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
古語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極星),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我國歷代聖賢明君無不恪守天道,以道德教化人民,使國泰民安。如周文王姬昌謹慎真誠、仁政興國,受到萬民敬仰。其寬容仁愛的胸懷垂范後世。

盛德化人 四方皆敬

商朝末期時,姬昌為西伯侯,即西方諸侯之長,後稱周文王。文王治理西周時,奉行德治,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罰」的從政理念。他推行教化,指出:「為人君應依仁而行,為人臣應立足於謹慎,為人之子女應立足於孝道,為人之父母應立足於慈愛,與國中之人交往應立足於誠信。」教導人們要心思端正,敬天、敬德等。

文王以身作則,做事一絲不苟,兢兢業業。他生活勤儉,穿普通人衣服,還到田間和大家一起勞動。制定了很多惠民措施:如對農民徵收租稅有節制,讓農民有所積蓄。採用「九一而助」的政策,讓農民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稅。商人往來不收關稅。有人犯罪妻子兒女不連坐。對於窮苦無助的人,及時給予幫助和照顧。對於許多因直谏觸怒商纣王而前來投奔的賢士,他都以禮相待,予以任用。如散宜生、南宮適、太顛、闳夭、辛甲等人,都先後歸附在其部下稱臣。

虞、芮兩國都是商朝西方屬國,兩國國君為了田野的界限發生了爭執,可是他們不願找商王裁決,都慕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審斷。據《詩經•大雅•綿》篇注說:兩國君看到周國是「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邑,男女異路,斑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一派君子之風。兩相對比,內心羞愧,兩國君互相說道:「像我等小人,有何面目上君子之堂,讓人家給評理呢?」還沒有見到文王本人,他們就都主動把所爭之地讓給對方,結果雙方都推讓不受,這塊土地便被閒置起來,後人稱之為「閒田」或「閒原」。鄰近的諸侯聞知此事,都以文王為典範。他們紛紛前來歸附,形成了商朝「三分天下,周有其二」的局勢。

視民如傷 澤及枯骨

周國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派祥和景象。一次,文王與群臣商議說:「我西岐乃道德之鄉,物阜民豐。我想為百姓占驗災祥,建一「靈台」以應災祥之兆,又恐勞傷百姓。」散宜生說:「大王既為應災祥而設靈台,乃為西土百姓,非為遊觀之樂,萬民自是樂役。若您不肯輕用民力,仍給工銀一錢,任民自便,隨其自願,不去強他,這也無害於事。」文王於是張告軍民,軍民人等看了告示都高興的說:「我等蒙大王教誨,皆知忠孝節義,按此去做,百事無虧。今大王又為我們設台占驗災祥,如何反領大王的工錢?」眾人踴躍造台,不日而成。文王視民如傷,看見每一個老百姓都如受傷受痛苦一樣可憐,他就是這樣慈悲、憐憫。

文王一次去郊外巡視,見到一些枯骨暴露在荒野,於是立即命左右隨從把枯骨掩埋好。隨從人員說:「大王,這些都是沒有哀主的枯骨,何必憐憫他們呢?」文王說道:「擁有天下的人,就是天下的主人。擁有一國的人,就是一國的主人。我本來就是這些亡者的哀主,怎說他們沒有哀主呢!」隨從人員聽了十分感動,於是仔細的把枯骨埋葬好。天下人聽說文王對死者的骨骸都不忍被日曝雨浸,都說:「西伯澤及枯骨,更何況對於活著的人的愛護了。」

孔子說:「文王之道非常偉大,沒有任何有意的舉動而使人發生了變化,沒有有意做任何事情就接近了成功,這是因為文王能夠時時嚴格的修養節制自己和寬以待人。」人們常說聖人之心光照日月,是因為聖人之德與天相配,證悟到宇宙之真理,濟天下蒼生,積善行仁,德風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