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觀神韻演出與體驗人生歸宿

在沃爾瑪(WalMart)眼鏡驗光中心工作的凱瑟琳
中國正統文化講究天人合一,特別是儒家、道家都把天人合一作為人生的最終歸宿。天人合一是一個龐大的話題,從龐雜的現代生活經驗和現代科學出發,卻又不是一個易於理解的概念。尋找生命的歸宿,依舊是人類千百年來的永恆話題。

正在世界各地引起轟動的神韻藝術團的新年晚會巡迴演出,則讓許多現場觀眾超越種族、文化、年齡、生活閱歷的界限,生動的體驗到了生命的歸宿感。也許這正是藝術真正的功用吧。

二零零八年一月六日,觀看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在費城美麗安劇院的五場演出的觀眾這樣評價(摘自明慧廣播記者採訪錄音):

(男)「即便沒有天幕上那些美麗的中文字,和英文翻譯字幕,我們一樣能感受到神性的降臨。這非常重要,因為有了它,人們才完整,才快樂。」

(男)「從你的內心世界,讓你去思考你是誰,你怎樣去生活,你選擇什麼樣的生活。」

(印度裔觀眾)「像這樣的晚會讓人有歸宿感,調整我們的生活重心。」

「太好了,非常美。不論來自何方,所有的文明都在尋找相同的東西,我們都在尋找真理,我希望我們都能找到。」觀看了神韻紐約藝術團一月八日在美國德州達拉斯諾基亞劇院(Nokia Theatre)上演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後,在Wal Mart眼鏡驗光中心工作的凱瑟琳如是說。凱瑟琳在接受採訪時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為什麼我們在這裡?為什麼人生有痛苦?為什麼人們會受苦?這些歌詞讓我想到自己,我作為一個藝術家和一個人的掙扎。」費城觀眾女高音歌唱演員舒爾茲Elvina Schwartz觀看神韻藝術團的演出後這樣評價。

一月十二日,觀看了「神韻」紐約藝術團於丹佛市Temple Hoyne Buell劇院的兩場演出後,專門向觀眾出租望遠鏡的劇場員工James Walker表示,他最喜歡第一個節目(《萬王下世》),並稱這場演出「令我精力充沛(energized me),並啟悟我的心靈(enlightedned my soul)。」

來自麻州桑默維爾市(Somerville)的慈善機構「安貧小姊妹會」(Little Sisters of the Poor)六位修女和兩位教友觀看了1月10日在波士頓歌劇院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她們表示:在離晚會演出還有幾天,當她們禱告的時候,這六位修女多次聽到一個聲音告訴她們:「應該去觀看這台晚會。」

加總督文學獎評委、多次文學獎獲得者,著名詩人和教育家,渥太華大學教授希爾•戴比丁(Cyril Dabydeen)先生一月十三日觀看了在渥太華的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的演出後,這樣評價其中的獨唱節目,他說,「當我看著屏幕上獨唱的歌詞的時候,感到真是太輝煌了。它將我帶回到過去,並讓我體驗到了一種美妙、壯觀和中國文化的精髓,並讓我穿梭於五千年的文明與現實之間。」

「和去年一樣,最吸引我的是歷史。唐代和其它朝代,美妙的傳統,當然就像我觀察的那樣撥回你的想像,社會是如何變遷的,事物是如何發展,因為這個社會是多變的,不變的是對自我的超越、道德價值和精神的提升。」

戴比丁還說,「當然,法輪功的部份我們也看見了,而那種神聖的元素因為這個多變的世界、多變的社會(顯的珍貴)。那種神聖的感覺,精神和美好的價值,那些對我來說,超越了我經歷的,非常具有激勵性。」

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這些永恆的話題值得每個人認真思考與探尋。神韻藝術團巡迴演出的現場觀眾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能在當今紛雜現代生活中親身體驗到生命的歸宿感。但上蒼又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有機會親身體驗這種歸宿感。

關於神韻藝術團巡迴演出詳情,請查 http://www.bestchineseshows.com/ 
希爾•戴比丁在演出前的嘉賓招待會上
專門為向觀眾出租望遠鏡的劇場員工James Walker表示,神韻演出令他精力充沛、啟悟他的心靈

一個完全由神來指導的隊伍

(明慧記者曾洪達拉斯報導)從電視中得知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的消息,居住在俄克拉馬州,距達拉斯有三小時車程的姜女士一家五口在二零零八年一月七日晚(星期一)開車前來諾基亞劇院觀看演出。演出結束後,姜老先生感慨的說,神韻的演出「盡善盡美、神形兼備」。

姜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帶著父母及女兒開車三個多小時,看這樣的演出非常的值得。所有的節目非常的令人震撼,她說:「那個水袖舞,好漂亮啊!每個節目都很好,非常值得開車過來一趟。你看,我這是一家人都來了。」

姜女士近八十歲的老父親是做美術教材編寫工作的。姜老先生對晚會更稱讚有加,他一字一句的說:「盡善盡美、神形兼備。神、形都有了,而且是統一的。孔子不是說了嘛:光美那是不行的,未盡善也!只有盡美矣、又盡善矣。所以我概括來講(神韻的演出)是神形兼備、神形兼備。」

姜老先生的老伴說:「所有的節目我都喜歡,我們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這裡發揚光大。」

姜老先生說他從五十年代起就從事(與文化相關)的這方面工作,在大陸就曾聽過關貴敏的歌。談到神韻藝術團,姜老先生說:「我覺的這是一個完全由神來指導的這麼一支隊伍,不是一般的演員。因為一般的演員那只是雜耍,所以在那樣一種情況下是『寧帶三千兵馬,不帶十個雜耍。』表面上在台上怎麼好,怎麼好,那只有形,沒有神,就是不是發自內心的東西,那就是個表面的,所謂,『畫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說;規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神是形之君,因為只有有神來指導的東西,最後用形來表現出來,這就叫做以形寫神。所以我概括起來就是八個字『盡善盡美、神形兼備』。」

量子糾纏現象衝擊實證科學主流世界觀

文/一夫

一九八二年,法國物理學家艾倫•愛斯派克特(Alain Aspect)和他的小組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實驗,證實了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一種叫作「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的關係[1]。在量子力學中,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某種糾纏關係,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都一直保持著糾纏的關係,對一個粒子擾動,另一個粒子(不管相距多遠)立即就知道了。量子糾纏已經被世界上許多試驗室證實,許多科學家認為量子糾纏的實驗證實是近幾十年來科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雖然人們對其確切的含義目前還不太清楚,但是對哲學界、科學界和宗教界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西方科學的主流世界觀產生了重大的衝擊。

宇宙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量子糾纏的實驗證實表明,西方科學的主流世界觀是有嚴重缺陷的。從笛卡兒、伽利略、牛頓以來,西方科學的主導世界觀是,宇宙是一個巨大的機器,沒有意識,沒有目的,宇宙的組成部份相互獨立,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受到時空的限制(即是局域化的),可以通過研究個體來認識整體,整體是個體之和。現代科學是實證科學。實證科學就是在這種世界觀的前提下發展的,把物體分割成越來越小的個體,認為通過研究這些個體就可以認識整體。典型的例子是機械製造,一個機器的整體就是所有零件之和。實證科學甚至把人也當成象機器一樣來處理,西醫的「頭痛醫頭,腳疼醫腳」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量子糾纏證實了愛因斯坦不喜歡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in a distance)是存在的。量子糾纏超越了我們人生活的四維時空,不受四維時空的約束,是非局域的(nonlocal),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層次的內在聯繫。

量子非局域性表明物體具有整體性。簡單地說,量子非局域性是指,屬於一個系統中的兩個物體(在物理模型中稱為「粒子」),如果你把它們分開了,有一個粒子甲在這裡,另一個粒子乙在非常非常遙遠(比如說相距幾千、幾萬光年)的地方。如果你對任何一個粒子擾動(假設粒子甲),那麼瞬間粒子乙就能知道,就有相應的反應。這種反應是瞬時的,超越了我們的四維時空,不需要等到很久信號傳遞到那邊。這邊一動,那邊不管有多遙遠,立即就知道了,即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立即影響到很遠的地方。這說明,看起來互不相干的、相距遙遠的粒子甲和乙在冥冥之中存在著聯繫。

非局域性表明物體之間存在現代科學還認識不到的內在聯繫,所顯示的整體性大於組成整體的個體之和,這和實證科學的假設相牴觸。所以有個說法,現代科學是見點不見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中國傳統哲學、科學、醫學都具有整體性的觀點。

量子糾纏表明了宇宙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物體在冥冥之中存在著聯繫,整體大於個體之和,這使得實證科學的基點是錯誤的,西方主流世界觀有嚴重的缺陷。

意識是物質的一個基本特性

西方科學的世界觀認為,宇宙的行為就像一台機器一樣,生活在宇宙中的人與其它生命也像機器一樣。具有意識的科學家們用機械世界觀研究自然和宇宙,用幾個世紀時間研究出來的結果和意識沒有任何關係,不知道意識是什麼。意識(consciousness)對西方科學來說仍然是個迷。

西方科學在研究意識中遇到的困難是,無法用我們人類熟悉的時間、空間、質量、能量等來測量意識,但是我們每一個頭腦清醒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意識是存在的。如何來研究無法用常規方法測量而又存在的意識呢?

人們在總結各個學科的經驗教訓,尤其是在研究生命現象所遇到的困難時,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認識到,長期被西方實證科學所忽視的意識,必須要被考慮進來,唯物世界觀必須要發生根本性轉變。 

詩歌四首

鼓韻

作者:戴東尼

悠悠鼓韻天地聞,
高昂氣節泣鬼神;
歲月蹉跎心埋沒,
隆隆聲勢喚歸真。

苦度

作者:戴東尼

人世無常風水動,
心戀紅塵轉眼空;
大法無邊現天機,
浩蕩佛恩萬代頌。

清醒

作者:戴東尼

千古是非為何來,
夢中忘卻戲一台;
滾滾紅塵身是客,
同登法船把家還。

清平樂·聆二胡
--觀神韻聖誕晚會二胡獨奏有感


作者:妙蕊

娴花雅樹,
俯首弓推處,
流水悠悠弦韻渡,
修者從容風度。

顫音哽咽聲哀,
柔音舒展慈懷,
疾奏昂揚堅定,
億帆破浪開來。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