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古今中外的宣誓

希波克拉底塑像及誓詞。幾乎所有醫學院學生,入學的第一課是學習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
一、古代宣誓

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雅典就盛行宣誓活動。例如,年滿十八歲的青年必須舉行成人宣誓,對憲法和法律保持堅定的信仰和忠誠,蘇格拉底就進行過這樣的莊嚴的儀式。如果公民抽籤獲選陪審員一職,要在神的面前起誓,在投票表決前還要有「做合乎正義的投票」的鄭重表示。

在中國,西周時就有關於宣誓的記載。《周禮》中有記載「有獄訟者,則使盟詛」。對於違背盟誓的行為,只要提起訴訟,司法官就可以直接判決:小事違誓當墨或鞭,大事違誓當殺。宣誓也用於日常生活和外交事務,諸侯會盟時可能會作盟誓,如,「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在與敵人作戰時也會作「誓」,如「啟與有扈戰於甘之野,作《甘誓》。」

在流傳至今的古代法典中,幾乎都有關於宣誓的規定。《漢谟拉比法典》第二百四十九條規定:「倘自然民租牛,而牛為神所擊而死,則租牛之人應對神宣誓,免其責任。」《摩奴法典》第八卷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在沒有證人的案件中,法官不能徹底瞭解真理在訴訟兩造中哪一造時,可利用宣誓取得認識。」

二、當代宣誓

從世界的範圍來講,有神論者是絕大多數,在西方人們普遍有宗教信仰,信教的虔誠性正是宣誓制度的效力基礎。在當代,宣誓對於西方社會仍然具有重大的影響。從政治上來說,各國從憲法或者其他重要的法案都明文確定,重大事件必須宣誓,如美國總統的就職誓詞載入憲法。

在政治領域:美國總統就職時,首先就是在大法官主持下,由就職總統宣誓就職。宣誓時,就職總統將手放在《聖經》上,逐字宣讀誓詞。宣誓詞中有「余謹宣誓,忠實履行合眾國總統職務,盡余之全力維護、捍衛合眾國憲法」;

在法律領域:西方司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就是要求證人面對《聖經》發誓他的證詞是誠實的。證人到法庭做證時要手托聖經或握拳舉臂,面對法庭宣誓。這就是西方普遍實行的證人宣誓制度,其目的就是要讓證人說真話;

在醫學領域:幾乎所有醫學院學生,入學的第一課是學習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該誓言寫於二四零零年以前,它確定了醫生對待病人、對社會的責任及醫生行為規範。

現今在中國大陸,宣誓也頗為流行,而且有氾濫的趨勢。與傳統的西方宣誓相比,中國式的宣誓不僅項目多,而且內容離奇、荒唐。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被要求集體宣誓入隊,中學生集體宣誓入團,大學生集體宣誓入黨,公務員宣誓不貪污,醫生宣誓不拿紅包,企業宣誓保食品安全,大學生們畢業宣誓簡歷不注水等等。神聖莊嚴的宣誓制度,在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已經被弄的蒼白與空洞,已經淪為了口是心非的鬧劇、做秀的表演。其實,儘管如此,宣誓的性質並不因為人們在認識上的變異而隨之改變。誓言是不能拿來當把戲的。

三、宣誓的要素

古希臘人認為,宣誓必須由三個要素構成:首先,它必須是一種講真話的莊嚴的許諾或宣告;其次,這種許諾必須是向那些能夠對許諾有保證的神做出的;最後,宣誓者必須信仰超自然力的存在,相信做了偽證後會受到神的懲罰。

由宣誓的三要素可以延伸出宣誓的主體、客體和內容:

宣誓的主體是誰?宣誓時,他是作為一個講真話、守誠信的人說話的。西方人的誠實守信是來自於《聖經》思想;中國人講「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約信曰誓」(《禮記•曲禮》)。信是誓言的基礎。反過來說,由於誓言的性質,誓言一出,宣誓者也就被放在遵守誓言還是背棄誓言,也就是是否「守信」的檢驗中了。

宣誓的對象是誰?宣誓總是要對宣誓人認為是神聖無比的東西來宣誓。這樣宣誓人心裏才可能有虔敬之心。《希伯來書》說,「人都是指著比自己大的起誓,並且以起誓為實據,了結各樣的爭論。」西方人認為上帝是萬能的主。他們虔誠的向上帝祈禱,並向上帝發誓。中國古人宣誓的對象一般是神明、上天和祖宗,因為在古人的觀念中,神明、上天和祖宗都是能賞善罰惡的。帝王祭天,事實上就是一種向上天承諾天子之職的宣誓儀式。

宣誓的內容是什麼?宣誓內容通常有承諾的事情、宣誓的目地、違誓的懲罰後果。有時也可缺少後兩項。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宣誓的內容有敬師如父母、為病家謀幸福、不做各種害人及惡劣行為等,違誓的懲罰後果是「天地鬼神共殛之。」

【欣賞古詩 品讀人生】答五陵太守

答五陵太守

王昌齡

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

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譯文】我憑著手中的寶劍走遍了千山萬水,雖然身份卑微,但是有句冒昧的話想禀告你。

你曾經把我當作大梁客來禮遇,我也會像侯贏一樣,不會辜負信陵君的知遇之恩。

【品讀】作者王昌齡,字少伯,唐代山西太原人。曾任江寧丞,人稱「詩家夫子王江寧」。晚年不拘小節,數次被貶(降低官位)到荒僻遠地。其詩多為邊塞風光,為著名的邊塞詩人。尤其擅長七言絕句,有七絕聖手的美譽,與李白並稱。

詩中提到的信陵是指戰國時信陵君魏無忌,魏昭王的少子,仁而下士,食客三千人,與齊國孟嚐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楚國春申君黃歇並稱戰國四公子。大梁客是指當時魏國隱士侯贏,年七十受知於公子信陵君,奉為上賓。曾獻計公子殺將軍矯令出兵救趙,威震天下;侯贏則在公子到達軍中的時候自殺謝罪。事見司馬遷的《史記·魏公子列傳》。

這是一篇讀了令人感觸良多的詩篇,詩人有志未申,竟淪落到「仗劍行千里」的境地,真是情何以堪?但還是有人會尊賢敬士,因此當五陵太守不以他的失意而輕忽他,不以他的落魄而怠慢他時,詩人心中的感動可想而知。告別時,詩人想到自己已然落魄至此,也沒有什麼可回報主人的禮遇之恩,因此就許下「曾為大梁客 ,不負信陵恩。」的承諾,表示感恩,那種毫無掩飾的真情流露,讀來令人心酸感動不已。

古人有「士為知己者死」的說法,為什麼對「知己者」會有如此心甘情願的允諾呢?一者理念相近,意氣相投,再者沒有利害糾葛衝突,三者相互尊重,坦蕩無私,所以願為對方犧牲一切,死而無怨。人在世上常為名、利、情所迷,人與人之間不是你爭就是我奪,追求一己之私,在爾虞我詐之中怎能找到真誠相待的朋友?尤其在逆境中的人,更難找到知己。一旦找到知己,焉有不肝膽相照,同生共死的承諾。但是一心追求名、利、情的人在茫茫人海中是找不到知己的。(原載《正見網》,明慧週報編輯組改編)

「只為十八斤肉」

文/清言

清康熙辛亥年,因為天旱,七月十五日那天,在昆山榭麓這個地方,有夫婦兩人正在汲水灌田,誰知道忽然雷雨大作,一聲驚雷過後,丈夫遭雷擊而死。認識的人都說他平時的品行還是很誠實的,怎麼會遇到這樣的事呢?

妻子哀歎道:「只為十八斤肉啊!」人們很納悶,爭相詢問。其妻子說道:「去年冬天他到城裡交納租稅,把船停靠到岸邊時,發現一空船上有一塊肉,沒人來取,便趁機拿了肉趕緊轉船頭回來了。稱量後,那塊肉有十八斤重。其實這塊肉是住在岸邊的一富戶人家的,富戶家中的奴婢在船上洗肉,因為遇到其它事暫時離去,等回來時發現肉已經沒有了。回到家後,女主人非常生氣的責打她,結果失手將她打死。男主人為此惱怒於妻子,責怪妻子做出這種事會家破人亡的,妻子一氣之下也上吊自殺了。我丈夫之所以遭雷擊而死,就是這個原因啊!」

貪圖不義之財,不明真相的人還認為自己得了好處,其實這只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災禍,這是失德的事,即使小利也可能釀成大禍,這個故事不就是這樣嗎。

一個老道長的故事

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民間傳說,今天這個時候再被拿出來,是有它的現實意義的。

下面我們先說說這個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山東的一個村子的南頭有一個大灣,大灣的北面有一座小山似的大土堆,土堆上有一座道觀,道觀裡住著一個老道長。這是最炎熱的六月裡的一個晚上,老道長站在院子裡最高處乘涼。大灣的水面上突然竄上來一個被當地人稱作「蛤蟆人」的臉象癞蛤蟆,身子像人形的怪物,蛤蟆人怪聲怪調的唱著:「饞死了,饞死了,明天四個耳朵的來餵我!」

老道長知道蛤蟆人第二天又要吃人了,他下決心要救下這有「四個耳朵」的人。

第二天一大清早,老道長就一直守候在大灣旁邊。中午了,天象下了火一樣,地都滾燙滾燙的。滿臉滿身流汗的老道長仍然不肯離開一分鐘。

這時,從北邊遠遠走來一個頭頂著有兩個提手的炒菜鍋的人,顯的很滑稽,顯然他把炒菜鍋當成了遮陽帽。

老道長一看,心頭一震:山東人把炒菜鍋的兩個提手叫「鍋耳朵」,這個頂著提鍋的人不就有「四個耳朵」了嗎?

因為天太熱的緣故,這個頂著炒鍋的人來到大灣旁邊,放下鍋就要跳到灣裡洗澡。老道長急忙上來阻攔,那人高聲質問為何擋他的道,老道長知道告訴他實情,他也不會相信,只好擋住,就是不讓這人到灣裡洗澡,氣的那人把老道長推倒在地,又狠狠的踢上一腳,才頂著提鍋揚長而去。

老道長根本不在意那人的惡劣態度,只為能救下這「四個耳朵」的人而欣慰,當天夜裡他睡的很踏實。

蛤蟆人看老道長把到自己嘴邊兒的美食給奪下了,氣恨萬分。氣的夜裡撈了很多泥巴,狠狠的甩在了老道長的屋門上。老道長早晨起來開門,費了好大勁才把門推開。

看到這裡,我明白了為何這個故事流傳了那麼久而不衰。它是在告訴我們一些道理,一個是救人真的不容易,你救了他的命,他還要誤解你,甚至還要踢你打你,但是你還要救他;另一個是告訴我們,只有真正無私的人才能救人不要代價、不懼冤枉,有這麼大的胸懷和氣量。

傳說的結尾更令人欣慰:為了徹底免除災禍,後來老道長除掉了這個吃人的蛤蟆人。

這個傳說確實給我們非常大的啟示。讓我明白了為什麼法輪功學員冒著被迫害的危險、頂著不被人理解的壓力,無怨無悔,抓緊時間向人講中共迫害法輪功和「天滅中共,退黨保命」的真相,他們就像這個老道長一樣,在救人。

聽聽他們講的真相吧,也許真的關乎你的未來。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在《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遊歷太虛幻境,見一幅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以前,每讀到此處總覺得不甚理解。現在想來,作者大有深意。

寶玉原是神瑛侍者,「下凡造歷幻緣」,但是一入塵世,也就迷在俗中,迷在俗中就難免造業,甚至還有可能業大下地獄。寶玉是上界天人下世,根基大,神不想讓他毀在人中,故而讓其遊歷幻境,啟發其悟性,提醒其不要忘記人生根本。這幅對聯就是告訴寶玉:世人認為的「真」並不一定是真正的真,人認為的「假」並不一定是真正的假,不要迷在常人之中,忘了自己真正的家,「反認他鄉是故鄉」。

好的文學作品能提煉和反映出人生要旨,現實生活中,人們用肉眼看到的「現實」往往也不是真正的現實。比如,當前中共還在繼續迫害法輪功,可許多人看到的只是燈紅酒綠,以為這件事早就過去了,其實,這不正是中共掩蓋術所要達到的效果嗎?如果不掩蓋,大家都盯著迫害來譴責,迫害是難以繼續維持的。

另外,修煉界的人都知道,人們肉眼所能看到的「現實」,其實都是不同程度的假相,現代科學也間接證實了這一點。比如肉眼直接看一個桌面很乾淨,可藉助顯微鏡看時,卻發現桌面上活躍著很多細菌和微生物;肉眼看一杯水是細密、靜止的,可如果藉助儀器來看,卻會發現杯子裡的水是由無數水分子組成的,分子之間有間隙,單個的分子也都在快速的移動著、振動著,根本不是靜止的。

如此說來,「眼見為實」的說法,在一定前提下有道理,可在更高的境界中看,不反而是一種謬誤嗎?把「見則信、不見即不信」作為信條的人,和修煉人看世界截然不同,其實也是觀察的層面不同、境界不同造成的,而宇宙中真正的客觀現實,卻不會因為人們主觀上能否認識得到而有所改變呢!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