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苏东坡的生命轮回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更为常见,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现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豪和书画家,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却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实他自己已经多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南华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

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抵达筠州前,云庵和尚梦到自己与苏辙、圣寿寺的聪和尚一起出城迎接五戒和尚,醒来后感到很奇怪,于是将此梦告诉了苏辙,苏辙还没开口,聪和尚来了,苏辙对他说:“刚才同云庵谈梦,你来也想一起谈梦吗?”聪和尚说:“我昨天晚上梦见我们三人一起去迎接五戒和尚了。”苏辙抚手大笑道:“世上果真有三人做同样梦的事,真是奇怪啊!”

不久,苏东坡的书信到了,说他现在已经到了奉新,很快就可以同大家见面。三人非常高兴,一路小跑赶到城外二十里的建山寺等苏东坡。苏东坡到了后,大家对他谈起了三人做相同梦的事,苏东坡若有所思道:“我八九岁时,也曾经梦到我的前世是位僧人,往来陕右之间。还有我的母亲刚怀孕时,曾梦到一僧人来托宿,僧人风姿挺秀,一只眼睛失明。”云庵惊呼道:“五戒和尚就是陕右人,一只眼睛失明,晚年时游历高安,在大愚过世。”大家一算此事过去五十年了,而苏东坡现在正好四十九岁。从时间、地点和多人相似的梦来看,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已经无异议了。

苏东坡后来写信给云庵说:“五戒和尚不怕人笑话,厚着脸皮又出来了,真是可笑啊!但既然是佛法机缘,我就痛加磨砺,希望将来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这就不胜荣幸了。”

苏东坡总是喜欢穿僧衣,这可能这是前世因缘所致。宋哲宗曾经问内侍陈衍:“苏东坡朝服下面穿的是什么衣服?”陈衍说:“是僧衣。”哲宗笑之。

苏东坡在杭州时,曾与朋友参寥一起到西湖边上的寿星寺游历,苏东坡环视后对参寥说:“我生平从没有到这里来过,但眼前所见好像都曾经亲身经历过这似的,从这里到忏堂,应有九十二级阶梯。”叫人数后,果真如他所说。苏东坡对参寥说道:“我前世是山中的僧人,曾经就在这所寺院中。”此后,苏东坡便经常到这所佛寺中盘桓小憩。

大约元佑初年,苏东坡曾与黄庭坚一起去拜见一老者,老者一见面就说苏东坡的前世是五戒和尚,而黄庭坚的前世是一女子。苏东坡点头不语,黄庭坚却根本不相信,老者对他说:“你到涪陵时就会有人告诉你。”黄庭坚认为涪陵是被贬的官员才能去的地方,自己怎么会去呢?后来他果然被贬到了涪陵,几次梦见一女子托梦告诉他前世之事,方才不得不相信先前老者所说的话(详见本版《黄庭坚奇梦识前缘》)。

这五戒和尚又是何人呢?据说他一目失明,还有一师兄叫明悟,五戒因为一念之差,同女子红莲有了苟且之事,犯了奸淫之戒,结果事情被已经有功能的明悟和尚看破,五戒羞愧难当,便坐化投胎去了。明悟已经预见五戒下一世可能谤佛谤僧,这样可能就永无出头之日了,于是他也赶紧坐化,紧追五戒投胎而去。到了这一世,五戒投胎成了苏东坡,而明悟就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佛印和尚。苏东坡刚开始时真的不信佛法,醉心功名,但佛印一直不离不弃地追随左右,苦心劝化点悟于他。自身的亲身遭遇,加上佛印的不断劝化点悟,苏东坡终于醒悟,不但深信因果轮回之说,而且崇信佛法,潜心修炼。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苏东坡去世时,他对守在床边的三个儿子说:“我平生没做什么坏事,相信不会坠入地狱的,你们不要太伤心了。”又告诫人们神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遗憾自己已经回升无力了,他说道:“看来西方极乐世界是有的,但我现在已经用不上力了。”

黄庭坚奇梦识前缘

二十四孝之亲涤溺器讲的就是黄庭坚的故事。
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当时的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黄山谷不止有文名,秉性也至孝,他常亲自为母洗涤溺器,就是后来做了官,也不改其孝行,其孝行被选入二十四孝中。

黄山谷在中进士后,曾任芜湖地方的知州,就任时才二十六岁。有一天午睡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出州衙大门,来到某处村庄,看见一个老婆婆站在家门外的供案前,手持清香,口中喃喃自语,似呼喊什么人的姓名。黄山谷趋前一看,见供桌上摆着一碗煮好的芹菜面,香味飘溢。黄山谷不自觉的端起来便吃,吃完后就走回衙府,等一觉醒来,梦境仍甚为清晰,尤感奇怪的是,嘴里还留有芹菜的香味。他心中虽然纳闷,但并不以为意,只觉得是做了一场梦。

第二天午睡时,梦中他又来到了昨天的地方,而口中还留着芹菜的香味,山谷不禁惊醒,飞快的爬起来穿好衣服,循着昨日梦中所记忆的路走去,最后来到一户人家门前。敲门后一看,出来应门的正是昨天梦中所见的婆婆。

山谷便问她昨日吃面之事。婆婆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她生前最喜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忌日这天,我都会供一碗芹菜面,喊她回来吃。」山谷问她女儿去世多久了,婆婆说:「已经二十六年了。」山谷心想,自己今年也正是二十六岁,而昨天也恰好是自己的生日。诧异之余,就跟婆婆聊起她女儿在世时的种种情形。

婆婆说,女儿在世时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吃素信佛,也很孝顺,后来在她二十六岁时生病死了。死前还告诉她,一定会回来看她的。婆婆并指着屋中一个大木柜说,她女儿生平所看的书,全都锁在里面,只是不知道钥匙放到哪里去了,所以一直无法打开。

奇怪的是,山谷此时突然记起了以前放钥匙的地方,并找出钥匙打开木柜,在里面发现了许多文稿。他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他今生每次参加考试所写的文章,竟然全在这些文稿中,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山谷心中已完全明白了,这老婆婆就是他前世的母亲啊!于是将婆婆接回衙府中,奉养余年,后来他自己也走上了吃素习禅的路。后来黄山谷在州衙后园,建造一座亭园,亭中有他自己的刻像,并且自题石碑像赞曰:「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清代的文学家袁枚,在听到这个故事后,不禁叹息道:「书到今生读已迟」,意思是说,一个大文学家的产生,不只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啊!而传诵千古的文学作品,往往是经过累生累世的反复酝酿而成就的!

前世今生,牵牵绊绊,看似玄奇,未必子虚。在人生中,一些偶然的相遇,也许其中就包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因缘呢!

神为何允许人世的苦难存在?(下)

其实,面对苦难与不幸,尤其是他人的痛苦,一个人选择怎么做,也许这才是对一个生命的久远关系重大的,也许这才是慈悲、仁爱的神所关注的。图为乐山大佛。
文/陆振岩

中国有句老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如果生命并不局限于我们看得见的这几十年,那么人在世上承受苦难,未见得都是坏事;人在世上潇洒享福,也未见得都是好事。当然这是站在更高智慧的基点举例子。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常人,看到他人痛苦的时候如果不但不同情反而叫好,那就是病态。

其实,面对苦难与不幸,尤其是他人的痛苦,一个人选择怎么做,也许这才是对一个生命的久远关系重大的,也许这才是慈悲、仁爱的神所关注的。如果神存在,那么从信仰神的正信来看,在一个生命形成之时,其最本源的特性已经存在其中了。这个特性在人世的表现,在佛家就叫做“佛性”、儒家叫“仁 ”、西方叫做“神性”,人们常说的“良知”,其实也就是这种来自生命本源特性的表现。其实照我的理解,归结起来就是“真、善、忍”这三个字。也正是凭着这个特性,人才能在茫茫尘世中找到真理、“悟道”、“得法”或“信神”。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在人世间无恶不作,背离其生命本源特性而行,那不就是在走向生命永远的自我毁灭么?还用得着神额外加罪于他么?而顺应生命根本特性而行的好人,在我们的东方文化里面,就是走向返本归真、得道、成圣、圆满之路;在西方,那就是在走向永生、得救之途。各种信仰的差异,只不过是方法的不同:有的讲无为、去妄念、有的依靠戒律、有的依靠内省和修身、有的讲崇拜和忏悔。目的都是去除贪欲、嫉妒、狂妄等等所有偏离生命本源特性“真、善、忍”的妄念。

面对人世中的痛苦与不公,对于一个信仰神的正信者来说,信仰所给他的,就是对善良和公义的绝对信心——不论现实处于何种逆境之中,行善是没有条件,没有止境的。他决不会怨天尤人,悲叹天理不存。这也是一切正信在社会中积极的一面。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社会改良家会责怪正信的信仰并不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上杜绝苦难与不公的根源。的确,如果神存在,那么也许他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一点,他关注的可能是每个人整个生命的旅程,而人生一世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客栈。可是反过来讲,有什么法律、制度可以叫人彼此爱护,消除人们内心的妒忌、贪婪以及互相的仇视、争战么?难道后者不正是人类一切苦难的根源么?

世上有无数苦难和悲剧每天在发生着,当我们埋怨老天爷不公的时候,或许他正指望着我们做点什么呢。摸摸自己的良心,可能那正是他埋在我们生命深处的种子。让这种子发芽成长,也许那才是通向彻底远离苦难与不幸的生命之“道”。

面对逆境我常常用下面这段话提醒自己,也想在此送给读者:

“恶者妒嫉心所致,为私、为气、自谓不公。善者慈悲心常在,无怨、无恨、以苦为乐。觉者执著心无存,静观世人,为幻所迷。”(《法轮大法(精进要旨)》·境界)

诗歌二首

归航

文/刘小宇

青山碧树斜阳 渔歌芦苇波光
花飘鸟啼风起 轻帆一路幽香

凄风苦雨无数 冷暖沉浮几多
万古恍然一梦 江水如泣如歌

卜算子•惜缘

文/春来

千载入轮回,
几世因缘醉。
梦里依稀旧恨生,
多少红尘泪。

万古降佛恩,
还我弥天罪。
精進实修大法成,
切莫机缘废。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