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是符合宇宙“真善忍”特性中“真”的一种表现,被视为“立身立国”之本。下面就是发生在清朝年间,一个不惜身家性命,一个不惜倾家荡产,都将诚实守信看的唯此为大的两个故事。
徐少渔是钱塘人,清朝光绪庚寅八月初,他向彝斋借了一百圆银币,没有立借据,只口头约定一年以后如数偿还。第二年八月初,徐少渔中暑病倒了,危在旦夕之际,他躺在床榻上一直喃喃自语:“还钱的时间快到了,我如果死了这怎么办啊?”
其妻子听后对他说:“你现在重病在身,医药费都花很多了,而且你借的钱也没有借据,所以没有履行约定的必要了,你就不要愁了。”徐少渔说:“他因为相信我所以才没要借据,我怎么能自己不守信用呢?”
徐少渔最后让妻子将家中的一柄玉如意和两件狐裘拿去卖了,共卖了九十银元,又从别人那里借了十圆,这才在约定的日期如数偿还给了彝斋。没过几天,徐少渔的病痊愈了。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天津,那里有个回民叫穆香甫,以买卖大豆为生,家中接连几代都很富有,他因真诚厚道而受人敬重。
有一年,穆香甫生意失利变得非常困难,与他有往来的票号钱庄因为他的诚实厚道,都宽限他可以第二年再清偿欠债。
穆香甫自己却不答应,他说:“我只知道欠了人家东西,就一定要如约偿还,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信用不可丢失,我们穆家从来就是这样的。”随即将家中很多东西都变卖掉,然后如约还清了欠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