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周文王泽及枯骨 天下归心

周文王姬昌担任西伯侯的时候,有一次到野外去,看见死人的枯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就下令随行的官吏,把这些枯骨妥善的加以掩埋。

那官吏说:“这些都是没有人认领的枯骨,还管他们干什么?”文王说:“管理天下的君王,就是整个天下的主人;治理一方的诸侯,就是他所管辖之地的主人。这些枯骨在我的领地上,我自然就是他们的主人了,怎么能忍心看着这些枯骨,暴露于光天化日的山野之中,没人掩埋呢?”于是,便命令官吏们,把枯骨给埋葬了。

天下的人听到这件事后,都说:“西伯侯的恩泽,既然能推及到无主的枯骨,更何况是活着的人呢?”

这个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外纪》及明代首辅张居正《帝鉴图说》。本文主要讲述了周文王仁爱天下,惠及枯骨,天下人都来归附他的故事。

周王朝的奠基人姓姬名昌,曾被商纣王封为西伯,故又称西伯昌、伯昌、周伯昌,死后谥号周文王。在封邦建国的时代,“文王”的谥号只能赠给具有“经天纬地”功勋的统治者。文王即位,继承其先辈的优良传统,崇仁敬老,礼贤下士。据说,为了接待来访的人,他常常忙到中午,还顾不上吃早饭,因此有识之士都愿归附于他。

相传虞、芮两个小国的君主,互相争田,久而不决。后来他们决定一起赴周,请文王评断。两人进入周境,看到的是“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等种种谦让之风,心里既感动,又惭愧。他们说:“我们所争的,正是周人以为耻的。我们是小人,不要再到君子的朝廷去献丑了,去了也是徒取羞辱啊!”于是他们二人,悄悄出了周境,回去以后互相让田,不再争执了。

这一次周文王泽及枯骨的故事,被传开之后,汉南诸侯们,都格外受到教益,纷纷前来归附文王的,竟达四十国之多。后来,文王又在渭水之滨,访得政治家姜尚,并封其为“师尚父”,从此如虎添翼。在纣王十九年时,文王伐崇侯虎胜利,把都城迁到丰邑。文王在丰邑建立一座灵台,还挖凿了一个大的人工湖——灵沼。

后来,又归附他的有三十国。至此,文王就取得了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二。这个故事,就是“为人君止于仁”的典型,也就是帝王施行仁政的典型。所以,历代的史家认为:周文王是一切治国之君主都应当效法的榜样。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姿多彩的,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统治者最重要的治国信条,就是要关心爱护百姓,重视实行仁政,来取得百姓的认同。而仁政最重要的就是仁德,这是对统治者个人品德修养要求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作为一国的君主,如果不能将恩德广泛的施予自己的百姓,无法让百姓感受到自己的仁惠,那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明智的君主。所以,历代明君都会在自身的品德方面进行修养,并且将自己的仁德,真正施予人民,使人民在生活中,得到切身的感受。必须明确的是,目前统治大陆的中共是逆天叛道的邪党,和中国历史上的君王是完全不同的。中共窃夺的政权既不是民众选举,也不是象历史上的君王那样君权天授,所以中共邪党的统治没有丝毫的合法性。中共不仅没有对上天的敬畏,不仅不施行仁政,反而叫嚣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在过去六十多年的时间里,造成至少八千万中国人非正常死亡,并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残忍的迫害修心向善的法轮功学员。中共邪党已经恶贯满盈,必将受到天惩。

颜太夫人开仓米济民荒

文/云儿

清人汪道鼎述说:颜静甫中丞,起初任山东平度知州,廉明慈惠,有古代循吏风范。他母亲颜太夫人被他接到官署赡养,颜太夫人经常用仁爱来教诲儿子。

乾隆某年五月,颜中丞因为某事赴山西出差。平度州境内忽然发大水,漂没房屋无数,乡民逃窜入城多达几万人。水势却越涨越大,几乎要淹过城墙,乡民无从得食,哭号的声音震天动地,官吏束手无策。

颜太夫人听说了,马上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幕中师爷说不可,说:“这必须申请报批,等朝廷批示下来后才能实行。而且知府大人不在衙门,谁敢擅作主张?”颜太夫人听后怒道:“常平仓本来就是为紧急情况准备的。如今几万人嗷嗷待哺,如果一定要等批示才实行,灾民不都成饿殍了吗?我家颇殷实,如果上司追究擅动仓米的责任,我家倾家荡产还赔得起。倘若我儿子不同意,我老身一人担当责任,不关你们的事!”颜太夫人立刻命令请官员们来,亲自出面跟他们讲。官员们都吐舌不敢作声,颜太夫人怒道:“你们不用怕被连累,果真有事,我会叫我儿子独自担当责任。你们只要为老身纠察监督就可以了。”官员们不得已遵命行事,一时灾民欢声雷动,都庆幸重获生机。城中富绅被颜太夫人的德性所感动,也纷纷捐献米谷弥补官粮的不足。七天后洪水才退去,官粮此时已经告罄。

颜中丞在山西得到消息,急忙快马赶回。到衙门后,幕中师爷等人报告开仓放粮的事,颜中丞道:“我母亲办的很得当!你们赶紧为我起草报告,据实禀告上司。我这就派专人回乡变卖家产以便赔补,你们不用担责任。”巡抚得到报告后大惊失色,连忙上奏弹劾颜静甫擅动仓米。乾隆帝阅后对颜静甫大为嘉许,朱笔批示:“你是封疆大吏,有如此贤母良吏,你不保举,反而弹劾吗?”又降旨下令颜太夫人赈济灾民所动官粮,准予作为正项开销,不用赔补。颜中丞感激皇恩,从此更加努力为善。

到乾隆帝东巡时,颜中丞已经调任济南知府。乾隆帝召见时还仔细询问之前颜太夫人开仓放粮的事,特赐颜太夫人牌匾以示宠遇。随后颜中丞屡次承蒙乾隆帝提拔,官至贵州巡抚;他儿子颜检由部曹主事升至直隶总督;他孙子颜伯焘由翰林升至福建总督;他侄孙颜以燠由内阁中书出任东总河;其余子孙或者在京城任翰林部曹,或者在外地任监司郡守的,数不胜数。这都是颜太夫人积善所致啊!

中国传统文化重德向善,中共邪党则是党性泯灭人性。根据气象统计数据,所谓 “三年自然灾害”实际上是三年风调雨顺;根据人口统计数据,三年风调雨顺却减少了千万计的人口。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真相是,中共邪党利用“大炼钢铁” 占用农业劳动力来提高表面的钢产量,利用“浮夸风”收走农民粮食来出口粮食换外汇发展原子弹。中共邪党人为制造饥荒后,一方面严禁开仓放粮、严禁农民逃荒,一方面不断出口粮食,谎称为子虚乌有的“苏修逼债”。中共邪党和党魁为了一党一己的面子和私欲,用人类史上最荒唐最疯狂最无耻的伎俩,蓄意活活饿死了几千万中国百姓。犯滔天大罪、撒弥天大谎、冒天下之大不韪,反人类反传统的中共邪党历次迫害老百姓,不都是如此吗?

(根据清代汪道鼎《坐花志果果报录》)

古风悠悠:举案齐眉

文/史鉴整理

梁鸿是汉代人,字伯鸾。虽家中贫寒但崇尚节操。他博览群书,无所不通,但不治章句之学。学业结束后,他就在上林苑中放猪。曾经不小心失火,烧了别人的房屋,梁鸿于是寻访被烧的人家,寻问损失情况,把猪全部作为偿还给了人家。那家主人还嫌不够,梁鸿说:“我没有其它财产,愿以身做工。”主人答应了。梁鸿就为他家劳作,从早到晚不懈怠。邻居家的老者见梁鸿并非一般人,就责备这家主人,并且称赞梁鸿德高望重。主人这才特别敬重梁鸿,将猪全部还给他。梁鸿没有接受就离开了,后回到家乡。

有势力的人家仰慕梁鸿高尚的操守,大都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一概回绝不娶。同县的孟氏有个女儿,形体肥胖,又丑又黑,力大能举起石臼,她挑选过许多人没嫁,三十岁了。父母问她原因,她说:“想嫁给像梁伯鸾那样有才能的人。”梁鸿知道后就聘娶她。孟女要求给粗布衣服、麻鞋,编织箩筐及纺织等器具。到出嫁的时候,才打扮了一番。梁鸿七天没理她。妻子于是跪在床前请罪说:“我听说您道义很高,拒绝了好几位女子,妾也很傲气地拒绝了好几位男子。现在妾被选中,怎敢不请问妾有何罪?”梁鸿说:“我想找的是身穿粗布衣服,能够一同到深山隐居的人。现在你身穿精美的丝织衣服,脸上施粉,这难道是我所希望的吗?”妻子说:“我以此来观察您的志向罢了。妾自有隐居穿的衣服。”于是重新梳了其形如椎的发型,身穿布衣,干着活来到面前。梁鸿大为高兴,说:“这真是梁鸿的妻子,能够侍奉我了!”给她取字为德曜,取名为孟光。

过了一段时间,妻子说:“经常听说您打算隐居避祸,现在为什么没有动静?莫非打算低头屈服接近灾祸吗?”梁鸿说:“好吧。”于是一同入霸陵山中,以种田织布为业,诵读《诗》、《书》,以弹琴自娱。他们仰慕前代的高洁之士,并且为四皓以来的二十四个人作颂。

接着梁鸿出关向东,经过京师,写下了《五噫之歌》,歌词云:“登上北芒山啊,噫!回首遥望那皇帝住的京城啊,噫!宫殿那高大壮丽啊,噫!百姓那辛勤劳作啊,噫!遥远漫长那无止尽啊,噫!”肃宗听到后对他印象不好,寻找梁鸿找不着。梁鸿于是改姓为运期,取名为耀,取字为侯光,与妻儿住在齐鲁之间。

不久,梁鸿又离开齐鲁到吴国。到了吴国,投奔豪富之家皋伯通,住在廊下,受雇为人舂米。梁鸿每次回来,妻子为他做好饭菜,不敢在梁鸿面前抬头正视,把托盘举得和眉毛相齐。皋伯通发觉后对梁鸿很惊异,说:“那为人做工的能够使妻子这样尊敬自己,不是一般人。”于是这才让他住进家中。梁鸿悄悄闭门著书,写了十多篇。在他有病生命垂危时,他告诉皋伯通说:“从前延陵季札把儿子葬在嬴博一带,而不回家乡埋葬,千万不要让我的儿子带了灵柩回去。”梁鸿去世,皋伯通等人为他在吴国要离的墓旁寻找墓地。他们都说:“要离是位刚烈之士,而伯鸾清高,可以让他们挨在一起。”葬完梁鸿,他的妻儿回到扶风。

起初,梁鸿的朋友京兆人高恢自小喜好《老子》,隐居在华阴山。梁鸿东游时想念高恢,写诗说:“鸟鸣嘤嘤啊求友之时,想到高子啊我深深思念,思念高子啊在此相会。”二人最终再也没有见面。高恢也高尚刚正,终身没有做官。(《后汉书》)

历史故事:士各有志

文/史鉴

严光,字子陵,又名严遵,会稽余姚人。严光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名声,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

到光武帝即位时,他改换姓名,躲起来不见光武帝。光武帝想着他有才德,就要人画了他的形貌访求他。后来齐国上书说:“有一位男子,披着羊皮衣服在沼泽中垂钓。”皇帝怀疑是严光,就备了可坐乘的小车、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派使者礼聘严光。使者三次往返以后,严光才来。让严光住在北军,供给床褥,由太官朝夕进餐。

司徒侯霸同严光素来有交情,派人送去书信。派来的人对严光说:“侯公听说先生到来,一心想立刻就来拜访,但迫于职责,所以没有如愿。希望利用天黑的时候,请您受委屈过去说话。”严光没有回答,就丢过去一片竹简给来人,口授回信说:“君房足下:职位做到宰相,很好。身怀仁爱,辅佐正义,天下就会喜悦,阿谀奉承,顺随旨意,脑袋就要搬家。”侯霸得到回信,封好呈给光武帝。光武帝笑着说:“这是狂奴从前的样子。”光武帝当天就到严光住的客馆。严光躺着不起来,光武帝到他的卧室,摸着严光的腹部说: “咳!子陵,不能帮助我治理国家吗?”严光又睡觉不理睬,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睛端详着光武帝,说:“从前唐尧道德高尚,但巢父洗耳。士各有志,为什么相逼呢?”光武帝说:“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顺从吗?”于是登车叹息而去。

光武又见严光,谈论过去的事情,谈了许多天。光武帝问严光:“朕比起过去怎么样??”严光回答说:“陛下比过去略强。”接着一同睡觉,严光将脚放在皇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说有客星冒犯帝座很紧急。光武帝笑着说:“朕同老友严子陵在一起睡觉了。”

光武授予严光谏议大夫一职,严光不接受,于是到富春山种田。后人将他钓鱼的地方取名为严陵濑。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又特别召他,他不来。八十岁时,严光在家中去世。光武帝对此表示悼念惋惜,下诏书要郡县赐给一百万钱、一千斛粮食。(《后汉书·逸民传》)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