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端阳之际话端午

屈原画像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和中秋、中国新年并列为华人最重要的三个节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人们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在笔者听来,这后一种说法,更符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华人过端午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诗人屈原的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 屈原的故事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这位诗人。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相传这就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也开始有龙舟竞渡。

荆楚之人则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 更多故事

相传端午节的另一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钟馗捉鬼,也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相传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佩香囊同样是端午习俗之一。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原本是避邪驱瘟之意,后来发展出兼备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俺老姥爷的故事

民间制作的地府蜡像
文/大陆王老太口述 唐青整理

听俺娘说过,俺老姥爷家住现在的山东省平原县,九十多年前,他八十多岁。当时方圆百里都知道他在阴间当差。俺老姥爷心眼好,人也勤快,经常给乡亲们治病。

有一天来了一个人,请俺老姥爷去给他家人看病。说他家人的蟆蟆(乳房)烂得不象样了,成天痛的死去活来,哭爹喊娘没个好声。俺老姥爷听后没有去,只问了一下那女人的名字,便说:“我过去看看(指阴间),你们千万别动我,一动我,我就回不来了。”说着他就倒地上了,象睡着了一样。过了一会他醒来了,说:“好家伙,那边(阴间)一个女人的画像上写着她的名字,画旁边有一盏小油灯,灯火正烤着她的蟆蟆呢。我把她的名字给划了,画也撕了,小油灯给扔了。”来人回家后问那女人怎么样了?。那女人说:“一点也不痛了。”没过多长时间就全好了。打那以后每年过年,那家人都赶着牛车带着果子、烧饼来看俺老姥爷,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还认俺老姥爷做干爹呢。俺老姥爷对她说:“做人要行善积德,不能干伤害别人的事,善恶有报这是天理,你三十多岁就到寿了,我就不说么了。”那女人听后悄悄的说:“怎么老天爷什么都知道啊。”俺老姥爷说:“你不信神神也在,你做了坏事,神就来抓你,你什么时候也跑不了,人算么呀,人能抗过神吗?!人干了什么坏事,神都给你记着账呐。”那女人从此常做善事,活到九十多岁,养了孙男孙女一大帮。

这些事以前不敢讲,讲出来共产(邪)党会说是散布封建迷信。共产党什么也不让人信,就强迫你信它,可它这东西能信吗?再说这些年帮着中共祸害那些炼法轮功人,炼法轮功的人是中国真正的好人。你把人家打死了,你就不怕老天报应吗?听听俺老姥爷的故事吧,你干了多少坏事,神都给你记着账呐。你想想你的老婆孩子,还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吧。快醒醒吧!

一位部队政委的选择

某部队有一位原籍是山东的后勤部长,在部队干部实行对调时,他被调到黑龙江省某地武装部当政委。这期间,他多次看过法轮功的真相材料,从而明白了法轮功被迫害是冤枉的,是这个邪党本性造成的。

二零零四年,他转业回到山东某市时,给他安排了两个职位:一个是一把手市政法委书记;另一个是二把手市农办副主任,让他挑选。他当时就很明确的跟安排他的上级领导说:一把手的那个政法委书记我不干,我知道那是专门干迫害法轮功的邪恶组织。八九年我在部队后勤当部长时,因为部队只讲执行命令、也不加思索的参加北京天安门广场“六四学潮”的平息,结果手无寸铁的学生惨死在我们的手下。看法轮功的真相材料,我就明白了,明白后我很后悔。现转业到地方了,我再也不干傻事了,所以,我定下来了,去市农办当副手。

就这样他给自己选择了美好的未来,结果,当二把手才一年多,他被提拔为市农办主任,很自然的当上了一把手。

为官贤良的“徐无杖”

唐朝偃师人徐有功,任蒲州司法参军,为政宽厚仁恕,对百姓不忍施以朴杖鞭笞处罚,而是用仁义道德去教育启迪其悔悟自新。为此蒲州百姓和官吏都很受教育和感动,大家敬服他的恩泽,彼此互相约定勉励说:“我辈应当守法,若有人犯罪,挨受徐参军杖罚的,我们大家一定要斥责并处罚他。”结果终此一生,从不责打一人,被人们称为“徐无杖”。在他的感化下蒲州各地民风大改。凭着惠民政绩,徐有功被宣诏进京担任刑寺丞。

武后僭位,酷吏恣虐天下,奸臣来俊臣、周兴等都是靠告密状诬陷人起家,构陷无辜,严刑峻法,朝野震恐,不敢正言,唯独徐有功直言为百姓辩护,由他护救的百姓有数十家。一次,来俊臣、周兴等联合诬陷狄仁杰等忠臣七人谋反,极力奏请斩杀,徐有功独自挺身而出,向武则天强谏,辩白忠臣无罪遭陷,并提出权大于法的现象不能再延续下去。当时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二三百人都很紧张,而徐有功却神态自若,对答如流,没有一点胆怯和惧怕。武则天开始时怒不可遏,后来见徐有功说的有理有据,也被他的勇气和见识所折服,令重新审议此案。由此使忠臣得以保全。

徐有功一生为人伸冤,几次被贬,心中却泰然不忧;几次提升,也不喜悦,不阿谀逢迎,仍矢志不渝地执法守正,制止着各种冤假错案。他任法官前后执正大案六七百件,救人数以万计,天下都称颂他是一位仁人。不久来俊臣、周兴等酷吏相继遭受诛杀,而徐有功却声誉更加隆重,被任为殿中御史,天下莫不相贺,后来官居司仆少卿荣显善终,其子孙也都是贤明和品德高尚之人。唐中宗李显表彰他:“节操贞敬,器怀亮直,徇古人之志业,实一代之贤良”,追赠其谥号“中正”。徐有功的“正义必战胜邪恶”的信念和对百姓的爱护,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推崇。

为人为官一定要严于自律,遵循天理,惕厉因果,坚守道德和良知才会有前途。千万不要做恶,即使恶念也不可生起,切不可与恶势力同流合污,陷害正人。命由天定,但是命运是好是坏在乎自己塑造,行善就能得福,行恶即将得祸,天理在衡量着一切。

订报不看报,为的是哪般?

沈阳市有一位杨姓老太太,有一天叫她的孩子帮助订一份报纸。孩子很奇怪,因为妈妈从不相信报纸上那些骗人的新闻,怎么忽然要订报啦?当问订什么报时,老太太说:“哪个报箱的投递口大,就订哪种报”,孩子当时不解。

过几天,当孩子再来时,老太太笑眯眯的拿出一套光盘说:“拿回去看吧,美极了”。看过光盘后,孩子全明白了,原来妈妈订报纸,只为要一个报箱,目的是接收法轮功学员们投递的光盘资料。

明进退 淡名利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县(今河南南阳)三户(故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人。

在吴越之战中,越王勾践被困会稽。范蠡得到了勾践的重用,范蠡凡事必顺天道,励精图治辅佐越王二十余年,终于消灭吴国雪会稽之耻,观兵中国,号称霸王。范蠡的功名当时如日中天,范蠡认为越王可以共患难,但不可以共富贵,于是自己抛弃了功名利禄,乘船飘海到了齐国。

范蠡在齐国隐姓埋名,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和儿子们劳苦耕作,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齐人仰慕范蠡的贤能,于是要拜他做国相。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可是,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并不吉祥。”于是辞相散财,再次悄然离去。

范蠡来到了陶地,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买卖的道路通畅,于是在此定居,不长时间,又积累了很多财富,人称“陶朱公”。

范蠡顺天道,明进退,视功名利禄为身外之物,在荣华富贵面前并没有迷失,没有被钱财和功名所左右,反而能够重德行善,屡次散尽家财施济贫困,既救助他人又保全了自己,司马迁称赞他是“富好行其德者”。

其实,富不富有并不是单纯靠人的争抢和努力所能够决定的。法轮大法李洪志老师告诉我们要“富而有德”。其实只有有德才能有福份,古人讲的乐天知命、行善积德,说的一点都没错。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