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在觀賞傳統文化中省思教育(二)

《大長今》劇照
文/大陸大法弟子育人

 (一)對學校教育的省思

今天許多學校的老師在教育學生時,經常講你們要好好學習,學習成績好,將來上個好學校,找份好工作,過一個滋潤、穩當的小日子。

那麼,等達到了這個目標之後呢?還有學習的動力嗎?還有要學的內容嗎?常人中有句俗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管你有多少財富、有多高的地位、有多麼優越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你都有必須面對的問題和矛盾,你都會感受到其中的艱難和痛苦,那麼,我們的教育能解決這本難念的經嗎?

讓我們看看中國古代的文化教育是怎樣的。明清以後,《四書》幾乎是每個士子都必讀的書。小孩到了八歲,從王公大臣之子,到普通百姓的孩子,都要進到學校裡上小學,學習的內容是灑掃、應對、進退這些日常生活內容和基本禮節。此外,還要學習禮儀音樂、射箭御車、文字術數等等。到了十五歲,學習成績好的,就進到大學中學習,這時,學習的內容就有了很大的變化,要學習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也就是學習探究事物的內在規律,修煉自己的身心,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著深厚的道德素養和做人底蘊的人,然後用於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諸侯國與諸侯國以及君臣百姓的關係,治理國家。

《大長今》講述的是長今從一位普通女性成為朝鮮歷史上最高女醫官的曲折經歷。它不是一般的言情劇,娛樂片,而是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內涵有教育意義的勵志片。總體來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在這部片子裡都有具體體現。

長今的師長在教長今的過程中非常注重人基本品行。在濟州島做官婢時,濟州名醫張德要收長今學醫,而與長今一起做事的另幾個人一同責問張德,她們跟她做事好幾年了比長今有經驗,為什麼不收她們學醫?張德當面告訴她們:「經驗是可以累積的,但你們缺少的是為病患著想的心。長今會背著桶到很遠的地方找清水為病患煮藥,而你們卻怕麻煩,用家門口的鹹水……」

韓尚宮對長今的品德和教育更是要求嚴格,在御廚競賽第一回合後,韓尚宮痛惜的不是敗給崔尚宮,而是長今偏離了虔誠料理的原則。她認為長今捨棄了誠意和真心,使才華變成了毒藥,即使會因失去得力助手而失去獲勝機會,還是把長今趕出宮外好好反省,韓尚宮對料理的堅持用心,其實早已具備成為御膳廚房最高尚宮的條件。而滿懷後悔與失望的長今到了宮外,觀察發現寺廟的管事只是堅持每天曬米,不貪快一步一步堅持步驟,做出能打動人心的食物,長今終於體會韓尚宮的苦心,領悟誠意和時間才是真正的秘方,留下深刻的教訓。

另一方面,鄭尚宮教給韓尚宮和長今的是:為人處世之道。因為她瞭解韓尚宮是個嚴以律己的人,因為她知道韓尚宮成為最高尚宮,將要領導整個御膳廚房和燒廚房的宮女們,所以她告誡韓尚宮用一顆慈悲的心去管理,勸她要體諒其他宮女們長年累月在深宮裡無法訴說的怨與苦,勸她原諒那些她從來看不慣的猜忌行為。

韓尚宮在是非曲直面前展現的大忍之心和寬容,的確做到了鄭尚宮對她的期盼,即使在其他尚宮們糾集勢力打擊她,她也未曾有報復的心態,而是開創一個正常平穩的環境讓大家各盡所能。

正是這種嚴格的教育,為她奠定了一生受用的人格基礎,具有吃苦受難的大忍之心,和為人犧牲的仁義之情,這股正念在長今成長的過程中,最終茁壯成為她扭轉命運的力量。正統的教育,在教授人知識技能的同時,也應起著淨化心靈、提升道德的作用。

《大長今》中具體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是道德教育的好素材。而神傳道德是人們理解修煉、理解大法真相的重要基礎,也就是人們得救的基礎。身為大法弟子的教育工作者有責任重視它,善用它,解體黨文化,復興純正的中國傳統文化,更好的救度世人。

因果故事:善念感化少尼雙雙修成正果

書生高國泰,宋朝杭州人,自幼父母雙亡,家貧寄居於姑母的尼姑庵讀書,圖取功名。庵中有位少年尼姑,生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見高國泰氣宇非凡,情不自禁動了春心,忘卻戒律,作詩表白愛慕之情,其詩曰:

『身在白衣大士前,不求佛度不求仙;願求一點楊枝露,灑在人間並蒂蓮。』

高國泰見此情詩,心想既然能夠看破紅塵出家,必定是前生修來的善根、福德、因緣,目前只是一時衝動不能自抑,應當善言點醒她,千萬不可乘機誘其犯戒,鑄成大錯,於是回贈一詩曰:

『妄念一時神即遷,神遷六賊亂心田,心田一亂身無主,六道輪迴在眼前;六道輪迴了不完,畜牲餓鬼苦千般,勸你勿生貪嗔妄,一失人身萬劫難。』

少尼見詩,猶如當頭棒喝,似雷貫耳,實時羞悟,從此不再與高國泰見面,勤修佛法。

高國泰為了斷少尼情絲,避免彼此再產生情感,遷出尼姑庵,租住員外周半城的房子。住了半年,無錢交租,家奴竟然拆去房門,使高國泰無法安心讀書,心想窮困潦倒至此境地,活著毫無意義,不如一死了事。於是到屋後的林子裡,準備上吊,突然濟公手拿著繩子走過來,嚷著說:『這棵樹是我上吊用的,你要上吊到別處去,勿與我相爭﹗』

高國泰見濟公要上吊,問其何因,濟公說:『我欠人五兩銀子,無法還債,被迫無奈,只好上吊求死了結。你是為何自盡?』高國泰將自己的遭遇告訴濟公,並把身上餘下的碎銀送給濟公湊數還債。濟公又問:『你我素不相識,為何要幫助我呢﹖』高國泰說:『我已絕望,自盡心意已決,將死之人,留此碎銀何用,不如送給你,可以助你還債。』

濟公被高國泰臨死之時,尚為他人著想助人的善心所感動,於是以實相告說:『周員外乃我舊交好友,你且先跟我回去,房租之事乃易解決。』

高國泰隨濟公返回周府,早有家奴報知周員外,周員外急忙出外相迎,敬如貴賓,濟公將高國泰欠租金尋死一事詳細告訴周員外,周員外聞知家奴竟然瞞著主人,仗勢欺人,大怒,即刻要將該名惡奴逐出府去,幸得濟公、高國泰再三求情,才被嚴責了事。

周員外見高國泰寬厚仁慈,甚是敬重,格外厚待和濟助,留高國泰於府中安住。

得到周員外相助,高國泰更加勤奮攻讀,後來考中狀元,為官清廉嚴正,撫恤貧民。做官二十年,看破紅塵,辭官修行,享年八十歲。臨終之時,見昔日之少尼在空中駕雲來相迎,其時滿天豪光萬丈,瑞氣千條,微笑著說:『請恩公上蓮台寶座。』然後引領高國泰飛昇向西方極樂世界。高國泰昔年的善念,使少尼醒悟修成正果,自己也因此積下陰德修成正果,成為世代留芳的佳話。

【讀古詩品人生】歸隱

歸隱

陳抟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绶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聽笙歌聒醉人。
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語譯】

有十年的時間,我追求名利,浪跡在世俗之中。但是過去那段山林生活,卻不斷地在夢中出現。紫色的印绶雖然崇榮,但是比不上無憂無慮的睡上一覺。紅色大門的人家雖然富有,卻不如安貧樂道的我自由自在。聽到大動干戈勤王的消息,就叫人發愁。聽到醉生夢死聒噪的笙歌,不由得令人煩悶起來。不如帶著舊書回到我原來隱居的地方,山野中的春天也一樣鳥語花香。

【品讀】

陳抟,字圖南,自號扶搖子,五代宋初道士,由於其出身低微,所以有關他的籍貫、家世、乃至生卒年月,史無定論。他曾在五代後唐明宗長興年間﹙約在公元930—933年﹚,舉進士不第,從此寄情山水,隱於武當山九室巖,後來移居陜西華山雲台觀,傳說每一睡,多百餘日不起。陳抟喜愛《易》學,著有《先天圖》,宋人講《易經》、氣數之學就是由陳抟開始的,他還寫了一本《指玄篇》用指頭屈算,推衍玄機,北宋太宗時賜號希夷先生。其它著作有《三峰寓言》、《高陽集》、《釣潭集》等,對北宋理學家邵雍、周敦頤頗有影響。

這是一首表達要跳脫世俗,不再追逐名利,回歸山林的詩,詩中把想要歸隱的原因,歸隱生活的優點,世俗間的紛擾、庸俗以及悟出的道理,交待的一清二楚,這表示詩人是理智的,是經過磨難後的覺悟,不是一時失意的決定,所以他的歸隱成就了他的一生,他走上修煉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他獲得很大的成就,是道教著名的神仙,在道教中居重要地位。又因為他能預測未來,發明用指頭屈算玄機的方法,所以舊時命相行業也尊奉他為祖師。

詩人的出生頗為神奇,傳說是一位漁夫打魚時,網起來的一個紫色肉球。漁人打算煮食充飢時,只聽得巨雷震響,球裂開了,露出一個嬰兒。於是嬰兒便隨漁人姓陳,取名抟,抟就是圓團的意思。陳抟出生後不會說話,直到四五歲時,一次在水岸邊遊戲,有個婦女召喚他過去餵乳吃後,才開口說話。陳抟長大後,聰明過人,閱讀經史百家典籍,一見成誦,尤其對《易》特別喜歡,十五歲時,詩、禮、書、數及方藥等書一覽無遺,無不精通。

陳抟花了十年在舉進士不第後,悟到自己不是功名中人,就不再追求功名利祿,有了歸隱的打算。父母過世後,陳抟說:「我怎能像世人那樣在輪迴之中生死呢?」,於是離開家鄉到泰山去尋訪神仙,從此走上修煉之路。有一年,陳抟遇見二位道友,他們告訴他:「武當山九室巖可以隱居。」於是,他便前往武當山九室巖棲隱,每天吐納服氣,不食煙火,僅飲酒數杯,靜默修煉了二十餘年。這期間,他撰寫《指玄篇》八十一章、《入室還丹詩》五十首,又作《釣潭集》一萬餘字,闡述道的精微奧妙。一天,陳抟深夜立於庭院中,見一神人呼喚道:「你道已修得,應當選擇歸成的地方了。」陳抟說:「您說歸成之地,想來秋天是萬物收斂結實的季節,那麼代表秋天的西方將是我歸隱的地方吧!」據說當時陳抟已七十多歲,隨即徙居西嶽華山,在山下尋得古雲台觀遺址,披荊斬棘,清除榛莽磚石,安居下來。平時,陳抟經常閉門臥睡,往往累月不起,因而「睡」名遠播。在常人看來,似乎陳抟一心貪睡,是個整天昏睡的懶道士。其實,陳抟的「睡」是一種修煉,與常人的睡眠毫不相干,是一種形似睡眠的一種道家內丹的功法,是道教的靜功。陳抟的「睡」與眾不同。據說時間短則月餘,長則數年(《貴耳集》)。這種睡法,世間再嗜睡的人也很難做到。所以,他的道友呂洞賓說:「(陳)抟非欲長睡不醒也,意在隱於睡,並資修煉內養,非真睡也。」 在道家內丹修煉上,他成就了著名的睡功,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睡仙」。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