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拒绝为中共做伪证 喉癌不治而愈

文/辽宁小芳整理

二零零六年,沈阳市苏家屯有一个患喉癌的人,已在沈阳市人民医院确诊,是被医院判了死刑的人,到了快说不出话的时候,苏家屯专门迫害法轮功的“六一零”非法组织的主要头目带领一伙人进了患者家,威逼利诱这个患喉癌的人冒充法轮功学员,否认苏家屯活摘法轮功学员器官,并让他做现场采访的对象来证明。如果他同意这么配合,就能给他三千元钱治病。

就在病人百般无奈的时候,病人的妻子回来了,进家门一看是这么一回事,就十分生气地说:“一个得癌症连话都说不来的病人,还要接受采访、作假证,这让世人知道了,你们怎么去解释?你们的事世人都知道了,还要让人怎么说;做没做,你们还不知道真相!”这伙人一看,慌忙地走了。神奇的是三个月后,那位喉癌患者再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告诉他癌症没有了,只是一个小小炎症而导致喉咙声带一时失去了发声功能,现在好了,能说话了。病人不相信这是真的,但他还是说出话来了。现在,他逢人就说,法轮大法就是好,信法轮功永远没错的!

少年司马光改过,终生不再说谎

司马光
文/秦如初

一、司马光改过,终生不再说假话

宋朝的司马光,在他五岁的时候,有一次他想要脱去胡桃皮,弄了半天,就是脱不掉胡桃皮。后来家中的婢女看到了,就帮他把胡桃放在热汤里面,浸泡一下,然后,便很容易的就把胡桃皮脱去了。

刚巧这时,司马光的姐姐从外面进来,就问他说:“是你自己把胡桃皮脱去的吗?”司马光回答说:“是啊!是我自己把胡桃皮脱去的。”

上面的经过情形,都被司马光的父亲见到、听到了,他老人家就走出来教育司马光说:“小孩子,不可以说假话!”接着又向他讲了为人要诚实的道理。

司马光听了,悚然心惊,从此以后,下定决心悔悟改过。终其一生,都不再说假话了。

二、正直二字,时刻记紧

宋朝的徐孝积,在初次面见安定先生的时候,头稍微歪偏了一点。安定先生就很严厉的说道:“头要摆正,不可以歪斜。”

徐孝积就立即的悔改觉悟,并且说道:“头要摆正,不可以歪斜。那么心又怎么可以不正呢?”

从此以后,徐孝积的心性,就未曾有过一点点的歪斜、偏私。

他成名之后,有不少人来请教他:“什么是处世修身的要诀?”他一定会写下“正直”两个大字,送给请教他的人。

三、吝于改过的王安石

宋朝的大文学家曾巩,与王安石的交情颇佳。宋神宗皇帝就问曾巩说:“你觉得安石的为人怎么样呢?”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行谊,并不比汉朝的扬雄差;但是因为他吝啬,所以他比不上扬雄。”

皇上说:“王安石的为人,并不重视富贵钱财,你怎么说他吝啬呢?”

曾巩回答说:“臣所谓的吝啬,是指王安石虽然勇于任事,有所作为;但是他却是吝于改正自己的过失啊!”

神宗听了曾巩的话,连连点头,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唉!王安石以宰相的才干,竟然因为掩饰不肯承认自己的过失,以至于最后弄到祸延天下,危害苍生百姓,留下万世为人唾骂的恶名。何况是现在那些刚愎自用而又没有才干的人,每天都在过失之中,而且又不改过呢?(均据《集福消灾之道》)

古文欣赏:《陋室铭》

刘禹锡像(安徽和县)
文/智真

《陋室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托物言志的短文,文章意境深邃,文辞精炼。从主题看,《陋室铭》表现的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的心志。

《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洛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官至监察御史。《陋室铭》仅八十一字,全文如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为何作者身居陋室能“自得其乐”,而能不觉其陋?就因为在他看来,只要我提升道德境界,品德高尚,“惟吾德馨”,那么即使身处陋室又“何陋之有”?!他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文章开头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如溪流直下,十分自然地引出正题,而绿苔、青草、素琴、金经这些富于色彩美的点染,更使陋室光彩照人,别有洞天。交友的叙述,志趣的抒发,幽雅地弹琴,潜心静默地阅读佛经。就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好像西蜀杨子云的亭子,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抱负远大,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文章篇末“孔子云:何陋之有?”典出《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难道这样的陋室还不该铭文以志之吗?

联想到《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刘禹锡因直言敢谏触怒权贵,被贬官为多处刺史,被贬谪到边郡和州县时,因他不阿谀逢迎,县令只给他德胜河边一间半房子,刘禹锡看到附近有一排杨柳树,就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表现了其虽然身处逆境,仍然心怀天下。知县见此,就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即将居室减至斗室,刘禹锡仍然读书作文并写下了《陋室铭》请人刻于石头上,立在门前。他以文明志,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不改变自己的理想。透过《陋室铭》,人们读到的是作者安贫乐道的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

唐太宗与390名死囚的约定

《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让现代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故事,白居易《新乐府》诗“死囚四百来归狱”说的就是这件事。

贞观六年年末(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审查复核案件。当太宗看到30多个死囚时,觉得很是可怜,就下了一道圣旨:把他们一律放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年之后的秋天来京城执行死刑。接着太宗又下了一道命令:把全国的死囚都放回去,来年都到京城,一起问斩。

于是乎,全国390个死囚都回了家。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被放回去的全国390个死囚,没有人带领,也没有人监督,都按时从全国各地返回长安,没有一个逃跑或隐藏的。最后太宗将这些死囚们全都赦免了。

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其中却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后人解读与回味。这390人明知已被判死刑,为何有机会不逃走却心甘情愿回来受死?太宗又为何将他们都赦免了呢?仅仅是出于怜悯吗?

这其中的缘由还要从唐太宗的仁德说起。太宗爱民如子,他曾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太宗规定,杀一个死囚,得向皇帝报告三次,而且,实行死刑之日,皇帝不能进酒肉,不能欣赏歌舞。因为酒能乱性,音乐能使人沉湎于情感中,不能进行理性思维,目的是在行刑前的最后一刻让皇帝进行冷静思考,以免错杀无辜。而且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再加上太宗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使得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相当好,贞观初有几年,全国死囚犯还不足百人。

面对如此仁德的皇帝与这般公正的司法,可以说这些死刑犯原本就心无怨言,只有悔恨之意,又得到了太宗的怜悯,自然心怀感激。而太宗又是一位非常讲诚信的君主,俗话说“民以吏为师”、“上行下效”,死囚们“自投罗网”的行为正体现了太宗德行善化的巨大力量。

而太宗的大赦并不只是出于怜悯。古人认为做人的根本就是“诚信”,这些死囚能够信守约定,知道感恩,说明他们还有做人的底线,所以太宗给了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有这样一位道德高尚、懂得以德治国的君主,才有了廉洁奉公的官员和讲究规矩的百姓,这也就不难理解,唐初为何出现政治清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了。(文/清源)

天视自我民视 天听自我民听

晋国的中行寅将要败亡了,他将负责祭祀的太祝找来,准备治他的罪,对他说:“你为我祭祀,肯定祭品不丰厚,斋戒不虔诚,因此导致我要亡国了,这是为什么呢?”

太祝对他说:“昔日先君中行密子只有车十乘,可并不觉的少,只忧虑自己德行和道义不足。现在君主您有战车百乘,不去忧虑德行和道义的不足,只嫌战车还太少。大造战车战船必然要增加百姓的赋税徭役,赋税徭役一多百姓自然不愿意,要对您诅咒责骂。您以为只祭祀上天就会国家太平吗?要是所有人都诅咒责骂您,您也会灭亡的。我一人在祭祀上天时颂扬您,可一国的人都在咒骂您,我一人的颂扬哪能抵得过一国人的咒骂呢?您的国家因此灭亡不是很自然的事吗?我又有什么罪呢?”

中行寅听了十分惭愧。

《尚书》有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思是上天所见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见,上天所听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听,天意通过老百姓在显现。象中行寅这样不修德政,贪得无厌,弄的人人唾骂,已经是逆天而行了,他不知反省自身的过错,反而以为祭祀丰厚点、虔诚点,上天就会保佑他不败亡,这怎么可能呢?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0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