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说成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文/陆振岩

成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子罕》,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在这里,颜渊深有感触地赞叹老师的道学、德行:越仰头观看就越显得高不可攀,越深入钻研就越觉得坚实厚重。而后一句「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用「忽前」、「忽后」来形容孔子之道神妙莫测。另一方面,虽然夫子境界之高,令人感到不可企及,但因为其「循循然善诱」,使得学生又感到夫子之道并非无法学习的;而且因为老师善教,学生学习的过程还颇有收益,越学越想学,「欲罢不能。」

颜渊是在吹捧老师,搞「个人崇拜」么?当然不是。一个人如果浅尝辄止,是无法体会到真理的高妙之处的,这种人可能真的会认为颜渊是在搞「个人崇拜」。这样的人,就像老子说的「下士闻道,不笑不足以为道」,他会嘲笑圣人是傻瓜,说的全是骗人的话,人家说「孔子鼓吹历史倒退」,他也跟着这样说:越是不了解,也就越是随意诋毁、诽谤。这种人要不嘲笑,道也就不足以为道了。而真正的「上士闻道」,就像颜渊一般,以恭敬的心态「仰之」、静下心来「钻之」,了解得越多,越能切身体验到真理的玄妙高深。

5月13日世界法轮大法日这几天,明慧网刊登了世界各地大法弟子感谢师父传法20周年的贺信、贺词上千份,以及采取各种文艺形式赞颂「眞、善、忍」宇宙法理弘传世界的作品。对大法不了解的人可能会对此感到惊奇。法轮大法自从1992年传出后,经过上亿修炼者的亲身实践,使无数人解除了病痛的折磨,提高了精神境界,找到了生命返本归真之路。法轮大法的著作深入浅出,语言易懂,虽然修者遍布各个文化层次、社会阶层,但眞修者都切身体会到了宇宙眞理的博大精深,受益无穷,并且随着修炼越来越能体会到法轮大法的玄妙超常。因此修炼者对师父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法轮大法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即使在中国大陆的面临生死考验的严酷环境中,修炼者也和平坚忍的走过了13年的磨难,依然坚修不止,并且「欲罢不能」?希望有心人不要跟着宣传机器人云亦云,真正静下心来了解一下,读一读《转法轮》这本书,也许您会发现埋藏心灵深处的渴求、追寻都有了最终答案。

子贡尊师

子贡姓端木,名赐,子贡是他的字,春秋末卫国人,十七岁拜孔子为师,谦逊好学,深得儒学真谛和精髓,他不但是孔子学说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而且还是其坚定的捍卫者。他通达明理,善言辞,长于外交,曾任鲁、卫两国之相。孔子很欣赏子贡,把他比作宗庙里尊贵的“瑚琏之器”。

一次,齐景公向子贡询问孔子的贤能,子贡马上回答说:“圣人也,岂直贤哉。”意思就是说,孔子不止是贤人,是圣人啊。接着子贡又称颂孔子说:“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犹渴壶杓,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安知江河之深乎!”在这里,子贡将孔子与天、地以及江海相比,说我跟着孔子学习,就象拿着瓢到江河里饮水,腹满而去,哪里知道江河有多深呢!”齐景公说:“先生之誉,得无太过乎?”子贡说:“臣赐何敢甚言,尚虑不及耳,使臣誉仲尼,譬犹两手捧土而附泰山,其无益于明矣,使臣不誉仲尼,譬犹两手把泰山,无损亦明矣”,他把孔子比作泰山,说自己的赞誉之词,不过是给泰山添了两把土;反过来说,即便是任何人想损其名誉,也不过是用手刨去泰山上的两捧土,不会有损于泰山的崇高那是显然的。

子贡时时处处维护着孔子的尊严,绝不允许任何人毁谤老师的声誉。一次,鲁国的大夫叔孙武叔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听后非常气愤,说:“譬诸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大意是说:自己的那点学问本领好比矮墙里面的房屋,一眼就可望尽,但孔子的学问本领则好比数仞高墙里面的宗庙景观,富丽堂皇,不得其门而入是不得见。

数日后,叔孙武叔又在毁谤孔子,子贡就劝他不要这样做,义正词严地说:“你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夫子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夫子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这段话不仅表现了子贡对孔子的崇敬,也体现了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寥寥数言便描绘出孔子形象的高大。

有人问子贡孔子为什么那样有才,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圣”,是天生的圣人。子贡谨记老师的教诲,以其齐家治国之志向,博济广施之胸怀,谦逊至孝之美德,对师道尊严的维护和对“道济天下”的坚定,垂名后世。确实,师道尊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师德师恩是人终生不能忘怀的。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为师之道尊贵、庄严,正如《礼记·学记》所云: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2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