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歌曲唱到我灵魂深处”

剧院总经理本杰明•佩林(Benjamin F. Perrin)
(明慧记者综合报道)二零一零年二月五日晚,神韵国际艺术团在达拉斯博览会公园音乐厅(Music Hall at Fair Park)隆重登场,拉开了两天三场演出的序幕。神韵晚会展现的完美艺术和正统文化,不仅令西方主流人士大开眼界,也令大陆华人耳目一新。包括艺术家在内的众多观众盛赞:舞蹈、歌曲、服饰、音乐、天幕等皆美不胜收,巧夺天工,而且都是全新的原创,充分展示了神韵艺术家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创造力。他们在惊叹中表示由衷的钦佩。

神韵演出的剧院总经理本杰明•佩林(Benjamin F. Perrin)表示:“神韵演出非常美丽,完美绝伦,无可挑剔。非常有艺术美感,同时给人们很多启发。舞蹈美的无法形容,音乐旋律极其优美,歌曲令我感动不已,像唱到我灵魂深处。我相信这些重要的信息跟我们每一个人都紧密相关,我们应该谦卑地聆听。”

佩林先生在该剧院已工作二十五年,观看过无数名剧。他说:“我已经数不清看过多少演出了。虽然见识很多,但从未见过像神韵晚会如此纯净而美好的风格,我感到非常强大的能量。”

他说,神韵演出很独特,与众不同,不仅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让人感受到人的美好、天地的美好,而且唤醒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感触。他说:“每个人都在其中,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共同的感受,但一定也都能感受到自己该感受到的、能感受到的受益的成份,这很神奇。”

他说:“对于我自己而言,我从神韵晚会中收获到:正统的艺术、传统的价值是不朽的,是最美、最有价值和力量的,最有生命力的。我将在我的专业领域,更加致力把好的艺术带给这里的人们,让艺术成为人和社会当中有益的动力,而不仅仅是娱乐和一时的高兴。”

“经济萧条环境下神韵全球演出规模还能扩大”,佩林先生表示:“神韵艺术团不仅创造了艺术界的奇迹,而且创造了商界的神话。”

他说:“毫无疑问,目前的经济危机严重的影响了艺术领域,对大家来说都是个极度困难的时期,不同的演出团体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经济萧条的影响,不少团体都缩减场次,有的甚至无法维持下去。但是神韵艺术团在全球巡回演出的规模不断扩大。我深信,神韵艺术团是被神佑护,所以才会有如此非凡的成就。”

他说:“我从神韵晚会中看到了艺术界的希望,也看到了人类未来的希望。”

他说:“我们非常感谢神韵艺术团光临我们的剧院,我们感到无比荣幸。”“我很感谢神韵艺术团给我们带来这么一台难忘的杰作,她将永存我们心间,伴随我们生活。我诚挚地期待神韵再来。”

谈天坛与传统敬天文化

文/智真

古人认为,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把“天”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和最高主宰,人必须按照“天道”行事,如《孟子正义•尽心上》中所说:“法天即所以事天也”。据史料记载,几千年来,无论帝王将相或是黎民百姓,全都信天、敬天、畏天,他们以各种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佑护,祭天成为国家的第一大礼,是中国古代最庄严的仪式。尤其当皇帝亲率文武百官执行,可谓代表整个民族在虔诚祈祷,率民以事天:感恩上天,祈祷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天坛,就是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

敬天文化的历史传承 

西周以礼治国,而礼之设就是法天而来,形成了以“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的一整套敬天的礼仪,为后来的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所奉行。除祭拜天地之外,人们也祭拜比较重要的社稷神等。按照成规,皇帝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孟春正月上旬于此举行祈谷礼,为百谷求雨,敬祈上天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冬至日要来祭天,拜谢上天。遇天灾人祸,更要祭天敬天,施行仁政。每次在中和韶乐的演奏声中大典开始,史载“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祭祀时,钟声停止,场面庄严肃穆,皇帝率领文武百官虔诚跪拜祷告,表达对上苍的敬畏和感恩。待大祭礼毕之后,那悠远的钟声再次响起,久久回荡在天际。

天坛建筑特点

作为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天坛的建筑按照 “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建筑技艺和环境的营造都强烈的表现出古人对“天”的崇敬。以明清北京天坛为例:北京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在继承了我国古代历朝祭天建筑的基础上营建,是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天坛整个面积比紫禁城还大四倍,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形似“回”字。天坛辟有六座天门,主要建筑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等用一座丹陛桥连接。丹陛桥,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它长三百六十米,宽二十九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渐升至三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天坛主体建筑俱为圆形,象征天圆;各主要殿顶一色蓝琉璃瓦,象征蓝色青天。

圜丘坛是皇帝举行祀天大典的地方。圜丘为三层,每层九个台阶,从各层台面到登坛石阶,石栏板和望柱等数目均采取九或九的倍数,因九是“阳数之极”,通过对“九”字的反复应用,以强调天的至高无上地位。站在圜丘高坛上,四野开阔,使人似乎手可触天,脚可离地,仿佛在天上行走。站在圜丘坛的天心石上说话,虽然只用了很小的声音,却可以产生很大的回音,使人感受到“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祈年殿是举行祈谷大典的地方。其结构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这座三重檐逐层向上收束成伞状的圆形宫殿,金碧彩绘,高三十八米,直径三十二米,雄伟壮观,给人一种拔地擎天的气势。由于其整个深蓝的琉璃瓦顶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而天的澄清、明朗,又使得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所以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仰望祈年殿,都会使人感到尽善尽美。祈年殿殿内大柱及开间分别寓意一年的四季、十二个月、十二个时辰以及周天星宿等,使人步入坛内如踏祥云登临仙阁;跨出祈年殿的大门,顺甬道往南望去,门廊重重,天地渺然雄浑似是极目无尽,如在天界之上。

天坛的文化蕴涵

在天坛建筑的形式美感之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深邃背景。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祀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成功地把古人对 “天”的认识、“天人关系”“天人感应”以及美好的愿望表现的淋漓尽致,表达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坛以宁静深远而著称,其意境美主要体现在高、圆、清等几个方面。高,即崇高,表现天空的辽阔高远,表现“天”的至高无上,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如祈年殿比紫禁城太和殿还高出三米;圜丘坛四周设置低矮的壝墙以衬托主体建筑的崇高;祈年殿和圜丘坛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仿佛高入云霄。圆,不仅指外形的圆,更是一种祥和的象征,蕴含着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精神。不仅位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使建筑中圆的扩展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容整体。清,是一种高清的境界,为清新、清真、清妙、清远、激浊扬清等。如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树林,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与蔚蓝的天空相协调,树木和大面积的植被枝叶葱茏,生意盎然。

古代人们信神敬天,感恩知报,懂得人生在世善恶有报的因果关系,这才使得中国成为礼仪之邦、文化之邦。

冥冥之中有定数:榜眼及第

文/明古

清代学者谢阶树先生,字欣植,又字子玉,号向亭,是江西宜黄县人。他是嘉庆已巳年(西元1809年)科举考试的榜眼,也就是仅次于状元的第二名。其人为官清廉,秉性刚直,不畏权贵,为人所称道。说起他中榜眼的经过,还有下面这样一件轶事。

谢阶树先生最初在乡试中举后,因为家境贫寒,无力进京赶考。当时他的一位同乡程君,在贵州当按察使。于是,他就准备到贵州投靠同乡程君,给他当一个家塾教师,大致就相当于今天的家庭教师吧。

然而程君那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位家塾教师,而且那个家塾教师还是贵州的一位举人。忽然有一天,这个贵州举人梦见有人送了一块“榜眼及第”的匾额到程君家里。这个贵州举人认为程君府上就我一个是举人,这个梦一定是预示着我如果进京参加会试,就能高中榜眼。于是他便告诉了别人这个梦,并辞去了家塾教师的工作,进京赶考去了。这样,谢阶树先生正好就接替了他的工作。后来这个贵州举人落榜了,挺沮丧地回了家。

谢阶树在程君家里当上了家塾教师,过了一年他终于攒足了进京应试的路费。恰巧,第二年皇上下旨特开“恩科”,他便借此良机入京会试,考的很不错,殿试阅卷大臣,取了他的考卷上呈,在十本考卷里排在第五名。当时江西人戴莲士相国,对谢阶树的大名早有耳闻,问大臣中的同乡和阅卷人说:“本科江西有佳卷吗?”回答说有排在第五名的,是江西谢阶树的卷子。戴相国笑着说:“江西自我以后二十年了,竟没有一个考中状元的,可叹!可叹!”大家一听就知道,原来戴相国是想让谢阶树高中状元。

他们都领悟了相国的用意,于是挨个重新阅卷。正好谢阶树的书法非常好。于是,其中一人指着谢阶树的卷子说:“此卷书法甚佳”,于是提上一名。另一人又说:“此卷书法甚佳”,于是又提上一名。就这样一连提了三次,谢阶树被提到了第二名,也就是榜眼的位置上去了。最后关头,某大臣来了,一人用话头暗示他说,第二名书法妙绝,似乎可以提起当状元。某大臣不明白他的用意,笑着说,书法果然不错,但榜眼也不算低了。结果就按这个名次上呈皇帝,于是谢阶树便以榜眼而及第了。

看了这个故事,不由地让人惊叹:神的安排太巧妙了,如果那个贵州举人不做“榜眼及第”的梦,他就不会辞职进京,谢阶树也很难攒足进京的路费,谢阶树无法进京自然也就当不上榜眼了。正因为神安排了那个梦,才让后来的一切顺理成章的发生。再看那戴相国想让谢阶树中状元,最后却只能使他榜眼及第,正好应验了那个梦。可见万事其实不由人,一切都由神在冥冥中安排。这样看来,就连戴相国要提拔谢阶树,也都只是神安排中的一环而已。

现在有人不相信“天灭中共”,认为中共邪党看起来还很强大,怎么会灭亡。其实在神的巧妙安排之下,中共邪党的末日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就会来到,这一点是肯定的。此时一个聪明人要做的肯定是声明退出党、团、队保平安。(资料来源:《庸闲斋笔记》)

诗歌三首

炼静功
文/云松

盘坐如山炼神功,澄心静虑万念空。
呼吸起合通宇宙,周天运转御真龙。
忘却尘嚣佛乐静,似回仙界翔苍穹。
伐骨洗髓洪微荡,返本归真法中融。

巍巍盘坐意逍遥,通透重楼十二桥。
耳边仅闻佛乐静,心中顿感尘念消。
丹田真气走百骸,周天暖流流紫霄。
玄中入定忘知觉,金体放光似羽飘。

注:紫霄指泥丸宫,道家亦称紫府。

颂竹
文/天源

青竹玉翠展,高节入云天。
叶峰尖如剑,心清始毅然。

咏松
文/天源

仙鹤常相伴,冰雪压不弯。
万古长青树,涛声振云天。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