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瑞士的“中南海”

瑞士联邦广场
文/杨思源

在中国,中南海附近几乎可以和禁区等同。许多访民还没靠近中南海,就会被拘捕遣返。据说就是因为那里面是“国家领导人的办公要地”。十二年前万名法轮功学员在紧邻中南海的府右街(国务院信访办所在地)上访,就被许多人认为是“闯了禁区”。若说谁有不公,想要进入中南海解决,更是不可想象的“天方夜谭”。

对维特里希(Wüthrich)女士而言,民众被禁止接近中南海似乎更不能理解。因为她就是负责接待参观瑞士联邦大厦事务的。瑞士的联邦大厦是国家政要开会办公的地方,就如同是瑞士的“中南海”。维特里希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政治是公开的,民众应该成为其中的一员,所以联邦大厦对民众一直是开放的。以前,人们甚至可以在联邦大厦自由地进出,不需要任何检查。”

如今,除了节假日和议会期间,民众几乎每天都可以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联邦大厦,甚至可以在预约的情况下和议员在委员会会议室讨论一番,倾诉自己的想法、意见——换句话说,你有不平之事可以进到“中南海”里面交涉,连“信访办”都不用去。

而联邦大厦前的广场更是伯尔尼的一景,这里如同是瑞士的天安门广场。“在二零零九年,联邦广场上总共有五十四次活动。”负责签发活动许可的伯尔尼地方及商务警察局局长赫普(Heeb)先生介绍说。他还谈到,“只要能保障安全,能遵守法律,就可以在联邦广场上举行示威活动,节日庆典,或其它的活动。”二零零六年,上万名家庭医生及支持者来到联 邦广场,抗议因为民众的忽视,官僚和政治让家庭医生得不到重视。抗议的人群直接对主管健康卫生的联邦委员提除了批评,认为他对家庭医生的政策言行不一。在 二零零八年,上万人再次聚集联邦广场,抗议在瑞士国会占席位最多的政党--瑞士人民党的政治文化,同时支持受到该政党排挤的联邦委员。

这让人联想到,在中国,聚众基本上被和闹事联系在了一起,只要是聚集到了如中南海附近的所谓要地,就被视为是违反法律,反对政府的行为,就算仅仅是为了反映情况。

十二年前的四月二十五日,上万名法轮功学员来到北京中南海附近的府右街国家信访办和平上访。参加当年上访的法轮功学员吴学刚如今历经周折,来到海外。他回忆道,“当时因为四十多名天津法轮功学员被警察抓捕,我们上访的目的之一是要求释放无辜被抓的法轮功学员,还有就是要求允许法轮功的书正常出版,给我们一个宽松的炼功环境。”

根据反映法轮功真实历史资料的大型纪录片《我们告诉未来》,早在一九九六年,中宣部管辖的新闻出版署就向全国各省市新闻出版局下发内部文件,以“宣扬迷信”为由,禁止出版《转法轮》、《中国法轮功》等法轮功书籍。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政法委书记罗干指示公安部在全国进行调查,网罗罪证欲定法轮功为“X教”。全国各地发生了公安人员对炼功群众进行骚扰的事件。这也是法轮功学员在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五日上访的历史背景。

法轮功学员九九年在“四•二五”上访的时候始终安静平和。当年参加上访的法轮功学员吴学说,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场的“祥和”。他回忆说,“整整一天大家都静静地站在那里,当时的印象还不怎么深。等到离开的时候,因为我是最早离开的一批,而且走得比较快,一路上经过好多学员他们还没走。哇,成千上万的人站在那里,都静静地等着,没有一个人说话,也没有一点喧哗,那时候,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祥和’两个字。”但是中共却给法轮功学员扣上所谓“干扰社会秩序”的罪名,误导很多人认为就是因为法轮功学员“闹事”才有了中共后来的迫害。

在瑞士,尽管在联邦广场上的活动常常会有横幅,大声的发言,有的甚至会需要让车辆改道,但是瑞士政府并未因此而抱怨广场集会活动干扰社会秩序,更没有哪个团体因为在广场上抗议而被镇压。

维特里希女士认为在瑞士决不会因为一个团体在联邦广场上游行抗议就对他们镇压,歧视:“是有团体来(联邦广场)向公众说出他们的观点,但政府不会就此对他们镇压,歧视。政治是非常客观,中立的。各方面都会被顾及到。经常有这个喜欢,而那个不喜欢,但是最后会达到平衡。国会会做出最后的决定,各政党会有不同的兴趣所在,但是国会会从整体找到一个对民众尽可能好的方案。”她表示类似将“四•二五”事件作为迫害理由的事情在瑞士不会发生。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五日,逾万名法轮功学员和平上访,图为上访学员们静静的在路边看书、等待

汉文帝拒千里马

汉文帝为母亲薄氏尝药

文/陈必谦

下面这则故事,出自《汉书•贾捐之传》,笔者转引自明代首辅张居正编著的《帝鉴图说》,讲述了汉文帝拒绝接受千里马的故事。

【原文】文帝时,有献千里马者。帝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下诏不受。

【译述】文帝,也就是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纪元前180年到纪元前157年在位。

汉文帝在位的时候,一次,有人向他进献一匹可以日行千里、飞驰如电的千里马,汉文帝看到这样漂亮的千里马,十分喜爱。但是他说:“我在出行的时候,有仪仗队的旗子在前面引导,后边又跟着负责保卫的武士车队。即使是出去巡视的时候,也不过一天走五十里就停下来;出征行军,一天也不过走三十里就停下来休息了。我骑着这样的千里马,独自一人跑在前面,将要往哪儿跑呢?”于是下诏令,拒绝接受这匹宝贵的千里马。

【解析】汉文帝即位时,吕后势力刚刚被铲除,国家急需安定,四方人士,正拭目以待:看这位新上台的皇帝,将如何治理天下。文帝在拒收千里马之前,已经做了两件大得人心的事。一件事,是废除“收孥相坐律令”,刑罚只加于犯罪者本人,不再株连家属。汉高祖刘邦称帝前,曾宣布废除秦代一切苛法,只约法三章,但后来又搞了“汉承秦制”,株连之法,又被恢复。现在文帝予以废除,无疑是一件善政。另一件得人心的事,是颁布“赈穷养老”之令,救济鳏寡孤独及穷困的人,下令: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由政府发给粮和肉,九十岁以上老人除粮、肉外,再加发帛、絮。这两件事和拒收千里马,使他在广大民众的心目中,树立了圣明君主的形象。古语说:“不做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是。”汉文帝就是这样做的。

汉文帝继承皇位之后,当时的社会经济,因为受到秦时战乱的破坏,十分萧条,于是文帝就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文帝一向以仁慈亲民而著称。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很善于自省的人,他在位的时候,每当国家出现了日食、地震、洪涝、蝗灾,文帝就要下诏反省自己。“朕闻之,天生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他多次颁布命令,减免天下百姓的田赋,发放粮食来赈济受灾的百姓。为了鼓励农耕,扩大粮食的种植,文帝就自己开籍田,并亲自下地种田,将收获的谷物,用来供应宗庙的祭祀。他还要求皇后亲自植桑,并亲手纺织,以提供祭祀穿的衣服。

文帝也是典型的孝子,侍奉母亲十分周到。薄太后生病的时候,文帝每天都要亲自去探望,日日夜夜的陪伴在母亲的身边,但凡是送给母亲服用的药,他一定会首先自己尝过,才放心地让母亲服用。后人辑录的《二十四孝》故事中的第二孝,就是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母亲如此孝敬,文帝还将自己的孝心,推广至天下百姓,对鳏寡孤独者,都有政策照顾。

从在这个“却千里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汉文帝回绝了进献的千里马,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必要接受一个对自己毫无实际用处的东西,这一点很符合汉文帝的个人特点。汉文帝的节俭,是十分著名的,他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汉文帝始终认为对老百姓没有利益的事情,都要尽量不去做。同时也反映了汉文帝拒绝谄媚,远离那些试图以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君王好感的人。

汉文帝曾经在自己的遗嘱中,自我评价说:自己是因为幸运,才得到了继承皇位的机会,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由于上天的宠爱;之所以自己在位的时候,天下太平,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也不是因为自己多么贤明,而是神灵的保佑罢了。汉文帝是历史上很谦虚的皇帝,同时又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君王。所以史学家评价说:(整个汉代)“德莫厚于汉文(帝)。”

意外之财

文/华翰

从前,有一个在衙门当差的衙役,有一天清晨,他很早就出了门。当他走过荒郊野外的时候,被一位身上带着财物的出外人看见了。这位出外人,看到衙役带着兵器长矛走过来,怕他会对自己心怀不轨,就立刻藏身在草丛里面。

这 时候,衙役也搞不清楚,只听到草丛里面,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又没看见附近有人,他害怕是老虎或豹子藏在草丛里面。因此,就用长矛向草丛里面乱刺,结果刺中 了这位出外人,拖出草丛一看,人已经死了。衙役这时才知道自己误杀了人。他取下了出外人身上所带的财物,并且把尸体丢弃在草丛里面。

这件事没有被人发现。衙役因此而变得富有,娶了妻子。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

有一天,这个衙役在门口,忽然看见被他误刺而死的那位出外人,他立即把门关起来,躲在门后偷看:出外人竟然走进了对门邻居皮匠的家中。

不久之后,皮匠的妻子就生下了一个儿子。衙役知道其中的因缘,就对皮匠非常好,并且很照顾、疼爱皮匠的儿子。自己的女儿长大之后,那个衙役就准备把女儿嫁给皮匠的儿子;皮匠对这门亲事非常地欢喜,就要求儿子要好好地孝顺衙役,如同孝顺自己的父亲一样。

有 一次,正逢到夏天,天气很热,衙役喝醉了酒,睡在床上,他身上的汗,不断地冒出来。皮匠的儿子在旁边侍候他,就用刀轻轻地把衙役身上的汗刮掉。衙役因为喝 醉了,糊里糊涂,感觉有东西在他身上动来动去,以为是蚊子或虫子,就用手去拍打,没想到:衙役用自己的手拍在刀背上,因此就把刀子拍入了自己的肚子里去。

这时候衙役还没有死,于是便呼唤家人,说出了这件事情的原委,并且立即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皮匠的儿子,家产也都还给了皮匠的儿子。

衙役在死前,对身边的亲人讲:“我贪得了别人的意外之财,我便招得了这意外之灾。我现在把欠债还了他(指被刺死的那位外出人),我心甘情愿!你们今后,要好好做人,别干昧良心的事!”

(事据《集福消灾之道》)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