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北宋預言《梅花詩》(2)

「忽逢甲子又興元」的「忽」字隱涉了元世祖忽必烈,「興元」指元朝興起。
第一節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

這句「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從字面上的意思是:蕩蕩通天之門萬古以來頭一次敞開了。多少人來到人間,又有多少人能回得去呢?然而,這兩句詩具體又是指什麼呢?這裡一下子還看不清楚,在看完全詩後,才能真相大白。不過,從這第一句就可以看出邵雍身手不凡,立意高遠,不僅僅是要告訴人們未來要發生的事件而已,而是要告誡人們這歷史紛擾中的最終主題。宋朝是個朝廷軟弱無能的朝代。自從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遣散了打天下的功臣悍將之後,宋朝一直採取對將帥缺乏信任,過多防範的政策,導致「兵無常帥,帥無常師」的局面。宋朝從一開始就,軍力纖弱,才建國不久就對北方的胡人政權,稱臣納貢。北方的國土,「燕雲十六州」一直被外族所佔,故曰:「山河雖好非完璧。」本來北方金國的女真族是個弱小的民族,在其發展壯大時,曾經聯合北宋,想一同推翻已近末勢的遼國。昏庸的宋徽宗,不聽忠臣的規勸,一意要結盟金國,並同意把每年進貢給遼國的貢品轉給金國,不相信這定都「黃」龍府的大「金」國才是宋朝真正的「禍胎」。於是有了中國歷史上罕有的「靖康之恥」,北宋皇帝、宮妃、親王、滿朝大臣等三千多人全被後來強大的金國掠為奴隸,使得半壁江山落於金國之手。正所謂「不信黃金是禍胎」。

第二節湖山一夢事全非,再見雲龍向北飛。三百年來終一日,長天碧水嘆彌彌。

到了南宋,皇帝更是昏庸無能,苟且偷安於江南的半壁江山,終日沉浸於聲色歌舞之中。而且,整個民風都是颓靡不振,從上到下迷醉在情色歡愛之中,不思奮發圖強。宋辭萬首,多以言文人騷客的戀物傷情,而高昂振奮者很少。因為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在西湖邊兒上,依山傍湖,加上南宋皇帝終日沉迷於荒淫醉夢之中,所以叫「湖山一夢事全非「。「再見雲龍向北飛」,是指天象氣數落於北方,北邊降生真龍天子,新朝代要生於北方。正當南宋王朝沉湎於醉夢中時,北方的成吉思汗,勵精圖治,一統蒙古,並迅速擴張著自己的版圖。在滅亡了金國之後,大舉入侵南宋。「三百年來終一日」,指宋朝在歷經三百餘年後(公元960年至1279年)終於滅亡了。公元1276年,元兵入侵臨安,宋恭帝被俘。「長天碧水彌彌」是喻指宋朝最後滅亡時所上演的一幕最悲壯的場面。公元1279年,宋軍殘部在戰敗後窮途末路。因不願被俘,大臣陸秀夫背著年僅9歲的南宋小皇帝投海而死,大將張世傑保護著楊太妃企圖逃脫,結果,被一場突來的飓風淹沒大海。

第三節天地相乘數一原,忽逢甲子又興元。年華二八乾坤改,看盡殘花總不言。

「天地相乘數一原」是說天干地支相乘的年代又回到了原頭,就是新朝代的氣數來了。「忽逢甲子又興元」的「忽」字隱涉了元世祖忽必烈,「興元」指元朝興起。忽必烈於公元1260年即大汗位,於公元1264年(甲子年)登基興建元朝,定年號為至元元年,後又遷都燕京。至1271年,忽必烈根據劉秉忠的建議,取《易經》中「乾元」的意思,改國號為「大元」,統治中國。元朝雖然因元世祖忽必烈的雄才大略,而得以發展。但在忽必烈死後,就馬上陷入一片爭權奪位的混亂之中了。在經歷了從元世祖至元順帝的十位皇帝後,這個輝煌一時,曾經橫跨歐亞的短命王朝,就走入了滅亡。若從公元1279年宋朝最後滅亡算到公元1368年元朝被滅,也差不多八十八年,正所謂「年華二八乾坤改」。「看盡殘花總不言」一句,也影射了元順帝時,宦官撲不花扣壓警訊不上報皇帝的害元之事。正是「殘花」「總不言」。(待續)

巴格達的古文明:二千年前的光學玻璃鏡片

二千年前的古代電池(攝於巴格達博物館)
位於中東巴格達近郊的帕斯安城遺址因發掘出西元前250--224年的古老電池後便聲名大噪(1),此事件亦被收錄於正見網出版的《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您不知道的年代》一書中。但令人驚奇的不僅僅如此而已,現在有了更驚人的發現。

位於同一遺址的發掘處,又發掘出一個拋光鏡片,該鏡片約二個拇指一般大且透明度極高,經檢驗證實這是一塊經過拋光過的鏡片,但由於年代久遠,與該鏡片套合的其他部位都已不復存在,僅保存下具裂痕的鏡片部位,而這個人類已知的最古老鏡片,目前則收藏於大英博物館(2)。
教科書告訴我們:目前已知的最早光學玻璃的拋光技術則始於16世紀的歐洲。但我們卻能在二千二百年之久的古代遺蹟中發現拋光過的光學玻璃鏡片。

製作這個鏡片的古巴格達人,顯然具備跟現在工藝家及科學家同等的打模及拋光知識,能藉由融熔所需的玻璃材料,加工成所的形狀並加以拋光以達到極高的透明度。而如果這些古巴格達人不具備打模及拋光知識的話,那麽,他們又是如何製作這一塊鏡片?照片資料提供者 Erich Von Daniken說:「我認爲這裡存在過一個不爲人知的古老高度文明!」。

參考資料
1. William R. Corliss, Ancient Man: A Handbook of Puzzling Artifacts, Sourcebook Project Pub, September 1977.
2. Erich Von Daniken, Chariots of the Gods, Berkley Pub Group, August 1987.
博物館工作人員手持鏡片:由相片中可由鏡片的一端清晰的看見鏡片另一端的右手中指,可知透明度相當高(攝於大英博物館)
二千年前的古代光學玻璃鏡片放大圖:雖有破損,但仍可見製作之精細(攝於大英博物館)

【藝術傳神】自然、隽永的天籁之音

師曠,字子野,春秋晉國楊邑(今山西洪洞師村)人,精通音律,善演奏各種樂器,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音樂家,被後人尊稱為「樂聖」。他的敬天愛民思想及琴藝傳神的故事流傳至今。

師曠吸收了儒家樂論「禮節民心,樂和民聲」的精華,並繼承了西周周公創製的禮樂文化傳統,提出作樂要順乎天道與自然,要通過音樂的道德內涵去善化民心,以得到感人至深、移風易俗的教化效果,從而體現出天人合一的和諧。如果僅僅只是旋律節拍一致的齊奏並不就是交響樂,只有大家心聲的協和才能有真正的天籁之音,使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而產生共鳴,達到淨化身心、感悟天道的更高境界。

師曠提出古樂有《清商》、《清徵》、《清角》三種。《清商》屬不祥之音,而《清徵》是吉祥之音,《清角》是盛世之音。據說當師曠彈琴時,馬兒會停止吃草,仰起頭側耳傾聽;覓食的鳥兒會停止飛翔,丟去口中的食物,翹首和鳴。

有一次,晉平公與衛國國君一起聽衛國樂師師涓演奏樂曲,剛演了一會兒,師曠就急忙走上來按住師涓的手說:「快停住!你彈的這是商末亂臣為暴君商纣王製作的濫曲,是亡國之音。纣王無道,後被周武王所滅。善樂聽之使人受益、向善,惡樂聽之會使人喪志、墮落。音樂是來傳播德行的,有害德行的溺音千萬彈不得呀!」

晉平公問師曠:「這叫什麼曲子?」師曠回答:「這就是所謂的《清商》,是不祥之音。」晉平公說:「那你演奏一個吉祥的曲子。」師曠於是為兩位國君演奏了《清徵》之曲,這是一種瑞祥之聲。師曠展開琴,用奇妙的指法撥出第一串音響時,便見有十六隻玄鶴從南方冉冉飛來。撥出第二串音響時,玄鶴便前後排成了一列。撥出第三串音響時,玄鶴一邊鳴叫,一邊排著整齊的隊列展翅起舞。當他繼續彈奏時,但見祥雲缥缈,瑞霭紛紛,玄鶴的鳴叫聲和琴聲融為一體,在天際久久迴盪。使人感受到自然、隽永的天籁之音,心胸開闊而祥和,大家驚奇不已,都高興的向師曠祝賀。從此以後,人們用「玄鶴降雲」來形容音樂的美妙動聽。

師曠指出音樂的善化功能對民風有著潛移默化的引導涵養作用,使德行的光輝照耀到更廣闊遙遠的地方。他創作了《白雪》、《陽春》等曲彌高、和彌寡的雅樂。生動的表現了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物向榮,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表達了君子潔身自好、纖塵不染,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和嚮往。人們說高層次的音樂通乎神明,使人感受到真實、博大和永恆。善化他人,感化四方,是對生命的珍視和關愛,是對上天造就並賜予生命一切的感恩。

疑病終成疾 眼花見鏡子

整理/天星


在如今的人看來,似乎心理治療只是現代才有的,殊不知,在古代醫家的醫著和史書中記載的運用心理療法的醫案不勝枚舉,並且千奇百怪。以下二例即可作為代表,以飱讀者。

唐朝時,京城裡有位醫生,人們已不能記起他的姓名。有一位婦人隨丈夫來到南中,她曾經誤吃了一條蟲子,老是疑心這蟲子還在體內,最後她真的久疑成病,找了無數的醫生,就是治不好。於是請了這位醫生為他診治,醫生一問病史,就知道她為何患病。在婦人周圍的人中,醫生找到一位與她親近且慎重的人,事先告訴她說: 「我現在給她服藥讓她吐瀉,你用盤盂接著吐瀉之物。當她吐的時候,就說看見有一小蛤蟆逃走了。但是你萬萬不能讓她知道你是在诳騙她。」她的這位奶僕遵從醫生所言,婦人的病果然被徹底根除了。

另一醫案講的則是醫生趙卿。有一少年,眼中常見到有一小鏡子晃動,請趙卿給他診治。趙卿和少年約好,說第二天清晨用生魚片來招待他。少年如期赴約,來到趙卿家中。少年被引到屋裡,趙卿讓僕人告訴他先耐心等候,不要著急,等客人離開後就來見他。不一會兒,僕人在少年面前設上一檯子,上面僅放了一瓶芥醋,沒有任何其它的食物,也不見趙卿出來打個照面。少年就這樣幹坐著,一直等到將近日落時,趙卿還是沒有出來。這時的少年已餓得飢腸辘辘,又聞到醋香,不由得輕輕地啜了一小口。過了一會,他又喝了一口,少年頓覺胸中豁然開朗,眼也不花了,驚喜之下他把瓶中的醋一飲而光。趙卿知道他把醋全喝光了,這才走了進來。因為喝光了醋,少年很覺慚愧,並向趙卿致謝。趙卿說:「你以前吃了太多的生魚片,因為佐餐的醬醋放得不適量,還有魚鱗留在胸中,所以你會眼花。剛才之所以為你準備了醬醋,是想當你飢餓時,你一定會把它喝下的,它果然治好了你的病。說請你用餐,只是權謀之計。現在你可以回去吃飯了。」趙卿有很多像這類有趣的治病案例。

( 資料來源:《北夢瑣言》)

註:《北夢瑣言》(唐宋史料筆記叢刊)由宋代的孫光憲著。本書記載了晚唐武宗以後下迄五代的史事,包括朝野佚聞、風土民情等諸多方面的重要文獻,歷來受到研究其時文史者的重視。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