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遊玄都觀


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語譯】

百畝大的院子裡一半長滿青苔,桃花全無只見葵菜花開。昔日的種桃道士如今歸往何處?前次來過的劉郎今日又來了。

【品讀】

作者劉禹錫,字夢得,唐彭城(在今江蘇)人,為匈奴後裔,官至太子賓客。生於代宗大歷七年(公元772年),卒於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享年七十一歲。世代儒學相傳,禹錫又天資聰敏,從小就氣度不凡。雖官場上多次被貶,幾經調動,仍樂觀豁達,勤政愛民,受到人民愛戴,和當過蘇州刺史的韋應物、白居易合稱 「三傑」,為他們建了三賢堂。禹錫詩作清新通俗,充滿豪氣,富民歌特色,被白居易譽為「詩豪」,與他並稱「劉白」,同為中唐的著名詩人。詩中的玄都觀為長安城裡的一座道觀。 

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劉禹錫擔任屯田員外郎時,玄都觀中還沒有花木。後貶為朗州(今屬湖南)司馬。十年後,憲宗元和十年(815年),被召回京師,那時人人都說,有道士親手種了仙桃,整個玄都觀燦爛如霞,於是劉禹錫寫下〈玄都觀桃花〉。不久又轉任連州(今屬廣東)刺史。十四年後,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回京任主客郎中,重遊此觀,桃花已蕩然無存,連一棵桃樹都沒了,只見兔葵、燕麥於春風中搖動,感慨之餘,寫下這首〈再遊玄都觀〉。

十四年間歷經憲宗、穆宗、敬宗、文宗,由於朋黨之爭、宦官專權、藩鎮割據,世局一團混亂。憲宗時,宰相李吉甫扶植的黨羽有如觀裡的千棵桃樹,李吉甫死後,就像種桃道士已不知去向,桃樹疏於照顧,也被破壞殆盡,繼之興起的是滿地的野菜花。劉禹錫舊地重遊,偌大的玄都觀因為遊人稀少,庭院大半長滿青苔,荒涼的景色讓人感到人事全非。

上回那潇灑豁達的劉郎又回來了,而政治鬥爭仍在繼續,只是春風得意的人已經換成了另一批權貴。二十多年來,他因得罪當權者,接連被貶外地,重回長安,看到世事如此變化無常,也使他修佛之心更加穩定。劉禹錫是個佛緣很深的人,曾在夢中得到神的點化,使他悟到了很多道理。他一生有很多佛門的朋友,有的高僧所講的超常經歷,讓他瞭解到世人只相信自己的耳目,其實是畫地自限,常人無法看見的另外空間,往往才是事實的真相。(注)

和他同年出生的白居易,也是他修煉中互相督促的好朋友,白居易晚年修佛認真,不僅戒了酒樂宴飲,且經常打坐修禅。劉禹錫的哥哥是隱居山中的修道人,他們對劉禹錫的修煉都有著積極的影響,他還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和哥哥一同修成。劉禹錫晚年的真修使他的體悟不斷提高,已能體會到「戒定慧」的修持境界了。註:「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鈞。安知視聽外,怪愕不可陳。」(劉禹錫〈有僧言羅浮事因為詩以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