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说说传统的“过大年”

文/陆振岩

“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

上了岁数的人可能还记得这些民谣。传统上新年不仅仅是正月初一这一天。过新年的节庆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比现在西方的“假日季节”(Holiday Season)还长一些。过新年的主要内容也远比“假日季节”更加丰富,主题基本上围绕着感恩过去一年来神明的保佑、为来年祈福以及祭祀祖先、追溯传统等等,带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腊月初八,俗谓“腊八节”,这一天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民间称传统历法的十二月为“腊月”。这里的“腊”在古时是祭祀的意思,按《说文解字》:“腊,合也,合祭诸神者。”远在商代,中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叫做“合祭”。一年春、夏、秋、冬四次大祭,其中以冬祭规模最大。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谦卑的心理,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衣足食,该感谢神明啊!因为冬祭多在十二月进行,因此从周代开始,便把十二月叫做腊月,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喝腊八粥的习俗则源于佛教,为的是纪念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吃了牧羊女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佛教传入中国后,腊月初八便固定下来成为腊月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以腊八粥供奉神佛、祭拜祖先,以各色米果相杂熬制的腊八粥也代表着感恩和祈盼来年丰收的意思。雍和宫内至今仍有一口重数吨的古铜大锅,为昔时皇家煮腊八粥用具。寺院则多在这一天举行浴佛会、诵经、散粥等等。

腊八之后的腊月二十三也是一个大节,俗谓“过小年”,要祭拜灶神。民间认为灶神监管、看护着一家人,到了腊月二十三要上天汇报。至除夕再贴上新的灶神像,叫迎灶神。古人相信人间的一切事都有神灵掌管、安排和监看,不但灶台上有灶神,井有井神、门有门神、田里还有土地神等等。这些神灵各司其责监管着人间的善恶,而迎送这些神灵都在腊月二十三至除夕期间举行。

腊月二十三之后,二十四或二十八民间有大扫除的习俗。因为这时候诸神上天去了,平日里扫帚不敢动的地方(怕亵渎无处不在的神灵),这时候都可以清扫清扫了。

到除夕这一天,过新年开始进入高潮。除旧迎新之际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神祭祖。除了晚上合家吃团圆饭和守岁之外,这天正午就开始在佛堂摆齐供品,燃蜡点香,俗称起香。从此时起香火不可中断,直到初五。此外还要置天地桌(供桌)以迎接诸神下界、贴门神、请灶神像、贴春联等,都与中国人敬神的传统有关。春联的原形是桃符,因为传说中鬼怕桃木,至五代时西蜀主孟昶在桃符上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成为正式的春联的开始。摆供祭祖也是除夕夜的内容之一,这不仅是古人对孝道的表达,也是表达对传统道德的继承。

正月初一这一天,老少黎明即起,整肃衣冠,点香烛放爆竹,开大门,设斋果茶酒于庭,拜天、地、祖先,称“新年开门大吉”。

年节期间,还有丰富多彩的庙会、唱戏(各地有不同地方戏)、舞龙、舞狮、武术、杂耍等等活动,热闹非凡。庆典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正月十五相传是道教天官大帝的生辰,百姓在这一天为天官大帝庆生,祈求“天官赐福”。

“过新年”和“过春节”

文/陆振岩

传统的过年习俗充满了中国人敬畏天地神明、回溯传统的浓厚文化气氛。事实上这也是中华正统文化的核心所在。

这种文化氛围使得古人以谦卑、知足的态度对待生活:比如取得了好的收成,人们相信那是因为神灵赐福给好人或祖上行善积德,而不是“战天斗地”的结果,所以要更加谦恭对待神灵,多行善事。因为处处都有神灵监看,人如果要做亏心事也是有所顾忌的,像今天我们经常碰到的虎狼医生、黑心商人等等也就不会那么普遍。传统上年节期间的祭祀内容主要在于表达恭敬、感恩、反省和许愿。顺便说一句,即使许愿,也是许诺多做善事,希望得到赐福满足所愿。这和今天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的求财、求官、求名的“祭拜 ”是有本质区别的。经历了中共建政之后的历次“风雨”,今天的人大多不信善恶有报、不信天理昭昭,“祭拜”者本质上还是无神论者,其实真正相信的是实实在在的功名利禄。文化的内涵割断之后,徒具形式的活动在本质上已经变异,也不再具有约束人心灵的道德效力了。

1949年中共建政前决定,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而其他重大传统节日(如元宵、端午、中秋等等)都不再放假,只有政治性的纪念日才放假和举办活动,如“五一”、“六一”、“七一”、“十一”等。这样一来,不但原本丰富多彩的“过新年”被简化成“欢庆春天”,和传统年节相联系的中华正统文化内涵也被割断。在此后中共开展的“破除封建迷信”等多次政治运动中,数千年来深入民心的中华正统文化几无立锥之地。至于近二十几年的“春晚”则贯穿了对邪党歌功颂德的党文化,依靠庸俗取乐的方式迎合观众,毫无回味和内涵,自然越来越不受人欢迎。

如果民众可以选择,“过新年”和“过春节”之间,我想多数人还是愿意“过新年”的,毕竟,我们心底流淌的依旧是华夏祖先的血脉。

【读古诗 品人生】焚书坑

“关河空锁祖龙居”,万里长城也没能保住秦王朝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语译】竹帛销毁在烟火中江山也就毁了,空有雄关大河锁守不住祖龙居处。
焚书坑中灰未冷山东就爆发动乱,灭掉秦朝的刘邦和项羽都不读书。

【品读】此诗对秦始皇的暴行进行辛辣的讽刺和谴责,同时也告诫后人,违背天理者必遭天谴,是唐诗中的名篇,常被后人引用。焚书坑:据传为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竹帛:“竹”和“帛”都是古代书写材料,这里用来代指“书”。祖龙居:即秦都城。秦始皇一心要作儿孙万代诸“龙”之祖,故以“祖龙”称之。山东乱:指陈胜、吴广反秦的起义。刘项:刘邦和项羽。

本来秦始皇的“远大目标”是要让“铁打的江山万万年”,使得皇帝从自己开始,“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为了这一目标,秦始皇首先收集天下的兵器及铜铁制品,铸成十二个巨大的铜像,彻底根绝武器了的来源;然后又把农、医等之外的书烧了,把敢于读书、议书的人杀了,从而在思想上也完全钳制百姓。其谋略不可谓不深远,其考虑不可谓不周密。只可惜焚书的灰烬未冷,天下就开始大乱。首先起来反秦的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不用铜铁照样造反;推翻秦朝的刘邦、项羽原来并非读书人出生。始皇本来打算“千万世”,偏偏二世而亡。秦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15年。

逆天而行,只能是自取灭亡,秦王朝的覆灭给后人留下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人再算也不如天算,人再强也强不过天理。

天津出租车司机赞神韵

一月六日,我出门办事,上了出租车之后,我开始向司机讲《九评共产党》、讲“三退”(退党、退团、退队)保平安。

司机是位五十岁左右的人,告诉我他读过《九评》,还有小册子,还有光盘,这都是别人放在他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开始以为从哪掉下来的,下车取回来一看,原来是本书。我问他是否仔细阅读,他说是。我问他是不是党员,他说曾经非常想加入,差一点就入了,因为某种原因没入成,加入过团和队。我劝他声明退出、保命。他说那团早就退了,声明也没用,不退。

我拿出真相护身符教他读两句宝话(“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护身符上是一个穿唐装打坐的女孩,他说:“光盘上的人都穿这衣服,那个文艺晚会的光盘我过一段时间就看一遍,那上面每一个节目都非常好,每个节目都非常大,大的不得了,这都是哪的人演的?”

我告诉他这是美国神韵艺术团的演出,全部是由法轮功学员组成。他说:“我觉着不象咱们这的演员。你说人家是怎么编排的,布景、配乐、演员演的都那么好,太好了。都是能耐人。”

我说:“这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人善恶有报,中共破坏传统文化,教人战天斗地,让人对着血旗发毒誓,斩断了人回家的路。还是声明退出的好,毒誓作废了,保平安。”

出租车司机爽快的答应了。

路不拾遗 舍己为人

彭思永,字季长,宋朝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西)人,为人仁慈、廉洁、宽厚。

彭思永小时候,有一天早晨起来去上学,在门外捡到一只金钏。于是便默默的坐在那里等候失主。过了一会儿,掉金钏的人回来寻找。彭思永经审视后发现果真是这人掉的,便还给了他。那人要给彭思永一些钱表示感谢,彭思永笑着说:“我如果想要钱的话,就把这金钏藏起来了。”

彭思永开始参加科举考试时,家中贫寒没有多余的钱,只拿了几只金钏作为考试期间的花费。在旅店中,一同应考的考生们请他拿出金钏来赏玩,有一人把一只金钏掉在了衣袖中。彭思永看见了也没有说,其他人都不知道。大家都急着为彭思永寻找,彭思永却说:“金钏只有这些,没有丢失。”

等到这些人准备离去时,袖子里藏着金钏的人举手作揖告别,结果金钏从其袖子中掉了出来。大家都很佩服彭思永的度量。

宋仁宗天圣年间,彭思永中了进士,后累官至户部侍郎,成为宋朝名臣。

小小年纪,却能够不贪财利,路不拾遗。在自己遭受损失时,心中却能够处处在为别人着想。为了避免他人羞愧难堪,他宁肯自己遭受损失,而宽容谅解别人的过失。彭思永真是德行高尚,有如此雅量,难怪终于成大器。

公安处长听真相电话

东北某市公安局各个科室经常接到海外大法弟子打来的真相电话。开始时,大家只是悄悄的听,后来,接的多了,互相都知道在听真相电话,再来电话的时候,大家索性把门一关,打开免提,全屋人一起听。

一次,大家正在办公室里听真相电话,处长推门进来。大家没准备,都愣住了,也来不及取消免提。处长问:“听什么呢?”没人吱声,处长跟着听了几句,说:“是法轮功的电话呀,那就听吧。”从此大家公开听免提真相电话。

过了一阵,真相电话没有了,大家直纳闷。告诉处长,处长说:“都跑我们这儿来了,这几天我们各处长、副处长在办公室里天天听真相电话。”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