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鲁国的子路“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 ”(《史记》),第一次拜见孔子时,头上插着雉羽,腰佩暇豚服饰,一副好勇之态。孔子向他讲了学习的重要性:“人君而无谏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君子不可不学。”子路听了很受教育,心悦诚服的穿上了儒生的衣服,向孔子学习礼乐。孔子向他讲述了君子之道和为政之道:“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做官就要以身作则,还要勤政爱民,永不懈怠”。子路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弘扬道德,思想境界也在一直不断提升,他忠心于老师,尽职于国家。孔子称赞他说:“子路闻过则喜,过而能改,其进矣!”子路后来出任蒲邑大夫,实行礼乐教化,果然经过三年,蒲邑大治,民风淳厚,孔子三称其善。
古语说:“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德教善化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去思考人生的真谛及如何关爱他人的道德问题,而不是陷溺于利欲之中。善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善的力量无处不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心,引导人追求和实践真理,回归良知本性,做出善良、正义的选择,而令一切不正的因素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