舞。這邊庭階上,又有一夥白衣仙女,拿著樂器伴奏。玄宗呆呆看著,法善指道:這些仙女稱作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霓裳羽衣,所奏之曲叫《紫雲曲》。玄宗素曉音律舞蹈,將兩手按節,一一默記下來。後來,回到人間宮中,玄宗把曲子和舞蹈傳與楊玉環,起名《霓裳羽衣曲》,流於樂府,為稀世罕音。這便是唐代宮廷樂舞的代表作《霓裳羽衣曲》的傳說。

許多中國舞都有它背後的神話傳說故事。因為中國舞發展的源頭,就是敬天地、通神明的祭祀樂舞。

在古代,中國舞有分為宮廷舞和民間舞,宮廷舞又叫雅舞,有文舞和武舞之分。文舞,大家都明白。而武舞,在中國古代,宮廷宴會時,有時有舞劍等,就是武舞。比如傳說的鴻門宴的故事,宴席上項莊舞劍想殺害劉邦,項伯就起來舞巾保護漢王。這就是流傳幾千年的《巾舞》,又名《公莫舞》。武舞還有唐代著名劍舞藝人公孫大娘、李十二娘等的《劍器》。詩人杜甫在他的詩中讚道:「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雅舞在古時主要用於敬天地,頌賢德,教化人的道德。「舞「跟「樂「是如影隨形。在《史記·樂書》中記述:「是故先王之制禮作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意思是說,先王制定禮規創作樂舞,不是為了滿足人的眼耳口腹的慾望,而是教化百姓識辨善惡、使人回歸到做人的正道上去。有個故事,魯國的大夫季孫氏,無視君臣有別的禮規,在自己的家廟中,竟然用天子的樂舞規模,被孔子痛斥為「是可忍,孰不可忍!」

中國文化非常重視禮樂,禮就是指各種禮節,而樂則包括音樂和舞蹈。為什麼中國人這麼重視禮樂呢?這跟道家的太極學說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禮的核心是分別,也就是說要分別君臣父子,尊卑長幼這樣的一種關係,它表達的是一種社會秩序;而樂的核心就是「和」了,我們都知道,音樂是非常講和諧的。所以這個禮和樂,就是一種互補、平衡的關係,正如太極圖中互補的陰陽魚。

另外一方面,禮又是一種對人感情、慾望的約束,但是一個人的感情老壓抑的話也會生病,那麼這個時候就通過樂來進行抒發。這種抒發,並不是無節制的發洩,而是對人的感情即能夠抒發又能夠有所約束。所以說,禮和樂就是這樣的一個對立的、統一的和諧的關係,二者就確立了社會的一種秩序和一種和諧的關係。因而在中國文化中,音樂和舞蹈絕不僅僅是人的一種感官的享受,實際上還是一種對社會秩序的規範。

民間舞大都出於對傳說故事的演繹、節日的慶祝等。比如傣家最著名的「孔雀舞」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許久的古代孔雀並非今天的炫麗奪目五彩繽紛,也沒有開屏時美麗的圓眼花紋,但他生性善良溫和。有一天當地舉辦小乘佛教法會,佛祖現身下凡親臨講法,眾生為聽聞佛法均爭先恐後圍繞在佛祖身邊,孔雀也想親受佛祖開示,但是人群如牆無法親近,孔雀在外圍憂心如焚、深恐失去重要機緣,在外張望徘徊。佛祖感受到孔雀虔誠想要聽聞佛法的心,打出一道佛光落在孔雀的尾部,所以孔雀尾部加上金邊圓眼也形成今天炫麗奪目的樣子。從此以後,孔雀便向佛祖獻孔雀舞,傣族人也在重要場合節慶祭典時均要表演孔雀舞。

中國舞蹈歷史悠久、文化豐美,包容性大,每一個時代,都有其創作,在出土的遺蹟文物、文學的詩歌詞賦中、戲曲中,我們仍可以看到中國舞蹈鮮明的繼承性與發展性。這也提供中國舞蹈非常豐富的素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把這一顆顆的珍珠串起來就是中國古典舞豐富的創作泉源。(《明慧週報》編輯部整理,資料來源:新唐人電視台《事事關心》節目)

初唐陶女舞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