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讀古詩品人生】答鐘弱翁

答鐘弱翁

牧童

草舖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蓑衣臥月明。

【語譯】

綠草舖遍了原野六七里,晚風裡吹笛三四聲。回來吃飽飯已經黃昏後了,沒脫下蓑衣就倒臥在明月下休息。

【品讀】

牧童在遼闊的原野中放牛,傍晚歸來隨口吹著疏落的笛音,吃完晚飯,灑脫自在的牧童順勢倒臥在月光下,還穿著蓑衣就露宿在外頭了。

標題中提到的鐘弱翁,名傅,北宋人,官至龍圖閣直學士。這首詩還有個神仙故事,據《西清詩話》記載,鐘弱翁統帥平涼時,有位道士前來拜訪,這位道士氣度不凡,態度從容,跟牧童牽著小黃牛而來,鐘弱翁感到很奇特,指著牧童說:「道人能以此賦詩嗎?」道士笑說:「不煩我語,是兒能之。」

不勞道士來說,這個小孩就能作詩了。才剛把紙裁好,牧童馬上揮筆大書,寫下這首詩。離去後,人們看見道士挑著兩大甕,高歌出城。於是評斷說:「甕乃兩口,豈洞賓耶?」兩甕有兩口,兩口為呂,難道是呂洞賓嗎?

八仙中的呂洞賓為唐朝人,遇道家仙人鐘離權後得道成仙。《宋朝國史》記載:「關中逸人呂洞賓,年百餘歲,而狀貌如嬰兒,世傳有劍術。」一百多歲的呂洞賓,面貌卻如嬰兒般細嫩,可見已經是神仙了。如何得道成仙,呂洞賓提出修煉應當從消除七情六慾著手,呂洞賓《自傳》:「一斷煩惱,二斷貪嗔,三斷色慾,是吾之劍也。」或許誰能慧劍斬情慾,使自己不起妄想慾念,成仙之路就不遠了吧!

呂洞賓登仙後屢次出現在民間,點化警醒世人,相傳這首詩就是為點化迷失在名利中的鐘弱翁。鐘弱翁虛報邊功而被貶谪,於是呂洞賓令牧童寫下此詩,希望詩中淡泊名利、心無牽掛的牧童心境,能讓鐘弱翁醒悟,捨棄名利的束縛,獲得心靈的自由。元代道士苗善時對這首仙詩也寫了一首詩相唱和:「師父牧童已顯名,長歌兩口振希聲。弱翁追索空惆怅,只為緣輕性不明。」鐘弱翁執著世間名利,本性無法清醒,也只能空歎仙緣太薄了。

天道罰惡酬善

文/智真

為官做人之正道,應當以忠直公正清廉當作自己分內之事;若是為了以權謀私,則是心術不正。人的一舉一動都在神明的鑒察之中,言行怎麼能不謹慎呢?況且一個人一生之中的功名利祿是命中注定的,惟有多行善事,嚴守本份才能使福份增加;若是僥倖貪圖利益,只是徒然喪失了自己的本份和福份,為自己造下罪業,遭到神明的呵斥和責備。以下是宋代的兩個故事。

侯鑒在江夏當縣令的時候,與一位僧人有舊交,每有閒暇,就去拜訪這位僧人。在他每次來拜訪的時候,僧人都早已準備好了茶具相迎。可是有一次侯鑒去拜訪僧人,僧人卻沒有擺好茶具,侯鑒奇怪的問是怎麼回事?僧人說:「侯公每次要來,土地神必事先通知我,所以我才預先做好準備。可是您這次來訪,土地神卻沒有事先通知,所以我才來不及準備,以至於招待不周。」侯鑒聽了很震驚,就拜託僧人請問土地神緣故。當天晚上,僧人就夢到土地神對他說:「侯鑒本來應該當宰相,我屬他管轄,所以常來通報。最近他接受了一位姓胡的六十兩銀子賄賂,因此而冤枉的斷下了一件案子,天庭已經削去了他宰相的職位,他的官職只能做到監司,和我已沒有統轄關繫了,所以我才沒有通報啊!」僧人以實情相告,侯鑒非常慚愧,後來果然官只做到監司,且很快就被解除官職了。

同朝的范俨是仁和地方的人,在壯年的時候就考取了進士,擔任郡縣的地方官,後來升到了卿佐的官位。他為官數十年每天都必定會想到,要如何才能夠忠於君王?福澤百姓?自己的言行舉止一點都不敢苟且;即使是在沒人見到的地方,仍然保持自我惕勵的狀態。他敬信神佛,喜讀經書,凡事順乎自然。經常對周圍人說:「人生在世,就像一場戲一樣。當鑼鼓響起的時候,表現各人劇中的生旦丑末等角色,然而時光瞬間即逝,有如幻化,就像朝露和閃電一樣的迅速啊!有什麼好貪求的呢?惟有天道永恆,佛理才是最奧妙的真理,你們都應該勉勵行善啊!」范俨晚年更加一心向道,後來得了善果。他的子孫也都品德高尚,被舉薦在朝廷做了官,福惠一方。

當官二十多年,范俨每天一定會思考怎樣效忠君王,澤被百姓的方法;對於自己的視聽言動,一點都不敢隨便,即使是處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仍然保持戰兢惕勵的狀態。等到兒子長大之後,他便辭官歸隱。他的兒子,不善治家,范俨也不因此操心顧慮,只是說:「人生在世,只不過是暫時寄居的旅客而已,在這短促的人生旅途中,我還有什麼好貪求的呢?」從此以後不再涉及世事,清心寡慾的修煉,每天念誦佛經;有空就打坐修煉。佛法就是最真最上的奧妙真理,只是在於世人至誠精進,心心相續,唸唸不間斷罷了。

上天造就了生命並賦予了每一個生命良知本性,至於能否致良知,那就是每一個生命的選擇。行善就能得福,行惡即將得禍,如果改過向善,就能轉禍為福。上天是賞善罰惡賜福降禍的主宰,人心是善惡福禍的根源所在。真正聰明的人樂心向道,原本不是為了求福。若是為了求福才為善,那麼心就已經是涉於私了。惟有凡事盡己之責,順應天道,而沒有絲毫的觊望希求之心才是正理。

花不是玫瑰的全部

那天,他喝了很多酒,由於原來的兩輛轎車都抵了債,他開著一輛在倉庫裡擱置了很久的破吉普車來到郊外。天陰沉沉的,下起了濛濛細雨,越發讓人覺得人生沉重。藉著一點酒勁,他把車子開得很野,想在極速中釋放那種無法揮去的痛苦和憤慨,他甚至想:如果前面能有一個懸崖就好了,就這麼衝過去,然後,就能擺脫所有的痛苦和壓力了。

就在他的悲憤、無奈、鬱悶達到極點的時候,他聽到一聲悶響,車胎突然爆了。車子撞到路邊一棵樹上,停了。真是人走背運,什麼都不順!他沒帶備用胎,就像那筆生意一樣,一向精明的他過於自信,沒有留出充裕的備用資金,結果中途資金週轉不暢,幾乎導致全軍覆沒。

這荒郊野外的,哪有什麼修車的。他下了車,反正前途渺茫,心裏充滿生死未卜的荒涼,幹脆四處隨意轉悠起來。

走了約一里路,他看到前面有一個很大的花木場。他走了進去,花木場裡花香四溢,但那些嫣然含笑的花朵只讓他徒增悲傷。尤其是看到那些將要凋零的花朵,還有被擱置在一邊要丟棄的幹枯的樹苗或盆景,他就聯想到自己也是那孤零零快要被拋棄的樹木花草,雖然也曾春光明媚,大紅大紫,但現在輸得一敗塗地,一無所有,連路邊一株野草都不如了。

他走到一片玫瑰花圃前,一個老人正在修剪花枝,這時他詫異地看到老人把許多好好的玫瑰花剪掉,隨意地丟棄在地上。

嬌艷欲滴的玫瑰被丟棄在泥地上,讓他想起以前每次情人節時都要送玫瑰花給妻子,那玫瑰花多貴啊。出於生意人的慣性思維,他問:「好好的玫瑰幹嗎就這麼剪掉,太可惜了!」老人頭也沒抬,卻一字一句地說:「我剪的可不是『玫瑰』,是『玫瑰花』。」看來這是一個喜歡抬槓的老頭。他怏怏地嘿了一聲,既然話不投機,準備轉身就走。

「玫瑰花只是玫瑰的一小部份,玫瑰還有葉、枝、根,這些可比花還重要。剪掉兩朵花不算啥,花花草草都要修剪的,剪掉一些,才能讓別的開得更好。」老人還在慢條斯理地說著。看來,也許是因為寂寞,老頭子還挺饒舌的。

雖然他不搭話就轉身了,老人還在嘀咕:「奇怪,進來看的人都是這麼問。也真是,他們不關心玫瑰長得好不好,只會看花好不好。」

他聽到了,憤憤地想:花就是玫瑰,玫瑰就是花,這老頭,真會鑽牛角尖!

車子沒法發動,他只好慢慢走回去,不知道為什麼一路上老頭的話總在腦海裡盤旋——「花不是玫瑰的全部。玫瑰還有枝枝葉葉和地下的根須。」一直,在他眼裡,玫瑰花就是玫瑰的所有,因為那是玫瑰最華美、嬌艷、光彩照人的部份,就像事業、名聲是所有生命的意義一樣,至於那些枝葉和根,誰在意呢?

突然,他腦海中電光石火般閃過一個念頭。

他從來沒去注意過玫瑰的其它部份,從來沒去思考過玫瑰花僅僅是玫瑰的一個部份而已。花死了,只要有根,玫瑰就還存在,或許還能長出新的花蕾。但如果玫瑰死了呢,那花便只能是子虛烏有的幻想了。

太執著的人,容易把生命中某些東西看成生命的全部,比如:事業、名譽或者愛情。

當然,這些都是生命所能綻放的最美好也是最奪目的花朵,但是,花不是玫瑰的全部啊。

人生的意義紛繁複雜,又何止一朵玫瑰花可以概括?他只不過失去了一朵花,就誤以為一無所有了,多可笑啊。

想起家裏的父母妻兒都在等他回家,想起還有很多責任未能完成,想起醉眼蒙胧中把車開得那麼快……他突然很害怕,心跳得怦怦響。幸好,前面並沒有懸崖,讓他沒有釀成大錯;幸好,車輪爆胎,制止了他固執的思路;幸好,那位老人無意中告訴了他:花不是玫瑰的全部。

生日蛋糕上的「法輪大法好」

文/遼寧大法弟子


二零零八年五月份,遼寧省北部某縣一鄉村中的幾位大法弟子,為了表達對師父慈悲苦度的感激之情,在師父五十七華誕之日,到蛋糕店為師父訂做了一個生日蛋糕。因去年這幾位大法弟子已經在這家蛋糕店為師父訂做過生日蛋糕,所以,店主(常人)一看就知道,這幾位大法弟子又來為師父訂做生日蛋糕。

在約定好的時間,大法弟子把生日蛋糕取回來了。幾位大法弟子正沉浸在師父五十七華誕的喜悅的氣氛中,而生日蛋糕上面的幾個字更令她們驚喜。蛋糕上除了習慣性的寫了「生日快樂」外,還赫然寫著「法輪大法好」!因當時去訂做時,大法弟子並沒有要求在蛋糕上面具體寫什麼字,是店主自己在生日蛋糕上面寫上了「法輪大法好」。看著生日蛋糕,在場的幾位大法弟子感慨萬千,流下了欣慰的淚水……

自從九九年七•二零,中共邪黨對法輪功發動了殘酷的、滅絕人性的迫害。大法弟子懷著大善大忍之心,冒著被抓、被打、被判刑,甚至是失去生命的危險,不斷的向善良的中國人講清真相,使中共邪黨對大法的污蔑、誹謗不攻自破,更多的人在覺醒,並且敢於把自己的真心話講出來。店主的正念之舉,就是無數覺醒世人內心的真實寫照,同時也為自己生命的永遠選擇了一個美好的歸宿。

願更多的中國人快快找尋法輪大法真相,趕快退出中共惡黨的黨、團、隊組織,只有這樣才能遠離天災人禍,為自己選擇光明美好的未來。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