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神韵让人灵魂得到安宁”

波兰荣誉领事:在神韵中也看到了赋予我力量的巨大希望
(明慧记者综合报道)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神韵巡回艺术团在捷克的第二大城市布尔诺市(Brno)的三场演出吸引了众多的观众。演出结束后观众们长时间的鼓掌,最后一场演员们谢幕多达六次。有的谈道,从神韵晚会的节目中不仅看到了中国的神传文化,也从中体验到了心灵上的慰藉。

波兰荣誉领事:神韵带给人巨大精神力量

波兰荣誉领事莫奇卡,刚刚经历波兰国家领导人飞机坠毁的悲惨事件。他从神韵中看到了能获得力量的希望,感受到心灵上的安慰:“神韵晚会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我们刚才还在讨论,这不仅仅是艺术,而且带有巨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波兰领事,我尤其要说一点,我们刚刚度过巨痛的一周,对于我而言(观赏神韵)是一种解脱。我还从中看到了中国现今正在发生的东西,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象它们应该是的样子,还有很多痛苦和磨难。但是我在神韵中也看到了赋予我力量的巨大希望。我理解到艺术是可以治愈心灵的,这不美妙吗?”

莫奇卡先生认为观看神韵是让人震撼的经历:“看神韵是一个让人震撼的经历,这些节目传递出希望,就是当一些不好的人或事情出现时,人们是可以改正它的,有一个力量在引领我们,他把我们推向前方。”

戏剧演员:精彩的演出让我都忘记了呼吸

舞台戏剧演员伊瑞娜•查科娃(Irena Zackova)曾跳过舞,对舞蹈特别感兴趣:“我以前也跳过舞,所以我对舞蹈非常感兴趣。编舞、精湛的舞蹈技巧、演员的灵活性、活力和美妙的手势,所有的一切都让我陶醉。”

神韵精彩的演出让查科娃忘记了呼吸:“服装太棒了,非常漂亮,我完全陶醉其中,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来的原因。色彩出奇的漂亮,给人带来快乐,我佩服舞蹈演员的表演,我都看呆了,忘记了呼吸。不只是一个舞蹈演员这么棒,而是所有的都这么棒。演出太精彩了,演员那么轻盈,你看他们如何跳起来又飘落在地上,很高雅。”

舞蹈中传神的演出让她感同身受:“那个母亲和女儿的节目我也非常喜欢,还有,那个年轻人在监狱里的那个场景,是那么的逼真,以至于好象我自己的腿也跟着疼了。”

她被舞台上的色彩深深的打动:“演出的色彩非常打动我,非常、非常、非常打动我。”

音乐教师:没有其他演出能与神韵媲美

玛塔•硕莫瓦女士(Marta Sormova)是一名音乐教师,同时还为芭蕾舞伴奏,在看完神韵艺术团的演出后,她赞叹:“演员的动作非常准确,舞蹈编排得很精彩,服装无法形容的美妙,色彩协调,很美。比方说,从粉红色、绿色过渡到白色,逐渐的淡下来。服装的颜色这么和谐。从没见过这么美妙的演出,全世界没有一个秀,可以和她媲美。”

作为音乐教师,她非常注重神韵的音乐。中西合璧的神韵乐团让她觉得非常和谐,她认为神韵乐团是她听过的最出色的交响乐团:“无论是重音的关系,还是其中的动态感,结合得都非常完美。我在布尔诺和世界上其它地方都听过很多交响乐团演奏,可以说,这个交响乐团是最出色的。”

第一次听到的二胡让她感到非常有意思:“二胡非常有意思,我头一次听到,对此我们不太熟悉,但是非常有意思。”

同行的男友冯•林哈德博士(Dr.von Linhard)是一位地质物理学家,他也赞叹神韵完美:“我非常满意看到这个演出,我曾两次去过中国,也在那里看了演出,这个是完全不同的。方方面面都很完美,非常好看,非常精彩。特别是服装和演员,简言之:非常棒!”

硕莫瓦女士还说将来一定会再看神韵,他们谈道:“上帝保佑!让我们得知了演出的消息。”他们也很乐意将神韵介绍给亲朋好友。

前民族舞演员:神韵让人灵魂得到安宁

年轻时曾经是民族舞演员的玛塔•延多罗娃(Marta Jandorova)觉得神韵演出非常精彩:“所有的一切都非常漂亮,色彩绚丽,演员的动作一致,像一个人似的,非常精彩。”

她特别感受到了神韵蕴含的力量:“在这个纷繁忙乱的社会,这个演出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平和,能够让一个人的灵魂得到宁静。”

她感叹:“没有看到这个演出的人错过了一次美妙的体验,因为这个演出真的非常精彩。”因此她回去后一定会把演出介绍给更多的人。

在结束捷克的三场演出后,四月二十四,二十五日神韵艺术团将来到法国首都巴黎,继续他们的欧洲巡演。
年轻时曾经是民族舞演员的玛塔•延多罗娃(Marta Jandorova)表示:神韵展示的中国文化能够让一个人的灵魂得到宁静

扑朔迷离的“濒死体验”

所谓濒死体验,也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是指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罹患重疾但意外获得恢复的人所叙述的死亡正在来临时深刻的主观体验。中国也开展了“濒死体验”研究:天津安定医院从科学的角度,首次进行了“濒死体验”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落后国外好多年,国外早已把其列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濒死体验”的五个阶段

引人注目的是,心理学家肯尼斯·赖因格将人类的“濒死体验”分为学术界已经认可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安详和轻松,持此种说法者约占57%;第二阶段:意识“逸出”体外,有这种感受的人约占35%;第三阶段:通过“黑洞”,约占23%;第四阶段:与亲朋好友欢聚,他们全都形象高大,绚丽多彩,光环萦绕,宛如天使;第五阶段:与宇宙合而为一。

惊世的“阿尔法3号”

一项被命名为“阿尔法3号”的科学试验,在日本东京悄然展开,为“濒死体验”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阿尔法3号”计划由多家跨国公司赞助,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共有16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瑞士,年龄由19岁-75岁不等,都是濒临死亡的垂危病人。他们是在经过了将近3个月的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后,才被批准加入“阿尔法3号”计划的。

“阿尔法3号”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法是:科学家在志愿者头骨中植入电极,并且与电脑相连,使电脑可以在80公里的范围内,接收到志愿者的脑电波,并在60秒内把脑电波译成文字,显示在计算机终端的荧光屏上。

一位名叫佛迪的志愿者病逝。3天后,电脑荧光屏上出现了科学家们期待已久的信息:“我是佛迪,告诉你们,我很快乐,没有痛苦……没有痛苦……没有痛苦……”这几个字,重复出现了20多次后中断。

一位23岁的白血病患者不幸死亡,第二天电脑便收到了她的信息:“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此间经常阳光充足。”“很多人与我在一起,我很爱他们,我将会……”信息至此突然停止。

参与“阿尔法3号”计划的科学家们均认为,这里传达的生命信息的反馈结果是相似的,这是“濒死体验”存在的有力证据。鉴于此点,“阿尔法3号”计划还要深入进行下去。

[思考]

这些试验结果不得不让我们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人的意识真的能够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吗?其实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俄国的科学家基里安夫妇就在高频场中拍摄到了人的能量体(和肉体的存在方式完全不同的等离子体),从而证明了人体经络就存在于能量体。深入地研究表明能量体才是生命真正的载体,人体的特异功能就体现在这另外空间的身体上,而肉体只是一个表现形式,并且它可以脱离肉体独立存在。这一切,您可以在《转法轮》一书的论述中得到别有洞天的解释。(选自《明慧周报》晨光煦语)

纪晓岚力证轮回转世的说法真实不虚

文/罗真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用来说明“轮回转世”的真实不虚。他这样写道:

顾非熊再生的事,见于段成式(唐代著名文学家,官至太常少卿、江州刺史)的《酉阳杂俎》,又见于孙光宪(五代末年、北宋初年人,擅诗词)的《北梦琐言》。他的父亲顾况的集子中,也有记载这件事的诗。从上述证据中,可以知道:轮回转世是真实的,绝非虚构。

清代的沈云椒侍郎,撰写他的母亲陆太夫人的墓志文章,里面说:太夫人刚嫁过来一年,丈夫就去世了。生下的遗腹子,刚满三岁也死了。太夫人哭着说:“我坚持一个人活下来,就是因为有你。现在你也死了。我不忍心我们家的宗庙从此断绝啊。”所以,她在死者的手臂上,点了一块红迹,祈祷说:“上天不断绝我家的后代,你若再生,就用这个红迹作认记。”

当时是雍正七年(纪元1729年)十二月。这个月,同族并和他家为邻的妇人,生了一个儿子,手臂有明显的并且形状相同的红迹。太夫人就抚养他,作为后嗣,这就是沈侍郎。我(纪晓岚自称)在礼部做尚书时,和沈侍郎是同事。他详细地和我说了这件事。

佛经中有关轮回转世的说法,有确凿的证据。掌管人们生命的神,常借一人一事,偶尔展示一下事情的端绪,来彰扬人间的道德教化。沈侍郎这件事,就是神灵通过转生的灵验,来彰显这位辛苦守节的孀妇的精诚所致。(事据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侏儒和巨人或曾分享我们的世界(下)

ICA博物馆的石头上刻着人骑在三角龙的背上
文/方洪

曾经有过巨人时代吗?

除了侏儒生物外,历史上还曾经有过巨型生物。这里不是指恐龙那样的物种,而是现代动物的“巨型版本”,如巨鹰、巨鹅、巨型鳄鱼等。但是最令人们神往的还是传说中的巨人。

在秘鲁纳斯卡平原北部有一座名为伊卡(ICA)的小村庄有一座石头博物馆。馆中陈列着一万多块刻有图案的神秘石头,这些石头画被称为ICA 石刻。石刻的内容令人难以置信,描述的是一个科技十分先进史前人类文明。刻石依照图案被划分为太空星系,远古动物,史前大陆,远古大灾难等几类。而发现刻石的山洞附近,遍布着几百万年前的生物化石。

那些刻石头的远古人类被科学家称为“格里托里西克人”,从刻石的图案上看,他们具有十分先进的文明。刻石上描绘着器官移植手术,输血,望远镜,医疗器械,追逐恐龙的人等现代科学难以解释的场景。

然而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人与恐龙生活在一起的情况,从图上的比例来看,所画的人类与恐龙身材并不悬殊,大约是人类与家畜的身材比例。就是说那些恐龙更像是一种家畜,或是当时人们驯养的动物。比较著名的恐龙类型都在这些石头雕刻里出现。科学家认为恐龙早在6500万年前就消失了,宁人费解的是,人怎么会和庞然大物恐龙生活在一起呢?有一块石头上面雕刻的是一只三角龙(Triceratops)。这种恐龙长得很像巨型的犀牛,以头部的三只角得其名。石刻上一个人骑在三角龙的背上,手里拿着像斧头一样的武器舞动。在另一块石头上,一个人正骑在翼龙的背上。还有一颗石头上刻着一幅图,一个惊慌的人被一只暴龙(Tyrannosaurus Rex)追着跑……

难道这些刻石上描述的是远古的巨人吗?

他们似乎还有高超的医术,有块石刻表现的很像是在给病人做心脏移植手术。还有从孕妇的胎盘中分离和提取某种泡沫状物体,并且注入等待移植的病人体内。他们的天文学也十分发达,石刻上有一个人手持望远镜观察天空。他们甚至还绘制了一千多万年前的地球地图……

当然,关于史前是否生活着巨人还有待考证,不过史前的确生活着与现代动物形态无差的巨型动物。2005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在新西兰曾经有过一种巨鹰,体重为20至30磅之间,而它们当代的兄弟,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名为小鹰(Little Eagle)的小型鹰只有两磅重,差了十几倍。真是一个巨人,一个侏儒。

除此之外,还有曾经生活在澳洲的巨鹅、北美洲的巨型地獭、巴西和非洲的巨型鳄鱼等,都是史前的巨兽,但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灭绝了。这些发现在告诉我们在历史上曾有一个巨人和小人共存的时代。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