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的产生源自于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并加以研究总结。人与天地相应,医者由大自然的气候、物候与人体的病候变化联系起来,取类比象,归纳出中医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这和西方科学的试验、总结完全不是一回事。
正如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云:“医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名也,物也,象也,数也,无所不通,而受之以谦,而后可以言医”。作为一名医者,须识气候、物候、病候,在诊治疾病时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后可以言医”。
翻阅名医医案,可以看到古代名医观物识机、格物致知的有趣故事,下面举几个例子,借以印证之。
赏月悟医
明朝周慎斋,安徽名医,著有《慎斋遗书》等著作。中年得了中满之证(即脘腹胀满之症),遍访名医乏效,广搜药方又不敢贸然试用。
某晚,周慎斋强打精神坐在院中赏月。突然,乌云遮月,他立感心胸憋闷。少顷,清风徐来,云散月朗,胸部随之亦舒。慎斋恍然有悟:“云属阴,风属阳,阳气通畅,则阴云消散,吾病亦如是乎”?
于是自拟“和中丸”,温中通阳,方取肉桂、炮姜、川椒、白术、薏苡仁、砂仁、车前子、陈皮等组成,服之一月而愈。此由观风察云加上切身体会而悟出阴阳之理,可谓善于格物致知矣。
观花识药
浙江名医范文甫曾治黄某,“苦不寐,百药不能治。”范氏处以百合三十克,苏叶九克,三剂而安。有问曰:“此治不寐而效,本何书?”范答曰:“我尝种百合花,见其朝开暮合;又种紫苏,见其叶朝仰暮垂,取其意而用之。”
百合、苏叶未见有安眠之功,范氏从其朝夕变化而悟出助寐之效,临床疗效亦验证了这一点。此亦援物比类,由物候而悟出医道一例。
倒凳识湿
明代名医杨贲亨治一病消谷善饥者,前医多从火治不效。杨贲亨接手,久思不得,未便出方。忽见堂上木凳自行仆倒。视之,乃因湿气蒸腐使然。杨贲亨忽悟,火能消物,水亦能消物,断为“此系湿消尔”,投热剂而愈。
由木凳因湿而腐悟出水亦能消物,不独火尔,也算是由物的外在现象而领悟其内在原因的一例了。
望梅偶得
清代名医程杏轩次子患病腹胀,自夏至冬,缠绵不愈,渐至食入则呕,腹大如鼓,已成单腹胀(即四肢不肿而腹大如鼓的病症),百治不效。
时值腊月,程杏轩忽见梅花初绽,触景生情,随即采摘数十枝,令以汤泡代茶,日饮数次。后又合以木瓜、橘饼及酒,啜饮三日,腹中微鸣,不时矢气,已见转机。旬日,胀势减半,食入不呕,一月后腹胀全消。
时人甚奇,问梅花治胀,出于何书?程氏答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予之会心偶得,无古可师。大概梅占先春,花发最早,其气芳香,故能醒肝舒脾;橘皮调和诸气;肝以敛为泻,木瓜酸柔,能于土中泻木,更借酒力,是以得效。”
梅花治此久胀,程氏似乎偶然得之,实则素有医学根底,方能一触即发,顺势体悟。故悟性固然得之于天机,后天努力也不可或无。
舟上闻道
某日,清代名医叶天士乘船出诊。所乘船新抹桐油,光亮如新。时值初秋,水上风来,精神一爽。忽闻岸上有人大声吆喝,谓桐油新抹,不能接近菱塘,菱遇桐油,则必枯萎而死,乃命改道以避之。叶天士自思:“桐油为涌吐顽痰之品,不想其与菱相克也。”他日,有妇抱儿就诊,病为伤食,已更三医无效。天士亦诊为食积,但似与寻常食积不同,询之,为食菱过多所致。猛忆舟中之事,遂于消滞药中加入桐油一味,其病顿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