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九旬老人明真相 五一二地震逃生得福报

图1. 大地震过后,人们发现除诚婆婆的小屋和左右两边各一户人家的屋子没倒外(左右邻居也沾光了),整排平房全垮成碎砖瓦。
又逢“五一二”(四川大地震),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怀着对逝者的悼念、对幸存的感恩和对生命的反思,让我想起很多往事,其中诚婆婆(化名)的真实故事很值得我们大家深思,也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能使更多的人受益。

诚婆婆今年九十五岁高龄,家住四川省德阳绵竹市,儿女都在外地,老人坚持要自己一个人住。老人近几年来曾多次遭遇危险都奇迹般躲过了灾祸。要说诚婆婆为什么有那么大的福份呢?请容我慢慢道来。

一九九九年七月中共疯狂迫害法轮功开始后,诚婆婆听了法轮功学员讲述的真相后非常相信,不仅每天诚心默念“大法好”(本是“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九个字,由于老婆婆年龄大,只记住了三个字)。善良的婆婆还帮助法轮功学员收藏无比珍贵的大法书籍。由于诚婆婆善待大法弟子,又有如此善举,使得老人在后来的多次危难中都神奇的化险为夷,获得了上天的福报。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九十二岁的诚婆婆居住在一排陈旧的平房中间的一间,就是土瓦盖的那种老房子,周围盖的都是楼房,乍看上去这排老房子夹在高楼中间极不相称。地震时老人正在屋里午睡,大地震突然间发生,房间正对床那边的墙面整个向里平行移动了三十厘米左右,正好顶着放在正中的大木箱停下了──大法书籍正是放在木箱中,而右边贴床的墙体部份倒下来,压在诚婆婆的两脚上,老人心里默念着“大法好”,两脚慢慢移动,居然自个就把双脚从重压中抽了出来,而且双脚一点也没有受伤。大家想一想,那么重的墙面压在脚上,就是一个年轻人也不容易自己挣脱啊。

当诚婆婆自己走出小屋,走到外面时,一群聚在一起的附近住户和一些街道办认识老人的人们看到,都不由得纷纷鼓起掌来,大家没想到诚婆婆能从那么陈旧的瓦屋里逃生。

大地震过后,人们发现除诚婆婆的小屋和左右两边各一户人家的屋子没倒外(左右邻居也沾光了),整排平房全垮成碎砖瓦(见图1),而对面的楼房也布满大裂纹(见图3)。还有一点很奇特,就是地震后很多地方都到处是碎瓦残垣,凌乱不堪,唯独诚婆婆的小屋是个例外,门口就象有人打扫一样洁净(见图2)。诚婆婆的这个小屋在后来的多次余震中也依然不倒。

诚婆婆的奇遇还不止这些呢。大约是二零零一年,诚婆婆一人在家得了重病,躺了三天下不了床,就在第三天晚上老人做了个梦,梦到有好多人给她看病,结果早上起床病就全好了,您说这是不是很神奇。

地震后,诚婆婆住在安居房,一天老人在房间里正准备拿东西,突然看到一个黑影在眼前一闪,老人受惊摔倒在地起不来了,送医院检查说盆骨骨折。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伤筋动骨一百天。就是说对于一般人来说,伤筋动骨至少要一百天才能好,诚婆婆都九十多岁了,就更难好了。可是老人天天念“大法好”,结果不到一百天就能下地了。
图2. 地震后很多地方都到处是碎瓦残垣,对面的楼房也布满大裂纹,唯独诚婆婆的小屋是个例外,门口就象有人打扫一样洁净。

宽容

文/巴肯

一天晚上,有个女孩在机场等候飞机,离起飞还有几个小时,于是她在机场商店找了一本书,买了一袋甜饼干之后找了个地方坐下。 

她酷爱读书,所以聚精会神的沉浸在书里,却无意中发现,那个坐在她身边的男人,竟未经允许就从他们中间的袋子里抓起一两块甜饼,塞进嘴里。

她试着回避这件事,避免在大庭广众发怒。她继续读着书,并使劲嚼着饼干,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那个偷饼贼继续消耗她的甜饼的时候,她也越来越气愤,她想:“我要不是这样宽容,一定当众让他出出丑,可恶的偷吃别人饼干的人!”

每当她拿一块甜饼,他也跟着拿一块。当只剩下最后一块时,她猜测他会怎么做。他的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并略带拘谨,他拿起最后那块甜饼,并把它分成了两半。 

他递给她半块,自己开心地吃着手中的另一半。女孩从他手中抢过那半块饼,心想:“天啊,这家伙还挺有意思,他无礼的吃了我的饼干,连声谢谢都不说一句。” 

当她的航班通知登机时,她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收拾起自己的行李走向门口,并拒绝回头看一眼那个吃她甜饼而且忘恩负义的家伙。 

她登上飞机,舒适地坐在座位上,然后找到那本快看完的书,当她把手伸进皮包时,她意外而吃惊的摸到了一袋没有开封的甜饼!!!! 

“如果这是我的,”她后悔地自言自语道,“那刚才另一包就该是他的,而他却尽力与我分享本属于他的甜饼!”

可是已经太迟了,她无法道歉了。飞机进入云层,她望着厚厚的云层,心情是那样的沉重和难受,那个忘恩负义的偷饼人竟然是自己。

生活里,很多人养成了习惯,不断在以怀疑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人,哪怕那些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的陌生人。我们甚至还怀疑自己是否受到了那些善良陌生人的“挑衅和侮辱”。在我们深深地厌恶这些身边人的时候,是否会想到,我们也许误解了他人……

持节有福 守正家兴

古语云:“为善者天报以福,为恶者天报以祸”。天道无偏无私,常与人人相随,不必询问而能巧妙回应,不必召请而会自然来临,奖善罚恶,一一报应。所以人们应尽己心力,抑恶扬善,顺应上天,而不可有丝毫的不德之心。

持节有福

明朝万历年间,湖南长沙府的陆德秀,在他十六岁时,看到城外顾家花园清静,便借住在那里用功读书。时逢乳母王氏一家为顾家看园,王氏继女惠儿,年纪也十六岁,见陆德秀少年俊雅,就殷勤的端茶送水,陆德秀很觉过意不去,便客气相让。惠儿以为陆德秀有意于他,便在一日晚间,轻轻走到陆德秀卧房门口,道:“相公开门,莫负奴的来意。”陆德秀道:“我是孤男,你是寡女,暮夜相见,必被旁人谈论,所以不开门了。”惠儿道:“不过你我两人,有谁知道?”陆德秀道:“人纵瞒了,天是瞒不过的,你去罢。”惠儿只得回房。第二天陆德秀别了王氏,悄然竟去。

陆德秀同窗潘再安,见这里书房空了,也搬来此处读书,与惠儿眉来眼去,二人遂为非礼。那年秋试,潘再安父亲梦见有无数报人拥进门来,报道:“潘再安已中第二名举人。”正在高兴,又见一人走来,将报条夺去,道:“潘再安做了亏心事,举人已让与陆秀才了。”报人纷纷而散。其父梦中拖住那人道:“哪个陆秀才?”那人答道:“你儿子的同窗陆德秀。”开榜后,陆德秀果然中了第二名举人。潘父责问儿子:“你做下什么亏心事?”潘再安只得实说,父子二人嗟叹不已。陆德秀十七岁便中了高魁,后又中了进士,点入翰林,人人称羡。

陆德秀只因持节戒淫,便至仕途显达;潘再安只因违德贪欢,遂至功名无缘。看到这些不应叫我们猛省吗?

守正家兴

清朝顺治己亥年,昆山徐立斋刚中状元不久,当地有一个传闻,说有人到城隍庙烧香,宿于庙中,半夜看见城隍威严升座,把他叫到面前对他说:“你知道徐立斋中状元的原因吗?徐氏家族世代没发生邪淫的事,久积阴德,感动上天。这回中状元才是好报的一个开始。功名之事,虽然奥妙难测,而因果报应却是很明显的。世上那些迷恋于万恶之首的人,可以醒悟了吧!”城隍说完,即在属下鸣锣开道中走了。那人记下城隍的话,广为传播。后来徐立斋的两个弟弟徐健庵、徐彦和分别中了庚戌年、癸丑年的状元。同胞三兄弟,中了三名状元。他们的子孙也接连不断地登科。

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因此,教育儿孙明白因果报应,恪守道德良知,才是家业兴旺的根本。

从信息爆炸到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在一二十年前,人们就把这个社会称为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几年来,情况愈演愈烈,随着网络的普及,尤其智能手机的流行,人们似乎整天浸泡在信息交流里。这一点在青少年中表现更为明显。伴随着的许多问题也就变得突出了。

一天与同事聊起此事,他也深有同感,并讲了一个故事。一天他去朋友家做客,那里老少几代欢聚一堂很热闹。其间,主人十来岁的孩子一直忙着用手机给他的朋友们发短信,谁叫他也不听。三番五次之后,朋友一怒之下,抓起手机,把它扔进了滚烫的为做饭准备的开水里。

虽然这种处理方式有些极端,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这种现象的不满与无可奈何。按照这样下去,再过十几年、或几十年,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注意到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也开始研究这种现象对人们的影响会有多大。《纽约时报》2010年6月7日的一篇文章中说,当同时使用几个电子设备、通讯设备时,这种一心多用造成的后果常常造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变得不专心。很多人说同时做几件事情(multitasking)让他们变得效率更高,但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发现并不是这样。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家Melina Uncapher说,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当一个人要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就会造成分心。当人们一心多用严重时,做事的专心程度、以及判断力(比如何为主何为次)都受影响。这样下去会给工作与生活带来许多不良后果。科学家们同时也发现,即使这种一心多用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它造成的思路零乱、缺乏专心的现象还会存在。文章中写道:手机与电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对大脑的思考及处理信息的方式有所影响。

这种现象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当孩子的大脑忙于几个电子设备时,他们在做作业时往往不能够集中精力。此外,父母的这种一心多用会造成无暇顾及孩子,或者即使人在陪伴着孩子、但眼睛与脑子却用在了别的地方,从而对孩子的教育与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Clifford Nass说,这些高科技最终会降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他说,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我们在意他人,而且彼此关心。

《纽约时报》在2010 年8月25日的一篇文章中,则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文章中说,经常有人边做事,边听音乐,同时又查看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这种一心多用会使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可事实上,大脑需要一些休息时间才能更好地学习、记忆或产生新思路。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相比之下,人们在自然的环境下散步后,要比在繁华的市区散步后学习效果好。经常有人在健身房一心多用、或者在等车的短暂时间里看录像短片,感觉上好象是轻松,实际是在增加大脑的负担。密歇根大学的神经学专家Marc Berman说,“人们觉得这样做是在放松自己,实际上是让自己更疲劳。”

回顾过去,不禁令人深思。不用说古代,就说几十年前没有电脑、没有电视的时代里,人们照样有家庭的欢乐、与精神的富足,孩子们也有他们接触大自然的情趣。其实一个人对处世待人的理解、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并不需要这种信息爆炸式的知识量。有时过多枝枝节节的信息,反而可能会冲淡对人生本质的思考。“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令人陶醉,古人观天象而知天下事的情形令人神往,阴阳五行与经脉这些现代科学尚未搞清楚的领域在古代名医手里却能运用自如,这些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精华,可能是更值得我们珍惜的。

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传统文化看似平凡,却蕴含丰富的内涵,让人能够处世、立命。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中苦苦追求着的,可能离自己并不远。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