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記者鄭宇涵台灣台北報導)首屆「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亞太區初賽,於二零零八年八月二日、三日在台灣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中正館舉行。評委會主席李有甫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素有神州之稱,傳統的中華文化多帶有神傳文化的淵源,中國武術也不例外;就中華武術的傳統而言,內涵包括道德修養、藝術欣賞、強身健體和防衛抗暴等,在技法和藝術展現上又有著高深的學問,所以也是中華神傳文化的一部份。尤其是具有仁、義、禮、智、信本質特徵的「武德」,可說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精神在武壇的縮影。

見善不欺,見惡不懼,止戈是武德

李有甫強調武德是道德很重要的部份,具有武德的人,他能「信因果、明善惡」,相信善惡有報,見善不欺,見惡不懼,止惡揚善,所以說「止戈就是武」。李有甫舉例說中國古字「戈」的那一「丿」代表鋒利的刀刃,把這個利刃取下放到「止」的上面去,那就是一個「正」,意謂利器亂用就不正,所以「武德」是止戈之德。李有甫說:「所以我們這次也提倡大家把傳統的東西拿出來,只要有真功夫的,我們一定會重視他;我們當然還要講武德,傳統的道德。這是我們在整個這次大賽從技術的角度講,比較主要的一些。」

「武術還有一個內涵,就是它在藝術上,幾乎和中國的舞蹈,中國的文化,其他的東西,像中國的各種藝術、音樂、書法,都有淵源很深的歷史關係。比如說過去武術,它就是講究也有音樂的伴奏,項莊舞劍、拔劍起舞、慷慨悲歌啊,它都有這些東西的內涵,所以武術它包涵了這些東西。」

「我們知道武術他是有攻、有防,有打的這一部份,但是真正高的境界他其實表現的是,比如太極拳,太極拳的原則是不打人,就是人來打我呢,我把他化掉,化掉的表現出境界高的優勢,對方打了多少力氣在裡面,最後他自己摔出去多大,力量越大他摔的越遠。這一方面,光那個拳本身就表現出武德:我沒打他,他打我了他自己就摔出去了。」所以說武術是分層次的,最低層武術重點是攻擊,高一層的就是防守,再高一層就是不攻也不防,隨心所欲,出神入化。

傳統武術也是一種修煉的神傳文化

李有甫從他幼小萌生學武動機及至在中國武術界大放光彩的歷程中,瞭解到傳統武術起源於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很多內外兼修的因素,與傳統修煉息息相關,互為表裡緊密結合。無論是外練或內修都要講究調息靜心,摒棄私心雜念,入靜空虛而後智慧開啟,心性提升,道德提高,武藝也就跟著往上增進。

他體悟到真正人類道德的提高是要明白宇宙的特性「真、善、忍」,而能夠把這個宇宙特性真正講的清清楚楚的就只有《轉法輪》這本書。李有甫表示綜合他修煉武術這麼多年經驗的基礎,使他能夠清楚的識別善惡正邪,寧靜致遠,但是最大的意義則是在於,一眼就能夠看見《轉法輪》這本書是一部能夠使人修煉達到圓滿的宇宙大法,這本書真正把人類道德整個情況,以及如何修煉,可以修煉到什麼程度,人類社會應該怎麼發展,都徹底的講出來。他說:「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一點兒疑問都沒有,所以看《轉法輪》這本書啊,我想比什麼都好。」

李有甫說學習《轉法輪》讓他真正開啟智慧,比如以前他看《老子》這本書,需要查看很多註釋,修煉法輪大法後,「現在;我只要靜下來,看一句或幾句,不需要查看其它解釋,都能清楚知道那是什麼意思。這就是真正在大法裡得到的東西是至高無上的,居高臨下,什麼都清清楚楚的沒有疑惑。」

傳統武術大賽,熱烈可期

大賽評委會希望所有參賽者都能在各項專長項目中,盡其所能的發揮武術技藝和內在修為,也徵求各方面的專家和武術前輩、大師們的意見,促使更多人都能參與「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提升中華文武道德的傳統理念。台灣有不少武術家得知大賽宗旨是以繼承傳統武術精神、促進文化交流、提升武術技藝和武德為目地後,紛紛表示支持和願意推薦選手參賽,預期屆時勢必為台灣武術界掀開一場熱烈的交流大會。

據悉,首屆「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將於二零零八年九月二十七、二十八日在美國紐約舉行複賽與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