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鉴

有清官才有盛世。康熙年间,清官辈出,陆陇其就是其中之一。

陆陇其,初名陆龙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进士。康熙十四年,就任江南嘉定县知县。嘉定是大县,税赋多,官场吃喝也就多,社会风气也就奢侈。陆陇其身处肥缺,却保持节约俭朴,致力于用德行感化百姓。曾经有父亲告儿子不孝,陆陇其不是急着处罚,而是哭着劝解他们,儿子良心发现,扶父亲回家好好赡养。有弟弟告哥哥,陆陇其不是急着裁决,而是找出背后唆使兄弟打官司的人打板子,曝光他挑拨兄弟不和之罪,兄弟都感动悔悟,和睦如初。有恶少聚众逞凶,陆陇其不是肉刑伺候,而是将他枷在闹市,见他心生悔意就放了他。有富豪家奴仗势强抢樵夫妻子,陆陇其一改宽缓为雷厉风行,派衙役将恶奴逮捕治罪,富豪从此改恶从善,不敢无法无天。陆陇其断案不用衙役捉拿百姓,同宗族人争斗的,就让族长通知;同乡人争斗的,就让乡里长老通知;或者让原告和被告相互约好同来,叫作“自追”。陆陇其征粮不把老百姓扣押当人质,交够了再放人,而是立“挂比法”,牢里只是挂个名,让百姓自己交,交够了百姓自己回去。陆陇其又立“甘限法”,百姓到期限交不足税的,可以下次再交,加倍补足。

康熙十五年,因为战争加收军饷。陆陇其在安民告示中说:“不恋一官,顾无益于尔民,而有害于急公。”表示自己下不能帮助百姓解除苛捐杂税,上不能帮助朝廷收上紧急军饷,这个县官不如不做。陆陇其不是每家每户上门催逼,而是每家每户投上募捐信,让百姓量力而行,结果不到一个月,百姓竟捐了十万两银子。

康熙二十二年,陆陇其就任直隶省灵寿县知县。灵寿县可是穷的叮当响,土地贫瘠,人民困苦,差役繁重,民风凶狠。陆陇其就请求上级,与邻县交替承担劳役,让百姓有喘息的机会。陆陇其又推行乡规民约、保甲制度约束民间斗殴,遍贴告示,反复劝谕百姓改掉好勇斗狠、鲁莽轻生的习气。陆陇其又督促百姓疏浚卫河,老百姓开始时颇有怨言,说没水开什么河,不久发了大水,唯独灵寿县水有出路,收成没有被毁掉。康熙二十三年,直隶巡抚格尔古德推荐陆陇其和兗州知府张鹏翮为官清廉。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下诏高官推荐学问优长、品行可用的官员,陆陇其又被推荐,康熙帝下旨调京重用。陆陇其在灵寿县为官九年,离任那天,灵寿百姓像嘉定百姓一样挡住道路哭号。

陆陇其康熙三十一年病逝。陆陇其做知县时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嘉定百姓一直到清末还在称颂陆陇其不已。灵寿邻县阜平县为陆陇其立坟,有陆氏百姓世代守坟,自己把自己称作陆陇其的子孙。(据《清史稿》)

康熙年间,当时人心颓废,整个社会已经趋于末世,贪污已成为社会病,清官反而难以立足。但康熙帝仍然不懈的提倡清廉、提拔清官、保护清官;社会舆论仍然坚守传统道德,没有如党文化那样把“德”变异成权本位的怪胎。因此,尽管康熙年间不如意之处甚多,但清官不断涌现,德政不断施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邪没能把正压倒,社会终于从兵荒马乱走向了盛世。陆陇其官儿做的并不大,但在百姓、官员、乃至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却很高,就是因为他有高尚的道德,就是因为传统文化坚持爱民才是衡量官员好坏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