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艺术家一辈子所追求的 神韵做到了

台湾合唱团团长吴宏璋先生
(明慧记者苏容高雄综合报导)二零零九年三月十五日晚上七点半,神韵国际艺术团在高雄劳工育乐中心演艺厅的演出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与喝彩。享誉国际乐坛,学生遍布全台的前任高雄市国乐团团长、现任台湾合唱团团长吴宏璋先生也是热情观众中的一位,他说每年都要看一场到两场神韵,看完还想再看,每一次都让他很惊叹和受启发,今天他特别邀团员一起前来观赏神韵。中场和结束后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表示,“艺术家一辈子所追求的那个韵,神韵做到了。”

歌声可以把我们的心一块一块的融化掉

看完神韵晚会上半场演出后吴宏璋神情愉悦的说:“神韵艺术团我几乎每年都要看一场到两场,看完还想再看,每一次都让我很惊叹,尤其今年让我感受更深,节目《迫害中我们屹然走在神的路上》法轮功学员那种屹立不摇的情操,让我眼泪都掉下来了。”

他表示,“站在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角度上,我觉得今天晚上上半场是非常非常值得赞叹与歌颂的。纯艺术面来讲是非常非常的完美,神韵的制作相当严谨、用心看得到,不管在舞蹈的技巧、歌唱技巧方面,每次都令我很感动。但是我觉得最值得赞赏的是他们的精神面,从内心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动作,从内心流露出来的真善,在艺术来讲是真善美。这方面的表现跟一般的舞蹈艺术团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歌唱家,那已经不是完全是歌声的美了,那个精神面已经可以把我们的心一块一块的融化掉,这是我今天晚上最大的感受。”

吴宏璋感叹:“我觉得神韵太赞了,还好今天没有错过。神韵艺术团所到之处,很多朋友包括学生们听了都说,明年要带一整票的朋友去看,因为他们都觉得实在是太传神了。所以我在这边向艺术团的团员们恭喜他们,而且大大的给他们喝彩,他们的辛苦努力全世界都看得到。”

吴宏璋表示以一个自己在舞台上的艺术工作者来看,“我觉得在整个过程中非常的紧凑简洁又有力,这是神韵今天最大特色,二个半钟头让你还想看,结束了以后我们还不觉得已坐了二个半钟头,意犹未尽。”

节目不断的换新,演出很成功

演出结束吴宏璋接受采访时说:“在技巧上完美以外,在编导方面更有力,那个有力的方面,就是一个成功的节目是要让观众一直不断的换新换新,视觉跟他的触觉一直不断的变动,在整场二个半钟头你要给他的东西,就是让他在二个半钟头里面不断的更新,然后不断的给他思想上的冲击。《迫害中我们屹然走在神的路上》法轮大法弟子受迫害那个节目,我自己都流了眼泪。法轮功功法动作,我觉得非常的美,那个美是所有的演员从内心流露出来的,不仅是肢体上的美,而且是真正从内心上流露出来的美。我觉得几年下来,不管是新的或旧的演员,可能自己内心的修为上又更上一层楼,所以我可以看到演员的脸部表现出那种美,那真的是好美,演员都做到了。法轮功讲真、善、忍,短短几分钟演出,观众已能感同身受,很成功。”

艺术家在追求的韵,神韵做到了

吴宏璋又说:“一个舞蹈最主要就是肢体语言先感动人,先让人家觉得很美。可是神韵的特色是,除了这些具备了之外,从内心出来的那种韵啊,就是神韵、神采。那个韵,从内心出来的,那种触及不到的。就象唱歌家,我听完了连拍手都记不起来,因为很感动,那个感觉,我想那个是说不出来,那个叫做一个韵,那个韵,所有的艺术家在追求的就是那个韵。”

吴宏璋继续说道,“不管唱歌、拉琴、弹琴或者跳舞,技巧是绝对必备的,可是,技巧到那个顶尖的时候,那为什么有人特别被青睐?就是艺术家除了技巧之外,有他自己的一个韵味出来,不管是喜怒哀乐,或者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盼望,他都可以随时随地从他的内心带动出来。已经很自然的不得了,融在他整个的生活里面。我想一个演员,除非到融于生活中,不然无法演出,可我看到他们(神韵演员)都好真。这是神韵很成功的地方,这也是我们艺术家在追求的东西,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境界。所以我想我们神韵艺术团,绝对不是以技巧取胜,是用心去取胜。”

吴宏璋的学生遍布全省各地从南到北都有,去嘉义看晚会的“展望合唱团”都是医师娘组成的,在当地是很有影响力的,他说:“他们对神韵很赞叹,就是说任何一个阶层他们只要欣赏到了,就不用我们讲太多话,会自己从内心的赞叹而且广传神韵,我自己今天也亲身印证了。我觉得要跟所有的神韵舞台上的艺术家们,向他们致敬和喝彩“你们的努力,我们都感受到了。”
观众们专注欣赏神韵演出

信仰与毅力

近年来打坐在西方越来越时兴。而相关研究也表明打坐对于放松身心确实有莫大的好处。最近研究人员们还发现,打坐对人的作用有其精神基础,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坐在那里不动的特殊体操。

《新科学家》杂志报导了一个相关研究:参加研究的志愿者(学生)被分成三组,其中一组被要求在打坐时思想集中在「神是博爱」这样的精神概念上;第二组学生思想集中在「我很幸福」、「我很高兴」这样的世俗概念上;第三组学生仅仅是普通的放松。

志愿者们被要求每天习练20分钟,持续两周。在每星期的开始和结束时,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情绪心理测试:以及疼痛的耐受力测试──受试者将手放在摄氏2度的冷水中,觉得太冷时便拿出来。

测试结果发现,参与第一组带有精神因素打坐的学生在焦虑程度上明显比其他两组学生低,而他们对冷水的耐受时间是其他人的两倍。

主持这项研究的俄亥俄保凌格林州立大学的博士生沃其赫尔茨(Amy Wachholtz)认为,带有信神内涵的打坐比纯世俗的打坐放松对人的效果要明显的多。「精神打坐中可能有某种独特的内在因素,而这是纯世俗的打坐放松所做不到的。」

很多人受到绝对唯物主义的影响,无法明白信念与真正对神信仰的力量。看来,这个实验正体现了精神信仰的力量。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拥有坚定精神信仰的人能获得超凡的毅力。

(选自明慧周报大陆版《晨光煦语》)

【人类能够预测未来么?】引言:“还有一帝在幽州”

“还有一帝在幽州”指的是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在日本人的利用和挟持下到了东北(古称幽州),当了傀儡皇帝,建立了伪“满洲国”。

文/陆振岩

引言

今天的科学和19世纪已经完全不同了。19世纪的物理学家们,相信我们这个世界严格遵照已知的物理规律运行,而这些规律说到底不过是一组微分、积分方程,所以只要有了初始和边界条件,原则上不但可以精确描述这个世界的现状,也可以准确预知其未来。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和非线性动力学对复杂系统特性的揭示,人们越来越发现这个世界之复杂,以至于今天多数科学家们相信,即便从理论上讲,我们或者永远无法足够精确地知道初始和边界条件,或者是这组动力学方程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根本无法从已知推算未来。在这样的现代科学框架之下,传统文化中万事皆有定数的观念似乎很难站住脚了,也就是说未来永远是不可知的,古代那些预测未来的预言也就成了“迷信”。

果真如此么?事实上当我们仔细检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却发现许多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又告诉我们,应该从另一面来看待这个世界。还是让我们先从一个历史实例来开始吧。

“还有一帝在幽州”

中国历代的史书,多编“五行志”或“方技”若干卷,其中记载了大量当时的天文地理、技术算学以及医相星卜等等,其中包括许多古代预言家的预言,以及当时人们对预言所指之事发生后,对照预言的解译,其中很多预言的精准令人叹为观止。虽然今天固守无神论的所谓“学者”对这些预言不屑一顾,认为是后人根据与已经发生的事情穿凿附会出来的,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史料中也确实有一些预言的记载和其后发生的事情吻合精确,而在预言记载的当时这些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不可能是事后附会或碰巧。

《清稗类钞》的“方技类”中,就有这样一则记载。《清稗类钞》虽然不是正史,但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历史事实对预言的检验。因为我们无可置疑的知道《清稗类钞》的成书年代。如果书中记载的预言和成书之后的历史事件吻合,就可以说明其预言的准确性。

《清稗类钞》是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由晚清遗老徐珂(1869年~1928年)编。191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因此其“方技类”预言记载中,只有对辛亥革命之前的历史事件的解读,对其后发生的事情则没有破解,这也是预料中的,因为所有古代预言都比较隐晦,预言所指的历史事件发生之前,一般人是无法预知天机的。

这一则记载是这样的,大清入关后,蒙古大喇嘛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来朝。顺治皇帝便向他询问大清将来之事,大喇嘛说:“我身不缺,我国不灭”。然后顺治帝又问大清国祚(注:“祚”在这里本意指帝位。“国祚”引申意思为一个朝代延续的时间)。大喇嘛回答:“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清稗类钞》记载,当时人们以为大清朝会有二十位皇帝即位。

到了清末宣统皇帝溥仪登基并很快退位后,人们才明白这则预言所指。因为古代人都讲究要对父母、皇帝、圣贤的名号避讳。通常是尽量不用这个字,如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先秦时叫“启蛰”,汉朝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乃改作“惊蛰”,流传至今。万不得已非用避讳之字不可的时候,则写的时候缺少笔画。《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叫作贾敏,所以贾雨村说林黛玉,“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清朝的惯例是缺省最后一笔。

所以清朝末代宣统皇帝溥仪登基后,人们就尽量不使用溥仪的“仪”字(“仪”的正体字为“儀”),如万不得已非用不可时,则“儀”字往往要缺省最后一笔,这样右下的那个“我”字就成了残缺。结果溥仪登基三年就退位了,大清朝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时人们才明白“我身不缺,我国不灭”一句是指溥仪将是大清最后一代皇帝。

大清入关后先后共有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十位皇帝在位。而其中的第九位皇帝光绪生前因为与慈禧政见不合,而被囚于瀛台。至此人们才知道“十帝在位九帝囚”这一句预言之所指。

大喇嘛说的最后一句话,“还有一帝在幽州”,《清稗类钞》中并无解读。因为到《清稗类钞》于191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时候,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

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满清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在日本人的利用和挟持下到了东北,当了傀儡皇帝,建立了伪“满洲国”,这时候人们才明白“还有一帝在幽州”的真正含义。伪“满洲国”以奉天市(今辽宁沈阳)为都。中国古时候把天下划分为九州,据《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幽州是古九州及汉代13刺史部之一,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伪“满洲国”的奉天市,正是在幽州的范围之内。

从逻辑学上讲,类似这样的预言只要有经得起检验的一例,我们就可以对历史的发展是否有定数,或者人类能否预知未来这一类问题有明确的结论了。当然如果真的万事皆有定数,那么这对现代科学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又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宇宙和人生呢?显然,一旦回答了这个问题,接踵而来的是人们对其它更多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疑问。这也是本系列将要探讨的。

一般人多受长期形成的观念主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世界观主导了人的思考方式。要想通过一个事例改变这种观念并非那么容易的。不过,好在这样的事例并非一例。本系列的下一篇我们还会继续用事实来检视这样的预言。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