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最新研究否定進化论适者生存的论断

不同菌种共生在培养皿中
文/蔡云飞

据科学日报2011年3月29日报道,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对进化论适者生存的论断提出质疑。英国埃克塞特 (Exeter)大学、巴斯(Bath)大学和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合作的研究发现,生物多样性能以原先认为不可能的方式演化。

进化论认为生物多样性只存在于复杂的环境中。而在一个简单的环境中,最适合该环境的物种最终将排斥所有其它物种,取得支配地位。这就是进化论的“适者生存”的假设。生态学家通常称之为“竞争排斥原理”。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罗伯特.比尔德莫尔(Robert Beardmore)教授说:“微生物学家通过在实验室中建立非常简单的环境来检验这个假设。他们观察在这样的环境下,细菌经过几百代繁殖以后出现的情况,这相当于人类的3000年左右。进化论认为,只有该环境下最适合生存的基因组才会最后生存下来。但是实际上他们发现,实验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遗传多样性。”

在过去试管实验中也发现了生物多样性,但是往往被以实验没有进行足够长的时间,使得出现最后支配物种为由加以否定。新的研究表明,过去的实验没有错,是进化论的假设不对。

巴斯大学赫斯特.劳伦斯(Laurence Hurst)教授说:“新的理解的关键是,微生物对食物的利用率取决于它们拥有食物量的多少。如果给它们足够多的食物,那么食物的使用效率就低。当我们意识到不同的微生物对食物有不同的利用策略时,我们发现一个新的原则,适者和不适者都可以共存下去。”

他们认为其中的原因是那些相对没有优势的菌种可以采用与优先菌种不同的食物使用策略来达到共存。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大卫.李普森(David Lipson)博士得出结论:“早期的工作结果表明,相反的食物使用策略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共存,但这是第一次证明了在最简单的环境中同样可以导致生物多样性。”

进化论在过去100多年来对人类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成为上两个世纪种族主义,侵略扩张的“理论基础”。但是进化论的很多似是而非的结论是经不起推敲的,随着考古学、分子生物学和其它生物学研究的进展,进化论的谬误也逐渐被揭示出来。参考资料: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3/110327191044.htm

宇宙空间有几维?

(明慧记者华云编译)以人类的智慧探测宇宙的奥秘给人以盲人摸象的感觉。天文学家们只能从各种数据之中找出蛛丝马迹进行大胆的推测。

根据最流行的大 爆炸学说(这个学说目前仍然只是个假设而已),我们身在其中的宇宙起源于一个点,爆炸之后经过130亿年的时间成为现在的样子。对于这个点到底有什么样的 特性和它为什么爆炸,科学家无从解释。不过在今年三月份的一期《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两位科学家Jonas Mureika 和 Dejan Stojkovic提出早期宇宙可能只有一维或二维空间。

他 们推测,宇宙爆炸之后首先产生的是一条线,在后来的降温过程中这条线逐渐横向扩展成一个平面,随着宇宙进一步降温,它又纵向扩展成为我们现在的三维空间 (三维分别是长、宽、高)。那么是不是到此为止了呢?现有的探测手段无从知晓,两位学者推测也许我们生活在四维空间的一个三维的面上。

这一 大胆新颖的假说建立在他们对宇宙射线的观测和分析结果上。宇宙射线充斥在宇宙之中。在宇宙冷却的过程中,它所发出的射线的能量也随之降低。所以根据探测到 的宇宙射线的能量,可以猜测它是哪一时期发出的射线。能量越高,时间越久远。这两位物理学家在研究能量超过1TeV的射线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这些射线几 乎存在于一个平面之中。 也就是说,在一个时期之前,宇宙是一个平面的。两位科学家以此类推,在更早时期,宇宙是一条线。

为了佐证他们的假 说,两位学者借用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了一个测量引力波的实验,根据相对论的推测,引力波只能存在三维或三维以上的空间中,无法存在于更低维的空间。同时, 瑞士高能对撞机也可以研究能量高达1Tev 的粒子,分析粒子对撞后的信号也可以知道它们是不是在一个平面上。

换一个角度想想, 如果宇宙真是从一维(线)发展到二维(面)然后到三维(体),这倒不象是爆炸,更象是有谁把宇宙拉开了一样。在四维或者更高维的空间里,我们感知到的三维的宇宙就象是一个层面。这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盘古开天地,和佛道两家谈到的不同层的天。

星系爆炸撼人心弦

鹰状气体柱
原子弹、氢弹爆炸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这是人们所共知的。而太阳每秒钟辐射的能量据计算约为3.826×10^33尔格,这相当于“滴答”一声,在太阳上就爆炸了九百十亿颗氢弹。太阳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这样的爆炸也持续了几十亿年。可是在银河系中,太阳的这点能量也是微乎其微的。有一种超新星在一瞬间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10^18颗氢弹爆炸,是太阳能量的几千万倍,这更令人惊奇了。

在宇宙中,有着数不清的象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星系爆炸是宇宙中规模最大的爆炸。据美国报纸报道,科学家曾从人造卫星自动记录下来的材料中,发现了宇宙空间中一个星系的一次大爆炸,爆炸只持续了十分之一秒,但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三千年释放的能量,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强大的一次大爆炸。当科学家看到记录这次大爆炸的材料时,都惊讶得瞠目结舌,他们认为这次爆炸释放能量的比率比太阳的能量释放率大一千亿倍,如果同样的爆炸发生在银河系附近,那将使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变得灼热,如果太阳也喷出与这次爆炸同样数量的能量,地球就要立刻气化。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10年7月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哈勃望远镜最近拍摄的一些精彩太空照。其中,星系爆炸时产生的亮光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爆炸星系死亡之吻
残骸留下的瞬间
星系爆炸瞬间

记得前世的清初贵官李霨

文/感恩

在清朝初年有一位记得前世经历,深受顺治、康熙两位皇帝赏识的大官。他名叫李霨,字景霱,号坦园,直隶高阳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五年(西元1625),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享年六十岁。

李霨7岁时父亲早逝,从此就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21岁中进士,28岁被顺治皇帝选为身边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和审查奏章,30岁提拔为秘书院学士,担任给皇帝讲解经典知识等工作,33岁即做了清初朝廷要员,先任秘书院大学士,继任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一品高官。史书上说他“老成持重,风度端凝,出言谨慎,内介外和”。

然而谁又能知道,李霨之所以能做到“老成持重”,这与他能记得自己前世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据古籍《三冈识略》记载,李霨能忆前世,他记得自己的前生是一个读书人,博通经史,可惜历次参加科举都没有考中。一天前世的自己得了病,正在痛苦时,忽然觉得身体变轻了,病痛消失,能快步走路了。于是便起来,不知不觉走到了李家。进了李家也无人阻拦,进入内室见有一群妇女正在伺候一位待产的孕妇。此时突然只觉得有人推了他一把,登时跌入孕妇腹中,昏昏沉沉了片刻之后,再看自己竟然已经变成了一个婴儿,躺在小床上。

当时外面正在下大雪,刚刚生完小孩的母亲问室外的情况,刚刚出生的李霨就开口回答:是雪。家里人顿时大为惊讶,有的没有什么见识的人竟然以为他是一个妖怪,准备淹死他。幸亏父亲坚决不让,婴儿时的李霨才能活下来。但是经此一事后,李霨不敢再开口说话,众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哑巴。七岁时,有亲戚说:这个小孩是个哑巴,养他有什么用呢?此时李霨忽然笑着开口说话了,众人惊讶。李霨后来上学时,因为记得前世所学,所以被视为神童。李霨后来当了官后,亲自向人叙述了其前世今生的经历。

康熙即位后,李霨继续受到重用,改任弘文院大学士,继任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李霨因为记得前世毕生所学,再加上今生也十分好学,所以知识渊博,具有超常的文字水平,深受皇帝赏识。当时李霨的文字水平,不仅远远超过满族高级官员,即使在汉族官员中也难有人望其项背。国家许多重要的文字任务,康熙皇帝都要靠他完成。比如先后把校订大清律例、重修《太宗实录》的工作交给他,之后又让他充任《世祖实录》总裁。这些书籍完成之后,康熙十分满意,不仅赐给他金银、鞍马,还两次晋加太子太傅、太子太师衔。到后来,连康熙遣兵调将等机密诏书,也均口授由他起草。而且康熙皇帝每每有重大决策,一应军机、方略、谕旨,必找李霨商议。而李霨往往能拿出很有见地的意见。“凡朝廷大典礼,必以属公。出则扈从,入则侍讲幄。”

因为李霨带着前世的记忆,深信轮回转世的道理,所以非常耿直、老成,洁身自好,从不利用自己与皇帝亲近的关系谋私利。与同僚有不同意见时,他都是静心听别人讲话,自己则认真思考,从不争吵。最后别人说完了,李霨才表示自己的意见,他不说则已,一说往往是“片言定是非”,大家心服口服。

因为李霨参与了很多机密诏书的起草,知道不少高层机密,所以也有一些官员想通过他打探高层情况。那时候不少人巴结讨好李霨,与他拉近乎,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李霨头脑非常清醒,不该告诉别人的就是不开口,“所治职务,出未尝告人,忠谨慎密,始终匪懈,有问者,辄默不应”。

正是由于李霨的巨大贡献,康熙皇帝十分感动,对他“眷遇甚厚”。李霨逝世后,康熙帝十分悲痛,命大学士明珠带人前去吊唁。并赐祭葬之大礼,规格很高。之后又授其三子以教习知县,晋员外郎,又超擢其孙李敏启为太常寺少卿,以示优待之意。还指示有关方面让李霨“入祀乡贤”。并谥“文勤”,此号有“文”有 “勤”,恰如其分,颇有深意。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