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四·二五”上访是怎么回事?

中共从1996年起,就暗地里开始了对法轮功的打压。先是中宣部1996年发通知禁止出版法轮功书籍,紧接着,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授意公安部,发出通知在全国对法轮功进行秘密调查,为“取缔”作准备。随后在1998年又多次发出通知,秘密网罗罪证欲定法轮功为“邪教”。

这些秘密调查虽然并未发现一条法轮功的罪证,各地却发生了公安强行驱散炼功群众、非法抄家罚款等严重干扰法轮功学员正常修炼的事件。三年中打压不断升级。最后由天津公安局无理逮捕、殴打十多位法轮功学员的“天津事件”,天津的警察告诉法轮功学员,你们有问题去找北京。这样引发了“四·二五”法轮功学员万人和平上访。

1999 年4月25日法轮功学员集体到位于府右街的国家信访办上访,而信访办就在中南海附近。上访过程中,法轮功学员极其的平和安静,没有标语、口号,对当地的行人和交通没有造成任何影响。可后来中共为了给全面迫害大造舆论,却将法轮功学员的和平上访描述为所谓“围攻中南海”。事实上当时法轮功学员站在府右街和中南海围墙的街对面,哪有什么围攻?当天总理朱镕基还在中南海门口接见了法轮功学员代表,并使部分问题得以和平解决。真有围攻的话,总理怎么可能出来接见?这都是中共造谣,为迫害找借口。

真实的谎言

中共从建政至今,一路搞“运动”,每次运动,都是“舆论开路”,欺骗民众。在中共“大跃进”运动中,“亩产万斤”的假新闻充斥官方媒体。为了说明谎言的“真实”,喉舌媒体刊登女孩坐在浓密禾苗上的照片(见图),称“小孩在禾苗上爬来爬去也掉不下来”。

1999年7月20日,中共江泽民集团又掀起了对法轮功的迫害,并操控全国媒体抹黑法轮功,在短短6个月内,中共官方媒体对法轮功的诬陷报道和批判文章,竟然多达30余万篇。这其中以“1400例”和“围攻中南海”的谎言对人毒害最深。

“1400例”是如何出笼的?

党媒炮制出所谓的“1400例”,说练法轮功杀人、自杀,不让吃药,练死1400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里仅举两例:
 
二百元采访费

重庆永川双石镇的龙刚,家住双桥街七十号,精神病复发跳河死亡。龙刚死后,一个姓杜的记者采访他的妻子,把一些诬蔑法轮功的话写在纸上,叫她照着念,并给了她二百元钱。龙刚父母投书明慧网说:“儿子有没有精神病作为父母是最清楚的,天下哪有不心疼子女的父母。儿子确实有精神病,当时是精神病复发跳河死亡,与法轮功没有任何关系。这是谁也抹煞不了的事实,作为他的父母,我们必须说真话,不能昧着良心。”

公安部门:你就说你炼法轮功

2000年辽宁盘锦市电视台曾报导“魏家杀母案”。事后了解到,被杀的老年人以捡破烂为生,其女儿在海城游手好闲,打麻将,没钱了就找母亲要,母亲没钱给她,她在晚上将其母杀死。后来,公安部门的人给其女儿出主意:“你就说你练法轮功,往法轮功上一推没死罪。”魏家老百姓都知道她不是炼法轮功的。

“四·二五”——阻止全面迫害发生的一次努力

秩序井然的“四·二五”上访民众
文/何远村

一九九九年“四·二五”法轮功万人上访是一次机会,一次让政府了解法轮功,了解修炼法轮功的都是些什么人,这些人到底是想要干什么的机会。“四·二五”事件不是镇压的原因,而正是为了阻止全面迫害的发生,一些法轮功学员自发而做的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努力。

对于“四·二五”,中共的宣传刻意隐瞒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法轮功学员为什么去上访。

“四·二五”事件中,法轮功学员在与信访办官员对话时提出了三点要求:1)释放两天前在天津被抓的法轮功学员;2)给法轮功一个公正合法的修炼环境;3)允许法轮功的书籍通过正常渠道公开出版。

从这三点诉求就可以看出,在“四·二五”之前,法轮功的修炼环境已经受到来自具体职能部门比如中宣部、公安部个别人的很大干扰,可以说对法轮功打压的序幕已经拉开。如果法轮功学员还不出来维护修炼环境,事态的发展,只能是迅速恶化。

去了一万人,很多吗?当时法轮功的修炼人数高达数千万之多,你也想去,我也想去,很容易就有一万人。如果组织动员起来,很可能会有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更多的法轮功学员去上访。面对这么多来自主流社会民众的诉求,这场邪恶的迫害也许真的就搞不起来了。但是,法轮功没有采用这种组织动员的方式,因为法轮功的修炼是完全自愿的,炼功来去自由,没有登记,没有花名册,想学就学,想走就走,从来就没有什么严密的组织。

法轮功学员大多数都经历过文革,很多是退休了的老人,就算年轻的也见过“六四”。从暴政的风风雨雨中走过来的一个群体,他们很清楚跟共产党打交道的后果。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走出来了呢?

道理很简单。法轮功学员修炼以后,发自内心地要去做一个好人,按照“真善忍”要求自己。很多学员想,这一回只为做好人,应该是最不搞政治的一次吧。正是本着这样朴素的想法,法轮功学员放下了几十年养成的对共产党及其政治运动的恐惧,坦荡的到北京去上访,要求当局给他们一个修炼、做好人的环境,以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事实证明,在中共独裁统治的社会里,尤其是江泽民一伙小人当权的社会里,要求一个做好人的环境也是一种奢望。

看看中国现在的诚信危机。这十多年来,是中国社会道德下滑最快的一个时期,对很多人而言,挣钱就是信仰。这就是中共迫害法轮功带来的后果。信仰成为一个敏感话题,表面上寺庙活动很开放,烧香拜佛很流行,那完全是变异了宗教的本质。制止中共迫害法轮功,让百姓有做好人的自由,有信仰“真善忍”的自由,才是民族的出路。

你知道吗?

获奖影片《伪火》海报
●法轮功书籍中明确指出杀生和自杀都是有罪的,真正的修炼人绝不会杀生或自杀、自焚的。所有的法轮功书籍和音像资料都可以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海外也有很多关于法轮功的正面报道。然而中共在迫害伊始就大量销毁法轮功的书籍,并在互联网上封锁一切关于法轮功的正面信息,把和法轮功有关的词汇都设成敏感词,就是害怕人们了解事实真相。

●2001年8月14日在联合国会议上,国际教育发展组织就“天安门自焚”事件强烈谴责中共当局的“国家恐怖主义行为”。声明说:从录像分析表明,整个事件是政府一手导演的。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会议上的中共代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2003年11月8日,由新唐人电视台制作的揭露“天安门自焚”真相的纪录片《伪火》(《False Fire》)获第51届哥伦布国际电影电视节荣誉奖。

学会提问

2012年5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这个研究专案从23所本科院校中收集了2万多份调查样本,对中国所谓的九八五院校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大学生课堂提问方面,做了一番比较。

调查资料表明,在中国的九八五院校本科生中,有超过20%的人说自己从未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而在美国大学生中从未提问或参与讨论的人,只有3%;相反的,说自己在课上经常提问或者很经常提问的大学生,中国占10%,而美国占63%。

这个报告一发表,就引起了高等院校教育人员的重视。很多人都为中国学生不会、不愿、或者不敢提问而感到担忧,甚至有人把“不会提问”当成中国大学生知识容器上的一块短板。

“不会提问”实质上是缺少独立思维的表现。在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灌输式教育模式下,学生缺少独立思维、创新思维,缺少想象力、创造力,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生活在这样的体制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悲哀。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自我培养的方式来弥补这种僵化教育对学生的伤害。而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培养质疑性思维,遇到事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下面是一个练习提问的实际例子。

以下一组图片是中央电视台报道的2001年1月23日“天安门自焚”事件中的视频截图以及对图片的描述。你能否根据生活和医学常识提出问题。

图一:“自焚者”王进东两腿间夹着一个绿色塑料饮料瓶。他身后一个警察拎着灭火器,身边一个警察拿着专业灭火设备——灭火毯。据央视报道的画面来看,当时天安门巡逻警察看到有人自焚后迅速拿出来十几个灭火器。

图二:“自焚者”刘思影做了气管切开手术。气管切开手术,就是在声带以下的喉咙里插一个管子,帮助呼吸。刘思影手术四天后接受央视记者采访。采访时,声音清晰,还能唱歌。

参考答案:塑料瓶在高温下会迅速熔化变形。“自焚者”王进东两腿间的塑料饮料瓶为何完好无变形?天安门巡逻警察不可能随时携带如此众多的灭火器,专业灭火毯就更不可能。在自焚这样的突发事件中,自焚者从全身浇上汽油点燃到被烧死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警察怎么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到灭火器?参考“焦点访谈”的截图可以发现,“自焚者”王进东的图片是一个特写镜头,在如此短暂的突发事件里,是谁拍摄了这样的特写镜头?

众所周知,烧伤病人要严防感染,但央视记者却既不穿隔离衣,也不戴口罩、帽子,拿着沾满细菌的话筒近距离采访“自焚”女孩刘思影。气管切开手术,是在声带以下的喉咙里插一个管子,帮助呼吸。此时刘思影呼吸气流很少通过声带,声音应该是断断续续的。而刘思影气管切开手术后四天,就能声音清脆地接受采访,还能唱歌,完全违背了医学常识。

采访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人不穿隔离衣?气管切开4天能唱歌?
央视“自焚”录像中,被大火烧过的王进东,面部严重烧坏,腿上的棉衣烧烂,但他两腿间盛汽油的塑料雪碧瓶却翠绿如新,最易着火的头发也还完整。

首因效应

有这样一个心理实验:心理学家把甲乙两名学生的考卷拿给受试者看。两名学生答对的题目数量基本相同,但甲学生的错题大多在考卷后半部,而乙学生的错题则在前半部。实验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受试者都认为学生甲更聪明,考试成绩更好。

还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受试者分成AB两组,给他们出示同一个人的同一张照片。对A组受试者说:“这是一个屡教不改的罪犯。”对B组则说:“这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然后要求受试者根据此人的外貌特征来分析他的性格。结果,A组受试者大多是这样的描述:眼睛深陷,眼神中显露凶狠的性格,额头高耸,体现出顽固的性格特征……;B组受试者则说:深邃的目光体现出酷爱深度思考的性格,饱满的额头体现出钻研的意志……

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效应”,被人们总结为:人与人第一次交往时留下的印象会在对方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比以后接触到的信息作用更强,持续更久。

实际上,首因效应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在起作用,而人很难摆脱先入为主的定势思维。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如卡耐基所言:“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与其让别人慢慢修正对自己的印象,倒不如一开始就展现出自己的良好形象。而另外一方面,首因效应也容易使人以偏概全,无法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而避免这种心理效应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对于不太了解的人或事,不要急着下结论,兼听则明,多方收集信息后再来判断,就会更接近事实真相。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2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