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琮,字子方,在宋徽宗宣和初年(公元1119年),担任福州闽清县(今属福建)的县令。他平时敬信神明,自己喜欢吃素,但却每天给母亲买四两肉做菜,孝敬老人。为人正直而且威严,不畏强暴。既不对下级纳礼,也不向长官行贿。更不事周旋,奉迎。那些贪婪的长官们,早就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当时道教盛行,确有不少道高德重,为百姓做好事的道士,受到人们的欢迎与接待。当时的朝廷尚书黄冕仲,现在出任福州太守,听说道士们为百姓做法事,得了些布施,便心生妒忌与恶念。他命令自己下属的十二个县的县令:征收道士的赋税。用经济勒索的手段,实行政治上的打压。福州有十一个县都执行了黄冕仲太守的命令,向道士们征收了几百万的钱款,唯独黄琮不予执行。
黄琮认为:道家信徒,宣善求真,倡导德行,有益于社会和人心。不可在经济上搜刮、打压他们。再者,朝廷也没有颁布过征收道士的法令,不可任意行事。硬顶着不办。但太守还是急催。黄琮就把自己四个月的薪俸拿出来,作为征收道士税款的抵代,缴纳给了太守。太守收下了钱款,心中仍然不满。但是,也拿黄琮没有办法,因为黄琮的所作所为,都合于理法,所以只好暗恨于心。
后来,整人的机会来了。朝廷要派一个廉访使,到各地去明察暗访,考察吏员们的政绩。这一回就被安排去福州,廉访使和黄太守都是贪赃枉法之徒,都痛恨黄琮。
廉访使在福州察访完毕,回京后,见到朝中官员,大讲黄琮的坏话。大家都以为:这一下,黄琮要倒霉了!
有一天,廉访使进宫陪侍皇上,宋徽宗忽然问他:“你去福州视察,知道福州下属的十二个县里,谁是贤德的县令吗?”廉访使没料到皇上会问这样的问题,吓得惊慌失措,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皇上再次追问,他只想起了一个人名:黄琮,便连声称说:“黄琮贤德!黄琮贤德!”
就这样,皇上当天便下达圣旨:提升黄琮为漳州(今属福建)通判!
廉访使从朝中出来后,脑子才清醒过来,舌头也好使了。他十分后悔:不该替黄琮讲好话。
他回到家中,向家人们诉说了此事。家人说:“这真是鬼使神差!你不愿做的事,你竟然做了。”不久,朝中官员们也知道了这事,互相议论说:“黄琮是吉人天相,转祸为福。”廉访使本人也感叹道:“黄琮真是吉人天助!”心里却含有无可奈何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