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洪
通常的治疗方法都是采取对抗、压制的思路。而顺势疗法是用引起相同痛苦的药物,来治疗类似症状的疾病。
顺势疗法又叫同类疗法,其发展成熟是近200年的事。顺势疗法的基本概念是,可以利用在健康人身上造成某种症状的物质,治疗造成同类症状的疾病。这种治疗思路与旨在抑制症状的主流医学对抗疗法相反。
18 世纪后期,德国医师兼化学家哈尼曼对于顺势疗法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起初,哈尼曼对于金鸡纳树皮可以治疗疟疾之说存疑,他亲自服用几次,原本健康的身体居然都出现了类似疟疾的「冷热」症状。其后,哈尼曼提出了顺势疗法的概念,并在其一生研制出99种药品,其中包括从金鸡纳树皮提炼的抗疟疾特效药奎宁。
*别于对抗的反向思考
通常的治疗方法都是基于对抗、压制的思路,如抗感染药、止痛药的使用等等。而顺势疗法Homeopathy则不同,Homeo意即「相同」,pathy意即「痛苦」,就是用引起相同痛苦的药物,来治疗类似症状的疾病。
在今天的西方,顺势疗法属于替代疗法的一种,但其原理在西医理论中并没有很好的解释。通常是说通过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刺激,激发人体自身针对类似症状的反应和相应的免疫力等。为了避免毒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对药物进行震荡稀释。此外,也需要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进行身、心的综合治疗。
*科学的基础遭到挑战
顺势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要将药物稀释许多倍,而疗效却依然如故,这令许多研究者百思不解。英国女王大学(贝尔法斯特)药理学家恩妮斯(Madeleine Ennis)为证明顺势疗法的「荒唐」,于是进行了实验。
根据恩妮斯的考虑,在身体受到感染发炎时,人的白细胞(白血球)会释放组胺,其先释放出的一定剂量的组胺,会反过来抑制组胺的进一步释放。而顺势疗法的主张是,把组胺震荡稀释许多倍后,仍保持抑制的效用,这显然违背了基本的化学常识。恩妮斯相信,透过实验,必可证明所谓顺势疗法不过是心理作用。
恩妮斯的惊人发现是,即使把组胺浓度稀释到几乎「零」,其效力竟然是一样的,但理论上,这时的溶液中一个组胺分子都没有了!难道顺势疗法采用稀释药物的做法真有科学依据?难道组胺的化学性质被水保留了?恩妮斯表示,果真如此,我们真的要改写物理化学教科书了。
恩妮斯的实验结果经另外三个实验证实是对的。其实,类似的实验已有不少,早在1988年6月,著名的英国《自然》杂志就曾发表法国科学家宾文尼斯特(Jacques Benveniste)的发现,当把IgE溶液稀释10的几十到上百次方倍后(理论上已经与纯水没什么两样),抗体的活性却依然保留。换句话讲,水保留着曾与之接触物质的特性。
这一反常识的结果立即在科技界引起轩然大波,然而,却获得后来一次次研究的印证,其中包括恩妮斯的研究。两者采用的化学物质不同,但结果如出一辙。这样一来,顺势疗法研究所涉及的已经远远不是医学,而是现代科学大厦的理论基础了。被当作真理的许多科学观念,或许都可能是错的。
*与东方思维相互呼应
其实顺势疗法的思想在东方文化中早就广泛存在,只是东方思维并不习惯于给事物下定义。比如说,对于痛苦的理解,中国一些年长的人常说,吃点苦不是坏事。这种「顺应」式的思维常见于东方,而西方人则更多习惯于针锋相对式的思维。
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如何解暑?在西方,来杯冰镇汽水,从头冰到胃,而东方则坐下来静心,然后喝几口热茶,出点汗,顿时觉得从内向外的凉爽。后者就是最通俗的「顺势疗法」,也是西方人颇不理解的一种做法。
另一个例子是,中国传统医学和文化中,对水的特性有很深入的认识。例如饮茶,有所谓的流水和止水之说。 《茶经》对泡茶用的水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之说。山水要用慢流的,急湍的不能用;江水要远离人的;井水要用取汲多的。总之,缓慢的流水能泡出好茶。
再比如,对于孩子的夜惊,有一个简单的治疗方子——用水煮金子。按物理理论,金是不溶于水的,水中是找不到金分子的,可是煮过金子的水却具有不同的特性,变成很「重」的纯阳之水,可以使孩子平静。
还有,对治半干型的霍乱,有个有效的方子,井水打上来,将一半水烧开,与剩下的一半混合起来,这样的水就是半湿半干的水,可以治半湿半干型的霍乱。但若直接把水加热到平均温度,就不起作用。两种水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完全一样,但生理作用却不同。对于传统的物理化学来说,这颇有些尴尬。
*科学的尴尬亟待超越
而西方在哈尼曼去世后,顺势疗法一直不断地发展,药物增加到3,000种以上,到19世纪末,已在西方相当流行,约有15%的美国医生主打同类疗法。
正如之前提及中医在水的应用方面的一些特点,由于很难用目前的科学理论加以分析,许多人认为中医不属于科学。然而关键问题恰恰在于,当代科学本身的定义是很狭窄的,而与此极不相称的,却是实证科学在公众面前的「真理」角色,这一点在东方社会尤为突出。如果实证科学本身能够放弃其傲慢与偏见,在尴尬中超越自我,那无疑将是人类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