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從中國舞看禮樂文化

唐開元初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月色如銀,萬里一碧。玄宗在宮中笙歌進酒,憑欄賞月,心中不禁想到:這月亮普照萬方,如此光燦,其中必有非常好處。只是怎麼上去呢?這時他想起了神通廣大的道士葉法善。玄宗於是急召葉道士進宮。這道士果然法力高強。居然憑空架起一條銀色長橋直通月內。法善於是扶著玄宗,踱上橋去,走進月宮。這月宮的前庭是一株巨大無比的桂樹。桂樹之下,有無數白衣仙女,乘著白鸞在那裏起舞。這邊庭階上,又有一夥白衣仙女,拿著樂器伴奏。玄宗呆呆看著,法善指道:這些仙女稱作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霓裳羽衣,所奏之曲叫《紫雲曲》。玄宗素曉音律舞蹈,將兩手按節,一一默記下來。後來,回到人間宮中,玄宗把曲子和舞蹈傳與楊玉環,起名《霓裳羽衣曲》,流於樂府,為稀世罕音。這便是唐代宮廷樂舞的代表作《霓裳羽衣曲》的傳說。

許多中國舞都有它背後的神話傳說故事。因為中國舞發展的源頭,就是敬天地、通神明的祭祀樂舞。

在古代,中國舞有分為宮廷舞和民間舞,宮廷舞又叫雅舞,有文舞和武舞之分。文舞,大家都明白。而武舞,在中國古代,宮廷宴會時,有時有舞劍等,就是武舞。比如傳說的鴻門宴的故事,宴席上項莊舞劍想殺害劉邦,項伯就起來舞巾保護漢王。這就是流傳幾千年的《巾舞》,又名《公莫舞》。武舞還有唐代著名劍舞藝人公孫大娘、李十二娘等的《劍器》。詩人杜甫在他的詩中讚道:「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雅舞在古時主要用於敬天地,頌賢德,教化人的道德。「舞「跟「樂「是如影隨形。在《史記·樂書》中記述:「是故先王之制禮作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意思是說,先王制定禮規創作樂舞,不是為了滿足人的眼耳口腹的慾望,而是教化百姓識辨善惡、使人回歸到做人的正道上去。有個故事,魯國的大夫季孫氏,無視君臣有別的禮規,在自己的家廟中,竟然用天子的樂舞規模,被孔子痛斥為「是可忍,孰不可忍!」

中國文化非常重視禮樂,禮就是指各種禮節,而樂則包括音樂和舞蹈。為什麼中國人這麼重視禮樂呢?這跟道家的太極學說有很大的關係。因為禮的核心是分別,也就是說要分別君臣父子,尊卑長幼這樣的一種關係,它表達的是一種社會秩序;而樂的核心就是「和」了,我們都知道,音樂是非常講和諧的。所以這個禮和樂,就是一種互補、平衡的關係,正如太極圖中互補的陰陽魚。

另外一方面,禮又是一種對人感情、慾望的約束,但是一個人的感情老壓抑的話也會生病,那麼這個時候就通過樂來進行抒發。這種抒發,並不是無節制的發洩,而是對人的感情即能夠抒發又能夠有所約束。所以說,禮和樂就是這樣的一個對立的、統一的和諧的關係,二者就確立了社會的一種秩序和一種和諧的關係。因而在中國文化中,音樂和舞蹈絕不僅僅是人的一種感官的享受,實際上還是一種對社會秩序的規範。

民間舞大都出於對傳說故事的演繹、節日的慶祝等。比如傣家最著名的「孔雀舞」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許久的古代孔雀並非今天的炫麗奪目五彩繽紛,也沒有開屏時美麗的圓眼花紋,但他生性善良溫和。有一天當地舉辦小乘佛教法會,佛祖現身下凡親臨講法,眾生為聽聞佛法均爭先恐後圍繞在佛祖身邊,孔雀也想親受佛祖開示,但是人群如牆無法親近,孔雀在外圍憂心如焚、深恐失去重要機緣,在外張望徘徊。佛祖感受到孔雀虔誠想要聽聞佛法的心,打出一道佛光落在孔雀的尾部,所以孔雀尾部加上金邊圓眼也形成今天炫麗奪目的樣子。從此以後,孔雀便向佛祖獻孔雀舞,傣族人也在重要場合節慶祭典時均要表演孔雀舞。

中國舞蹈歷史悠久、文化豐美,包容性大,每一個時代,都有其創作,在出土的遺蹟文物、文學的詩歌詞賦中、戲曲中,我們仍可以看到中國舞蹈鮮明的繼承性與發展性。這也提供中國舞蹈非常豐富的素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把這一顆顆的珍珠串起來就是中國古典舞豐富的創作泉源。(《明慧週報》編輯部整理,資料來源:新唐人電視台《事事關心》節目)

初唐陶女舞俑

漢字與中華文化的全息特性

文/章天亮

北宋徽宗年間,開封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測字先生叫做謝石。任何人隨手寫一個字,謝石就可以根據這個字說出這個人的過去未來,不但準確度驚人,而且入情入理。

有一個京城官員拿著他夫人寫好的「也」字讓謝石看。謝石看了看說,這個字恐怕不是你寫的,而是你夫人寫的。此人吃了一驚,問謝石怎麼知道。謝石說:「也」是個助詞,所以是「賢內助」所寫。那人讓謝石再看,謝石說:你現在想換一個官職做,但是換不成。並解釋說,「也」字填水為「池」,填馬為「馳」,你要運動一個官職,但是池裡沒有水,陸地沒有馬,所以你就動不了。接著謝石又說這個人家裏近親都已過世,財物也散盡了,因為「也」是「他」去掉「人」,「地」字去掉「土」,所以家裏既沒有地也沒有人了。這些全都被謝石都說中了。

謝石測字神乎其技,「靖康之恥」後,高宗南渡,謝石也到了杭州。高宗聽說謝石測字很準就微服私訪。高宗用腳在土地上寫了個「一」讓謝石測。「一」這個字沒辦法拆,謝石卻吃了一驚,說「土」上加「一」是個「王」字,您不是一般的人。高宗叫謝石次日進宮,然後寫了個「春」字讓謝石測。謝石說「春」的「秦」字頭太重,壓得下面的「日」頭都無光了,實際就是指當權的秦檜陷害岳飛之事。秦檜大怒,將謝石發配到嶺南,後來死在了那裏。

古老的漢字相傳是神傳給人的語言,她承載內涵深厚的中華文化,與萬事萬物都有著緊密的聯繫,每個字裡都孕育著巨大的天機。所以早期的漢字更是被廣泛用於占卜和祭祀。漢字的這種特性很像現代西方科學所講的全息性。比如在物理實驗中使用兩束激光對一個物體進行全息拍照,成像後的照片無論剪得多碎,任何一個碎片都可以還原出被攝物體的全部信息。

其實西方這種「全息」觀點仍然停留在很淺薄的層次,而在中華文化裡中醫早就知道一個人的耳朵、雙足等都是這個人的全息縮影,所以針灸師只要在耳朵雙足上針灸就可以包治百病。再從「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就可以知道治病、治人、治國,一理相通。這與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脈相承。

道家的全息觀點就更加強了,他們認為人體就是宇宙的縮影,所以道家探究宇宙的奧秘不是用西方人這種望遠鏡來看,而是反過來以修煉的方式探究自己的人體,從中就可以得知宇宙的特性。 中華神傳文化博大精深,而我們卻時常用實證科學的觀點去衡量她,就如管中窺豹,只見一斑。更有人另有用心的把她的精華部分說成「迷信」加以排斥,讓我們漸漸割斷了文化的根。唯有擺脫思想的桎梏,重新帶著敬仰之意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纔能拾起那遺失了的文化瑰寶,尋回我們的根。

耳針

人體耳穴圖

 文/李德孚

 

最近,我的診室裡就來了一位有高熱昏迷史的急症病人,他對各種藥物都過敏,且渾身布滿藥物疹,西醫對他是束手無策。當時病人高燒不退,並開始出現呼吸不暢等症狀。我就用針只在病人耳尖處放了5-7滴血,不到5分鐘,高熱即退。療效之顯著,令其家人稱奇。

為什麼用針在這耳尖處放血幾滴就能起到西醫吃藥、打針都難以取得的效果呢?

這是因為此刻在耳尖放血,猶如打開了一扇天窗,立即換進新鮮空氣,從而將體內濕熱毒氣釋放出去。這不起眼的耳朵與身體內臟腑的關係可不一般。

出於職業的緣故,我對人的耳朵特別留意,有時會因為太注意別人的耳朵,竟忘了聽他說了什麼。人的這兩隻耳朵啊,真是絕了,猶如一所展覽館,把人的一切,心肝五臟、性命、歷史一一展示在外面,一眼望去,盡收眼底。真的不想再問什麼了。對我來說就看病人說不說實話了。

耳 穴在耳廓上的分佈似一個倒置的胎兒,頭部朝下,臀部朝上。身體各部位在耳朵上皆有相應的位置。因此,在耳朵上可以觀察到身體任何部位的病理變化也就不足為 奇了。如:冠心病人可以看到耳垂斜皺紋;肝癌病人可以觀察到在耳廓肝區周圍的環形凹陷,梅花樣改變;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耳甲壓痕;就是掉一顆牙,在耳朵上都暴露無遺。

耳廓是一個獨特的能反應整體的全息的微觀世界。人體的十二經都直接或間接上達於耳,故《靈樞·口問》篇云:「耳者,宗脈之所聚 也。」在《素問·金匱真言論篇》中有: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因此從耳的顏色、位置高低、厚薄、扁圓、硬軟可知其人先天的體質,從形 態和長相可知後世的病理。

怎麼通過觀察耳朵的顏色、形態、厚薄來判斷內臟的虛實呢?《靈樞·本髒》篇中指出:(耳)黑色小者則腎小,粗者則腎大,耳高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者腎脆。腎小既安難傷。堅則腎不受病。腎大,大則虛,虛則腎虛,耳聾或鳴。

大家可能不知道,耳穴治療的一個最大特點是可以用來止痛,而且有明顯的療效。

有一天,一位患牙痛的病人來找我,他說:「醫生,我這幾年花在牙醫上的錢,足可以買一棟樓房了……」耳針一穴,立即止痛,他從此再也沒有牙痛過。

豆腐郎的詩歌

文/河北大法弟子

二零零一年,我受邪黨迫害,失去了工作,以做豆腐維持生活。我們這裡賣豆腐敲梆子,我去找同修幫助做梆子,同修說:「這可是天下第一梆子啊!」我將梆子敲四下,心念正法口訣,遊走於大街小巷,除惡滅邪。同修高興的說:「這裡邊也有我的一份功勞。」

幾年來,在賣豆腐的日子裡,既有心酸悲苦,也有正念感悟,我用詩歌的形式把它記下來。我初中文化,本不會寫詩,到現在對詩歌的韻律也不太懂。一次學法學到:「越往高那個生命的形象就越年輕美好……他們講出的話象詩一樣」(《法輪佛法》-在瑞士法會上講法)這一段時心中一動,師父就給我開啟了寫詩的智慧。

(一)豆腐郎

坎坷雲煙過,
發心重修佛,
空枝落獨鵲,
梆聲震群魔。

(二)發正念

碧空天地寂,
空巷梆聲急,
正念除邪魔,
慈悲漫寰宇。

(三)無執

名利晃雙眼
世情苦相牽
心中法光照
萬物盡失顏

(四)法粒子

千年煉金劍
一試喪魔膽
聖者持揮之
穹宇陰霾散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