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藝術傳神】生命永駐的希望

周善一博士:接受神韻的洗禮很美妙
(明慧記者荷雨台灣台中採訪報導)致力於生命科學研究的周善一博士,曾是暢銷書《水知道答案》的作者江本勝的導師。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台灣台中的演出也吸引了他前往探索觀賞。

日前,他在接受專訪時激動地表示,當放鬆心境、與神韻的妙舞天音溶為一起的感覺很美妙,他認為,傳播著良善訊息的神韻巡演能善化人與自然,他從中看到了地球上的生命永駐的希望。

以下根據記者與周善一博士的訪談整理:

捕捉神韻正的能量

合乎自然與道德的良善訊息,才能給人帶來益處。比如今天來之前,我壓力很大,有些頭暈,可我進來以後,欣賞著神韻的美妙舞蹈和天音,哇塞!那種舒適、愉悅!原來的不適和病痛早已煙消雲散。那種強大的快樂能量直接就「吃」到身體裡,立竿見影,都不用經過消化吸化、新陳代謝那麼繁瑣的步驟,比吃什麼飯、吃什麼藥都好!

在欣賞神韻的美妙音樂、舞蹈以及動態天幕時,我就想,電腦是用鍵盤把信息輸入進去,而人是用眼睛、耳朵在接受信息,這些韻律與信息是以聲、光、電磁波等形式呈現出來的,希望以後能把我人體能感受到的強大能量用能場儀掃瞄、記錄下來,把它對人生命的影響和改善顯示、證明給人家看……。

生命科學研究的啟示

我是搞生命科學研究的,研究人怎麼能活得好,活得久。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含水量最少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水分更佔人體重量的百分之六、七十,我們的主要研究就是從水著手,已研究了很久。

我們發現,水具有感受、接受和傳遞信息的能力。用善念也可以改變水分子結構。把這種水喝到體內,就可高效率的洗刷細胞和血管裡的髒東西。另外還發現,如果對有病的部位發出好信息,這個好的能量也可以幫助身體恢復正常。

相反,當人動壞念或罵人的時候,他自己會先吃虧,因為人一動邪念,自己體內的水分子首先會接受到這壞訊息,就開始變形,黏度就會增高,血液流動就會放緩,那受傷害的當然首先是自己呀。實際上,萬物皆有靈,不只是水,任何東西都是有感知的,人心念的力量,可以透過物質空間傳播。人類希望世界變好,其實並不需要花多少物質金錢,而是需要多多發出良善的訊息。象神韻這樣美好的音樂、舞蹈和所傳遞的理念就能很好的影響與善化人與自然。

對「真善忍」的共鳴

我一輩子都是講真話,但常常抓住別人的缺點不放,用探照燈把它照出來,別人受不了啊!我也蠻苦惱,有時候都不曉得究竟該怎麼做人?而神韻晚會傳遞的「真、善、忍」三個字令我豁然開朗,才曉得「真、善、忍」這三個字應該是貫通的,堅持說真話沒錯,每個人都講真話,這世間就會更美了;但這「真」不是片面、隔離的,還要處處與人為善、寬容忍讓,以不傷害別人為前提。

神韻晚會向我們揭示了天人合一的智慧,按「真、善、忍」行事,就是無私為他的生命,就是最自然、最健康的,也是永恆的;而老想攫取、佔有,到頭來吃虧、損害的還是自己,這是咎由自取。

生命永駐的希望

易經講「動態的平衡」,而現在的世界是人心不古,自然的平衡全被打亂了,真是危險之極啊!你看南極北極都熔冰了,地球的重心也改變了。這重心改變了會怎麼樣?本來地球的旋轉是好好的,但現在晃來晃去,導致歐亞板塊裂開,那地心裏的能量就洩漏出來,使整個地球的磁場改變,生態改變,導致免疫系統崩盤的話,人類就完了……。

怎麼能解救呢?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是按「真、善、忍」去做的話,地球的能量場會提升,整個地球生物的生命現象也會提升,不只是世界太平,啥災害都沒有了!

其實這也並不難,別人怎樣做,我管不了,但至少我可以從自己開始做起。按照「真、善、忍」去做,我好起來了,我快樂,別人也快樂。好的訊息是可以傳播的,我散發出的好訊息,會通過身邊的水和萬物傳遞出去,去善化其他人和周圍的環境。

我很感激神韻藝術團,他們在以一個團隊的心力,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善」的傳播。從神韻,我看到了地球上的生命永駐的希望。

【生命奧秘】從順勢療法到東方醫學

中國傳統醫學和文化中,對水的特性有很深入的認識。
--亟待突破的現代實證科學

文/方洪

通常的治療方法都是採取對抗、壓制的思路。而順勢療法是用引起相同痛苦的藥物,來治療類似症狀的疾病。

順勢療法又叫同類療法,其發展成熟是近200年的事。順勢療法的基本概念是,可以利用在健康人身上造成某種症狀的物質,治療造成同類症狀的疾病。這種治療思路與旨在抑制症狀的主流醫學對抗療法相反。

18 世紀後期,德國醫師兼化學家哈尼曼對於順勢療法的發展做了突出貢獻。起初,哈尼曼對於金雞納樹皮可以治療瘧疾之說存疑,他親自服用幾次,原本健康的身體居然都出現了類似瘧疾的「冷熱」症狀。其後,哈尼曼提出了順勢療法的概念,並在其一生研製出99種藥品,其中包括從金雞納樹皮提煉的抗瘧疾特效藥奎寧。

*別於對抗的反向思考

通常的治療方法都是基於對抗、壓制的思路,如抗感染藥、止痛藥的使用等等。而順勢療法Homeopathy則不同,Homeo意即「相同」,pathy意即「痛苦」,就是用引起相同痛苦的藥物,來治療類似症狀的疾病。

在今天的西方,順勢療法屬於替代療法的一種,但其原理在西醫理論中並沒有很好的解釋。通常是說通過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刺激,激發人體自身針對類似症狀的反應和相應的免疫力等。為了避免毒副作用,在用藥過程中,需要對藥物進行震盪稀釋。此外,也需要對患者的整體情況進行全面瞭解,進行身、心的綜合治療。

*科學的基礎遭到挑戰

順勢療法在治療過程中,往往要將藥物稀釋許多倍,而療效卻依然如故,這令許多研究者百思不解。英國女王大學(貝爾法斯特)藥理學家恩妮斯(Madeleine Ennis)為證明順勢療法的「荒唐」,於是進行了實驗。

根據恩妮斯的考慮,在身體受到感染發炎時,人的白細胞(白血球)會釋放組胺,其先釋放出的一定劑量的組胺,會反過來抑制組胺的進一步釋放。而順勢療法的主張是,把組胺震盪稀釋許多倍後,仍保持抑制的效用,這顯然違背了基本的化學常識。恩妮斯相信,透過實驗,必可證明所謂順勢療法不過是心理作用。

恩妮斯的驚人發現是,即使把組胺濃度稀釋到幾乎「零」,其效力竟然是一樣的,但理論上,這時的溶液中一個組胺分子都沒有了!難道順勢療法採用稀釋藥物的做法真有科學依據?難道組胺的化學性質被水保留了?恩妮斯表示,果真如此,我們真的要改寫物理化學教科書了。

恩妮斯的實驗結果經另外三個實驗證實是對的。其實,類似的實驗已有不少,早在1988年6月,著名的英國《自然》雜誌就曾發表法國科學家賓文尼斯特(Jacques Benveniste)的發現,當把IgE溶液稀釋10的幾十到上百次方倍後(理論上已經與純水沒什麼兩樣),抗體的活性卻依然保留。換句話講,水保留著曾與之接觸物質的特性。

這一反常識的結果立即在科技界引起軒然大波,然而,卻獲得後來一次次研究的印證,其中包括恩妮斯的研究。兩者採用的化學物質不同,但結果如出一轍。這樣一來,順勢療法研究所涉及的已經遠遠不是醫學,而是現代科學大廈的理論基礎了。被當作真理的許多科學觀念,或許都可能是錯的。

*與東方思維相互呼應

其實順勢療法的思想在東方文化中早就廣泛存在,只是東方思維並不習慣於給事物下定義。比如說,對於痛苦的理解,中國一些年長的人常說,吃點苦不是壞事。這種「順應」式的思維常見於東方,而西方人則更多習慣於針鋒相對式的思維。

比如,在炎熱的夏天如何解暑?在西方,來杯冰鎮汽水,從頭冰到胃,而東方則坐下來靜心,然後喝幾口熱茶,出點汗,頓時覺得從內向外的涼爽。後者就是最通俗的「順勢療法」,也是西方人頗不理解的一種做法。

另一個例子是,中國傳統醫學和文化中,對水的特性有很深入的認識。例如飲茶,有所謂的流水和止水之說。《茶經》對泡茶用的水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之說。山水要用慢流的,急湍的不能用;江水要遠離人的;井水要用取汲多的。總之,緩慢的流水能泡出好茶。

再比如,對於孩子的夜驚,有一個簡單的治療方子——用水煮金子。按物理理論,金是不溶於水的,水中是找不到金分子的,可是煮過金子的水卻具有不同的特性,變成很「重」的純陽之水,可以使孩子平靜。

還有,對治半幹型的霍亂,有個有效的方子,井水打上來,將一半水燒開,與剩下的一半混合起來,這樣的水就是半濕半幹的水,可以治半濕半幹型的霍亂。但若直接把水加熱到平均溫度,就不起作用。兩種水在物理化學性質上完全一樣,但生理作用卻不同。對於傳統的物理化學來說,這頗有些尷尬。

*科學的尷尬亟待超越

而西方在哈尼曼去世後,順勢療法一直不斷地發展,藥物增加到3,000種以上,到19世紀末,已在西方相當流行,約有15%的美國醫生主打同類療法。

正如之前提及中醫在水的應用方面的一些特點,由於很難用目前的科學理論加以分析,許多人認為中醫不屬於科學。然而關鍵問題恰恰在於,當代科學本身的定義是很狹窄的,而與此極不相稱的,卻是實證科學在公眾面前的「真理」角色,這一點在東方社會尤為突出。如果實證科學本身能夠放棄其傲慢與偏見,在尷尬中超越自我,那無疑將是人類之大幸。

人與自然:非洲草原的啟示

作者:周正

大千世界總是很奇妙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

在非洲的肯尼亞,為了保護草原,人們將一些地方圍了起來,這樣大象和長頸鹿等大型食草動物就無法進入。

可是幾年以前,佛羅里達大學的生態學家Todd Palmer去那兒考察時,卻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沒有大型食草動物的情況下,那裏的金合歡(Acacia)樹並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樣更加繁茂,反而卻在萎縮、死亡。

Palmer對此進行了研究,並將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他發現螞蟻與金合歡樹有一種微妙的關係。當大型食草動物,象長頸鹿被逐出後,金合歡樹少了天敵,與螞蟻的關係也失去了平衡,從而導致對一些害蟲的氾濫,造成金合歡樹的枯萎或死亡。

文章中還舉了一些其它的類似的例子。這些發現無疑表明,大千世界的許多聯繫,比如動物與植物之間的關係,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的多。看似一些無關緊要的改變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這無疑給我們一些啟示。當談到三峽工程時、當聽說南水北調計劃時,我們不能不考慮其長遠的後果。否則留下的將是無法彌補的遺憾和災難。

臨江仙.上法船

文/劉小宇

天地茫茫潮迭起,
紅塵一入千秋。
生生世世苦沉浮。
此行何去?
日暮倚危樓。

長望春江人不語,
欲乘黃鶴悠悠。
驚濤濁浪幾時休?
蓦然回首,
大法是歸舟!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