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是東漢桓帝時期的義士。有一次,荀巨伯到遠方探望朋友的病況,正巧碰上匈奴攻打這個郡城。友人對荀巨伯說:「我是個快死的人了,你快些走吧。」荀巨伯不忍棄他而去,說:「我從這麼遠來看你,你叫我走,這種敗義求生的事哪是我荀巨伯所能做的?」

不久,敵兵攻入城來了,他們問荀巨伯:「我們大軍一到,整個郡城都空了,你是什麼人?「荀巨伯說:「朋友有病,我寧願以我的性命換他的命。」敵兵們互相說:「我們都是無義之人,今天卻進入了有義之國。」於是撤軍回師,整個郡城因而獲得保全。   

「義」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不以富貴貧賤和生死禍福而變心。為了正義的事情、為了報恩,能夠替別人承擔風險,甚至不惜捨棄自我。這也是我們中華傳統美德。然而經歷了文革中親朋好友間互相揭發、反目成仇,「黨性大於人性」的心靈折磨;又經過了道德敗壞後「物質利益大於一切」觀念的衝擊,這「義」字卻很難在當今的中華大地尋到了。有的親朋好友間都逐漸變成了赤裸的利益關係,更不用說無德無義的商人製造有毒食品毒害老百姓了。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社會現實,唯一的出路就是真正的回歸正統的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