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民间称之为小年,是祭祀灶神的节日。
灶神起源甚早,来历说法也很多。最初因“黄帝作灶”(《事物原会》)、“炎帝作火”(《淮南子》),人们奉为灶神。为了感谢给予人类生存条件的神,人们开始祭拜。后来,随着历史的推衍,各种说法丰富起来。灶神,也称灶君、灶爷、灶王爷,灶王菩萨、灶公灶母、东厨司命、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等。《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予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监察一家人善恶之职的官。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腊月二十三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要 “送灶神”。
古时祭灶不分身份的贵贱高低,上至皇宫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灶神都是毕恭毕敬。祭灶之期也分阶层,民间有所谓“官三”、“民四”、“邓家五”之说:“官”指官绅权贵,习惯于年二十三祭灶; “民”指一般平民百姓,会在年二十四祭灶;“邓家”即指水上人家,会在年二十五举行。但是民间百姓大部份会选择年二十三祭灶,希望沾有贵气。据有关资料记载:每年腊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宁宫大祭灶神,同时安设天、地神位,皇帝在神位前行九拜礼,以迎新年福禧。祭灶这天,坤宁宫设供案,安放神牌,神牌前安放香烛供品,殿廷中设燎炉、拜褥。像民间一样,供品一般都少不了又甜又黏的食物,目的是祈望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灶时,宫殿监奏请皇帝到坤宁宫佛像、神像、灶君前拈香行礼。礼毕,宫殿监再奏请皇后依次向灶君等神位行礼。
民间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祈求降福免灾。祭灶神时,第一次进酒,向灶神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神像恭恭敬敬揭下,焚香叩首后焚烧,并虔诚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目的是祈祷灶王向玉皇大帝奏报一家人一年来的种种善事。送走神明后,除夕夜再把灶神接回来,此之谓“接灶”或“接神”。因为,除夕这一天灶神会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 “接灶”时把新的灶神像粘贴好,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叩拜。古人对神明一向恭敬崇祀,人们能摆正人与神的关系,“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这是孔子向弟子揭示“媚于灶”的真正原因。
在中国北方,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活动表示对神的敬仰,企盼福寿安康。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人们剪贴一些寓含美好愿望的图案贴在窗户上,希望新年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吉祥。窗花的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有 “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子四进士,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等。这些窗花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也增添了过年的喜庆气氛。
童谣唱到:“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对于中国民俗的年来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象一场戏的序幕,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就开始忙活开了: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酒具……,一直到腊月三十门神对联上墙,年饭上桌,一家人团聚,大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