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寬恕容人得人心

文/清言

人都會犯錯,人也都有缺點,學會原諒和寬恕別人是一種美德,可以化解恩怨,善解惡緣,可以化敵為友。

楚莊王有一次夜宴群臣,大家酒喝得都非常盡興,很多人都醉了。有人趁大殿上的蠟燭被風吹滅之際,拉扯了一下王妃的衣服。王妃於是揪下了此人的冠纓,並對楚莊王說:「現在蠟燭滅了,有人拉扯我的衣服,我已經把他的冠纓扯下來了。只要拿火來點上蠟燭,就能看到是誰的冠纓沒有了。」楚莊王馬上下令道:「與我喝酒,不摘下冠纓的就是沒有盡興。」於是在場的上百人都摘下了冠纓。楚莊王這才點上蠟燭,依舊與群臣盡歡暢飲。

後來,吳國興師攻打楚國。楚國有一人在戰鬥中經常打頭陣,五次衝鋒陷陣擊退敵兵,直到取得敵方將領的首級獻給楚王。楚莊王感到奇怪就問他:「我從沒有恩寵過你,你為何對我這麼好呢?」那人答道:「臣就是以前在大殿上失去冠纓的人。」

原來他當年因酒醉而失禮,但楚莊王寬容大量,沒有計較,他一直銘記在心,如此奮身退敵就是為了報答楚莊王的當年的寬恕之恩。楚莊王寬厚仁愛,不計較他人小過,終於成就大業,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李靖是大唐的著名開國大將。殊不知,他原先是隋朝馬邑的郡丞,李靖提前得知李淵父子要起兵反隋,曾經要親自向隋炀帝密報此事。在李淵攻克長安後,李靖被抓,李淵要親自監斬,但李世民再三說情,終於使其免於一死。李靖從此追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太宗李世民繼位後,拜李靖為刑部尚書,貞觀三年,封兵部尚書,貞觀十一年,封為衛國公。

魏徵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是唐太宗的重要輔臣,以直谏敢言著稱於世。他其實原先是太子建成的人,曾多次鼓動建成殺掉當時的秦王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不計前嫌,並沒有殺他,反而因其直率,能夠犯顏直谏而多加重用,魏徵也覺得終遇「喜逢知己之主」,為大唐王朝鞠躬盡瘁。他先後被太宗任為谏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

大唐王朝是歷史上最繁榮的一個朝代,國泰民安,萬國來朝。唐太宗能夠取得如此豐功偉績,這與他能寬宏的度量,深得人心,贏得眾多賢臣良將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善良的旗幟

亨利•杜南
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評選委員會在世界範圍內選擇能夠有資格獲獎的人選,各個國家都推薦了自己的候選人。但是最後,瑞典皇家學院毅然毫無爭議地將第一個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了瑞士銀行家亨利•杜南,理由很簡單:他為了善良,放棄了自己的一切!

19世紀中葉,幾乎所有歐洲的國家都捲入了曠日持久的戰爭。1859年6月24日,杜南為了一個跨國銀行業的生意途經意大利北部小鎮索爾弗利諾,正趕上法國、撒丁國聯軍與奧地利軍之間的一場惡戰。戰場上屍橫遍野,死傷者達4萬多人。傷兵在痛苦掙扎,得不到及時的救助。於是杜南毅然放棄了談生意的計劃,帶領自己的隨行人員並組織居民搶救傷兵、掩埋屍體。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偉大的設想在他心中萌發了。他向國際社會呼籲,制定一個國際法律,對交戰雙方的戰俘要實行人道主義。一旦發生戰爭,應不分國籍,不分民族和信仰全力搶救傷員,減少死亡。這一提議立刻在歐洲贏得了廣泛的共鳴。

1863年10月26日,歐洲16個國家的代表在日內瓦首次外交會議上一致通過了《紅十字決議》,決定在各國建立救護團體。為了表示對瑞士人亨利•杜南發起倡議的敬意,其標誌定為「白底紅十字」(瑞士國旗為紅底白十字)。後來又簽訂了《紅十字公約》,公約中規定:戰場上進行救護的醫院及人員處中立地位,應受保護;應對傷病員不分敵友均給予救護。

而亨利•杜南因為全心投入紅十字會救護工作,無暇顧及自己的事業,以至於破產,後來住在巴黎貧民窟中,再後來流落在阿爾卑斯山的偏遠村落中。但是,世界不會遺忘為了善良而放棄自己一切的人。從1890年起,人們再度找到他,許多國際性的榮譽獎頒發給了這個為善良而罄盡家財的人。善良是人類永遠不會褪色的旗幟,它將永遠飄揚在人們心中。

「自從退了黨清理了爛毛頭 幹啥啥順當」

山東省某村主任經法輪功學員勸說,退出了邪黨組織。一天,法輪功學員去他家玩,他說:自從退了黨以後,身體挺難受,大法學員正好抬頭看見他家掛著毛頭的死人像,就說:你留它幹啥,你退了,你還供著它,它能不找上你!他說:那怎麼辦?同修說:扔到鍋底下燒了它。他接著照辦了。

到了第二天,村主任見到法輪功學員後說:還真管事,身體真輕鬆。後來又見到時,他說:自從退了黨,燒了爛毛頭,幹啥啥順當,孩子他媽也不和他整天彆扭對著幹了,現在裡裏外外可能幹了。如果有誰說不信神,他就告訴大家,可不能不信神。同修接著說:是啊,天象到了這一步,你如果再抱著老毛頭不放,幹啥都不成。

乾隆微服私訪——「理」最重

相傳清朝皇帝乾隆微服私訪,走到一片紅高粱地邊,見到紅高粱正是開花曬米的季節,長勢喜人,皇帝一時高興,便順手折了一支拿在手裡欣賞。正高興時,被農村一位老太太碰見,老太太毫不客氣地說:你這位先生(指乾隆帝)好不曉理,這高粱正是曬米的季節,你折下來可不可惜?這一穗高粱要打好多米的,我們種地就盼個好收成,你知道有多難啊?!乾隆帝被老太太數落得無言以對,只好趕緊賠禮道歉。

乾隆帝回到京城,一天早朝時,為大臣們出了一道考題:世上什麼東西最重?眾大臣說金、說鉛,說什麼的都有。乾隆說:你們說的都不對,世上唯有理最重,誰也搬不動它。然後把自己遇到的事說了一遍,並說:我作為一國之君,為了一穗紅高粱,竟被一位農村老太太美美數落一頓,無言以對,就是因為老太太有理。這「理」字誰也搬不動的。

古往今來,有理才能走遍天下。而當今社會,人們卻「一切向錢看」,不管在理不在理,「有錢就能走遍天下」,人與人之間失去了原本的和諧,許多人認為這很正常,卻不知這是被中共邪黨的無神論、黨文化變異了的觀念。近年來中共對法輪功修煉人的迫害,使很多人不敢嚮往真善忍,其實是堵死了人們回歸向善的路。沒有天理、道德約束的人,什麼壞事都敢幹,以至於社會上假冒偽劣毒盛行,到頭來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善惡一念間【三十七】

編者按:古云「福禍無門,惟人自招」,我們的祖先一直相信善惡有報。其實有心人在中國大陸做一個小統計就會發現,在直接參與迫害法輪功學員的部門,重病發病率、非正常死亡率都遠遠高於其它同類部門。難道這都是偶然的嗎?《明慧網》公佈了上萬例有據可查的因緊隨中共流氓集團迫害法輪功而遭惡報的人。我們陸續選登一些實例,希望引起讀者深思,特別希望如有親人、朋友從事此類工作的讀者,能將法輪功的真相告知親友,並勸他們替自己的未來著想,善待法輪功學員。

山東淄博市610人員徐世溫遭惡報死亡

山東省淄博市610人員徐世溫,原是淄博市惡黨工委書記,99年惡黨迫害大法,他就到610工作,剛去不久就腿疼,曾有大法弟子給其講過真相,告訴他迫害大法天理不容。但他為了現實利益不聽勸,繼續偽善的讓學員轉化,欺騙學員出賣同修,結果遭惡報。

二零零七年二月,徐世溫得了癌症。期間大法弟子又多次給其講過真相,仍不聽勸,二零零八年七月五日死於濟南某醫院。

迫害法輪功學員 遼寧鳳城公安局副局長遭惡報

遼寧鳳城公安局副局長關文超(55歲)多年來一直主抓迫害法輪功。經他批准非法抓捕、關押、勞教迫害的法輪功學員非常多,許多法輪功學員被他迫害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他因此也造下了無邊的罪業。

2008年9月,關文超突發腦出血,手術後一直昏迷不醒。醫生稱,關文超不死也是植物人,同時,公安局也已開始物色接替他的人選。

貴州金沙縣沙土鎮惡警車禍死亡

曾祥輝,男,27歲,沙土鎮派出所警察,一直積極參與江澤民集團迫害法輪功,收大法書籍、蹲坑綁架等。2008年6月7日下午,曾祥輝自己駕駛車從金沙縣城返回沙土鎮,在途中發生車禍而死亡。

【讀古詩品人生】表兄話舊

表兄話舊

竇叔向

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遠書珍重何由達,舊事淒涼不可聽。
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別,愁見河橋酒幔青。

【語譯】

夜合花開的時候,香氣充滿了整個庭院,醉酒後醒來時,已經是下著小雨的深夜。寶貴的遠方家書,從來就不曾寄達過,悲切淒怆的陳年往事叫人聽不下去。過去的孩童現在都已長大成人了,當年的親朋好友也有半數已經去世了。想到明天一早你又要駕著孤舟獨自離去時,就連看見河畔橋邊那些青色的酒簾都發愁。

【品讀】

這是詩人與親友相見敘舊的詩。和表兄促膝長談,從家書收不到,不知家鄉情況開始,到不忍心聽到那些淒涼的往事,可見他們談得非常深入。這些詩人之前不曾知道的事,讓詩人起了無限的感慨,這就引發了「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的感歎。無論往事多麼不堪回味,不忍聽聞,最後的結果就是小孩會長大,老人會凋零。時間會改變現狀,生、老、病、死是人世間的法理,詩人認識到了,所以從極度感傷的情緒中轉化為有喜有悲。最後詩人想到「明朝又是孤舟別」的無可奈何時,頗有相見爭如不見的感慨。才相見又要別離,再見面卻又不知在何年何月?這樣無常的人生聚合,怎不叫人難過,因此見到凡是與離別有關的事物,都令詩人哀愁不已,所以「愁見河橋酒幔青」。

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我們每天在外活動,與我們擦身而過的人不知有多少?但是留下記憶的有幾個?你會認識的又有幾個?為什麼有些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片空白?有些人是驚鴻一瞥,有些人卻成為你永世的記憶,尤其是在電子通訊這樣發達的今天,更是相逢何必曾相識,相識何必曾相見。會與我們相逢、相識、相見的人是與我們有緣的,當緣分來了,就會安排在各式各樣的情況下來結緣,等到緣分一了,就各自分飛,去結另一份的緣。因此緣起緣滅,聚散離合原是很平常的事,只要「義俠交友,純心做人」,又何必一定要朝朝暮暮。當然結緣不一定都是善的,也有會帶給你不好的結果,但這是倆人之間德與業的關係,欠人家的要還,人欠你的會給,所以在你身邊的人都是與你累世有緣的人,你要好好的對待他們,把帳結清,不要再拖拖拉拉,永無休止了。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