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人的寿命由什么决定的

文/周正文

寿命与身体健康是一个人人都关心的话题。从古代的养生,到近代的科学,有着各种认识和看法。现代医学又从分子角度来研究细胞与基因的影响,结果并非如人们想像的那样,事实上,基因对一个人的寿命没有多大作用。

二零零六年八月三十一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探讨了这个问题。Josephine Tesauro居住在美国宾州匹兹堡市郊,高龄九十二岁,不仅依然腰直、牙坚,身体很健康,而且还能开车访友、去教堂、购物等。可是她的双胞胎姐妹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大小便失禁,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视力基本丧失,还患有老年痴呆等。

研究衰老的专家们知道这个事例后很惊异:这对孪生姐妹基因相同、在同一家庭中长大,一生中又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她们衰老与健康的情况会大相径庭呢?

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衰老和寿命呢?近代科学的解释翻来覆去有好几个版本。几十年前,科学家们相信环境、饮食、运动、及医疗保健程度,对人的衰老和寿命起决定性作用;后来专家们又提出了基因学说,认为由于基因不同,有的人命里注定就是能够大吃牛排、大抽香烟还能活到一百岁,而有的人就不行,这种观点至今还很流行。

对双胞胎的对比研究

James Lyons住在密歇根州。他的父亲五十五岁死于心脏病,从病发到死亡只有六个小时。不仅如此,他的两个堂兄一个死于五十七岁,一个死于五十岁。尤其死于五十岁的那个堂兄,一直很健康、精力充沛,可有一天一下子就走了。由于这个例子在先,所以James Lyons年过五十岁,就开始提心吊胆。

可是二十五年过去了,七十五岁的James Lyons依然很健康。他比家族中绝大多数人活得都要长。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丹麦研究疾病传播的教授Kaare Christensen从双胞胎入手,因为双胞胎的基因是相同的,容易比较。他与他的同事们收集了丹麦、芬兰以及瑞士三个国家,从一八七零到一九一零年出生的所有同一性别的双胞胎,大约有二万多人,然后对他们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基因对人寿命的影响要比公众、比科学家事先预想的要小很多。即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双胞胎,其寿命差异也很大。

在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对比了北欧近四万五千对双胞胎,调查癌症患病率的情况。结果发现,在众多的癌症病例中,只有几种病能看出与基因的关系,这其中有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但是,即使是这三种能看出与基因有关联的癌症病,其关联度也不大:如果双胞胎中一个患癌症的话,另外一个患病率低于15%。

这个结果令科学家们感到,由基因来解释癌症发病的观点有些牵强,因为要真是这样的话,双胞胎中一个患病,另外一个的患病率要接近100%的。由此,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Robert Hoover写道,过去有些科学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有了一定的数据(比如一个人基因组的构成),就可以预测其患病率;显然,这种想法是要重新考虑的。

丹麦研究疾病传播的教授Kaare Christensen表示,对于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科学家能够预测一定的概率,比如肥胖、抽烟等会让人短命;但具体到对一个人的预测,那几乎是无能为力的。

而决定人寿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科学家们仍然不知道。

冥冥之中有定数

关于人的生命与健康,在中国古代,先贤们走的是另外一条与现代实证科学不一样的路。他们相信天人合一,直接探索人的生命、宇宙及空间的奥秘;他们相信人的道德对人的寿命及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为做恶者会折寿、短命,行善者会积德、延长寿命并福泽子孙。先贤们的思想贯穿着五千年中国历史,直到现在还有许多老人也都这样讲。古书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记载,即使是一代贤臣诸葛亮,也因征战中伤人太多而被减寿。如何减寿?谁来操作呢?冥冥之中有定数,这或许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人的命,天注定。”

古籍中关于巨人的记载

据古籍《酉樵野纪》记载:明宪宗成化十七年(西元1481年),有数名士兵奉命赶赴崇明岛,任务完成后,他们乘船归来。因途中遇到暴风,船被风吹到一个小岛旁。士兵们上岸修整,只见小岛上山麓旷异,林木幽深。这时突然有一个巨人从林中出来,直扑向这几位士兵。那巨人身材很高,足有普通人的好几倍,皮肤比较黑,面孔狰狞令人恐惧。巨人把士兵们捉住之后,用藤条扎透了手掌心,将他们捆绑在树上,然后便离开了。

士兵们见巨人走了,便奋力弄断了藤条,慌忙逃回了船上。刚想启锚开船,却见又有几个巨人蹲立在岸边,用手攀着船舷不让他们开船。船里有位勇士,见此情形,忙拿起刀来,砍断了其中一个巨人的手指,船才成功的离开小岛。他们捡起那砍断的手指一看,只是手指中的一节。用小尺一量,竟有近四寸长。士兵们回去后,便用它作为战利品献给了嘉定县令。

在中国古代各朝代一尺的长度都有所不同。据文献记载:明朝时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中所用的尺的长度也都有所差异,明代的一尺的长度从24厘米到33厘米都有。文中所指的“小尺”可能就是指的24厘米长的一尺,这么算来小尺的四寸也就是9.6厘米左右。而普通人手指指节的长度一般不超过3厘米。这么看来这个巨人的身高大概是一般人的3倍左右,也就是约有5米高。

信仰文化主宰欧洲

大部分欧洲人相信上帝的存在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Reader's Digest)2005年2月对欧洲14个国家的人对上帝的信仰程度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根据2月24日公布的调查结果,71%的欧洲人相信上帝的存在。

根据这项调查,名居欧洲虔诚榜首的是波兰人,其次是葡萄牙人、俄国人和奥地利人。97%的波兰人,90%的葡萄牙人,87%的俄国人和84%的奥地利人分别表明,他们相信上帝的存在。80%的西班牙人,77%的瑞士人和66%的德国人也拥有同样的信仰。在被访的14个欧洲国家之中,捷克是最缺乏信仰的国家,只有37%的捷克人相信上帝。

耶稣的教义中讲到过人死后会上天堂或下地狱,而西方文化中没有东方那么明确的生死轮回观。尽管有71%的欧洲人相信上帝的存在,但平均计算,只有53%的人相信人死后生命还会继续进入轮回。

一无神论者经历的真事

文/贾会平口述经历,大法学员整理成文

2004年初,在河北秦皇岛青龙县土门子乡河东村的贾会平身上发生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

2004 年正月二十七的晚上,贾会平家养的猪不见了,他就出去找。走到土门子村西村口时,遇到了5个穿黑衣的人,问他干什么去,贾会平说:“家里的猪丢了,去找一找。”这5个人说:“别找了,跟我们去打牌吧。”于是,贾会平不知不觉就跟他们走,来到了一个房子内,很宽敞,还很亮,屋内有很多人,都在赌钱。有的押宝、有的摊牌九、有的打麻将。贾会平自己口袋里一共有5元钱,这时别人都劝他玩,随后他也就玩了起来。不知多长时间,屋内有一个人说:“别玩了,明天再玩。”这时贾会平已经赢了很多钱,听见这个人一说,屋内的人全走了,贾会平心想:真听说呀(方言,就是真听话的意思),说走都走了。于是贾会平也走了出来。离开了屋子,不一会他回头看一看,那个房间还很亮。

不知不觉回到了家中,跟妻子说赢了很多钱,从口袋里掏出来一看,全是给去世人烧的纸灰,还有没烧完的破纸片。当贾会平一看这些,回头就想去找赌钱这些人,这时被他妻子拦住了,说了他几句。贾会平也清醒了,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原来和鬼耍了一宿钱。过去老人有句话:活人见鬼,不死也得脱层皮。

贾会平是个无神论者,可是摆在面前的是事实,这又作何解释呢?通过这件事,法轮功学员们给他讲真相,讲另外空间的真实存在,他对大法有了很多认识,现在他安然无恙。

这件事情在我们地区已经家喻户晓了,对当今迷信现有知识的无神论者真是当头一棒。当人们真正看到神在面前飞走的时候,很多被人们称为“迷信”的东西真实存在的时候,人们又是什么感想呢?

芭蕾舞演员:献上对神韵深深的爱与敬意

芭蕾舞演员乔伊丝(Joyce)
(明慧记者蕴韵悉尼综合报导)二零零九年四月二十六日晚,神韵国际艺术团于澳洲悉尼的最后一场演出圆满结束,至此,神韵艺术团在澳纽为期近一个月的表演也全部结束了。全新独特的视野,博大精深的内涵,指点迷津,发人深省。

乔伊丝(Joyce)是一位芭蕾舞演员,她同时也表演交际舞。她深有感触地说:“神韵演出非常美,很高雅。对我来说,神韵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对中国文化的介绍。中国是那么的辽阔,我们今天领略的只是其精选的一小部份吧,我还想有机会多看看这样的演出。”

作为一个职业艺术工作者,乔伊丝的感受多了一层专业者的细腻,她说:“我一边看就一边在寻思,这表演为什么那么美呢?其中蕴含着什么?我想啊,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文化和艺术的展现在中国是被当局压制的,而在海外、在纽约组建起来。这真是不简单,神韵艺术团已经在全球巡回好几年了吧。神韵能达到这样一个水准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演员们一定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神韵在这方面也是很与众不同的,与我们知道的任何其他的舞蹈团都不一样。”

在具体谈到舞蹈表演时,乔伊丝赞美地说:“这些舞蹈演员们的表演真是很不一般哪!举手投足都那么的灵盈、整齐、充满乐感。舞姿舒缓柔和、洋溢着一种典雅的美。我很喜欢她们身着席地长裙,在舞台上的移动几乎是飘浮。这是与众不同的一种风格。无论是男子的阳刚、女子的柔美,都非常的美好。”

“还有那些传说,很让我感兴趣。每个人都对人生、灵魂有自己的理解,这是许多文化共有的。我想多了解了解美猴王的故事。天幕的背景也十分秀丽,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是认同的。舞台服装也是非常悦目的。我要献上对神韵深深的爱与敬意,我要把神韵的演出推荐给我的朋友们,让他们一定来看这么美、那么精彩的演出。”

她接着说:“坐在我身边的十一位中国女士还有一位年过九十的老母亲。这次是两周之中他们来看的第二场了。她们怎么也看不够,所有又去买了票再来看。看来这演出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是同样的美丽。”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