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測多少撲朔迷離事 天地蒼茫真相指南不愁歸宿
最近存檔目录:
 

济公抢亲的启示

关于济公,有这么一则民间故事:一天,济公和尚走到灵隐寺前,心里猛然一惊,用天目看去,见一座山峰即将飞来,正好压住面前这座村庄。于是济公大喊大叫,让村民赶快逃走,结果村民却笑话他说:这疯和尚又说疯话了。济公正在焦急时,看到一家正在娶亲,于是济公抢上前去,背起新媳妇就跑。村民一见,怒气冲冲,呼喊全村亲戚朋友一起来追疯和尚。村民刚跑出村口,一座山峰就飞了过来。一个小姑娘跑得慢了,眼看就要被压在山下,济公施展神通,一掌向山峰推去。山峰偏了一偏,小姑娘死里逃生。全村的人也躲过了灭顶之灾。
 
而在杭州飞来峰的山脚下,确实有一个掌印,深深地印在石头上,人们说这就是济公当年推飞来峰一掌时留下的。这个手掌有一人高,想来济公当时现出了神通。

“济公抢亲”的故事,对我们现代人仍然有启示意义:当有人说了你不爱听的预言时,人们多不相信,直到事情发生之后,才知道预言者确是先知。

《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如此。诺亚在沙漠中修建方舟,人家都觉得他疯了,更无视他苦口婆心地劝善之言。直到耶和华降下四十昼夜的暴雨,人们后悔也来不及了。

修德重义 持正不屈

文/清言
 
东汉时有一个叫缪肜(音:妙荣)的人,他在县衙担任主簿时,有人诬告了县令,县衙中的大小官吏都被抓去拷问。为了避免惹祸上身,这些官吏全都说了违心的话,诬陷县令。只有缪肜一人坚持说真话,证明县令的清白。结果他被拷问毒打,以至身上都长了蛆,被转换了五个监狱。这样经过了四年,县令终于被无罪释放,持正不屈的缪肜也才被释放了出来。
 
太守梁湛是陇西人,他让缪肜担任决曹史一职。汉安帝初年,梁湛在任上病逝。缪肜将梁湛的棺材送回家乡安葬,正遇上西羌人造反。梁湛的妻子和孩子都躲避战乱去了,缪肜却独自留下来为梁湛造坟。他偷偷在井旁挖了个洞,白天藏起来,晚上就背土,直到叛贼被平定,缪肜才把坟造好。梁湛的妻子以为缪肜早已经死了,回来后看见他大为吃惊。
 
关西人都传颂缪肜的事迹,赠送给他车马、财物、衣服等,缪肜却一点都不接受,回到了家乡。
缪肜注重修身养德,不惧酷刑折磨坚持说真话,重道义,而为后人所赞颂。
 
【编者按】“上边不让炼,就说句违心话回家偷偷炼呗,为什么一定要说真话呢”,这是很多人曾经对法轮功学员说过的话。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威武不能屈、舍生取义”,古人认为道义比生命更重要,即使面对巨大压力,也要坚持说真话。所以我们看到古代有很多冒死进谏、舍生取义的故事。然而中共一直利用各种政治运动逼迫人们放弃良知、正义,和它一起造假,说谎,甚至栽赃陷害好人。很多人为了保全自己选择了妥协,屈从。渐渐地,人们已经习惯于这种造假文化,说谎成了一种在大陆生存的手段。发展到今天,导致各种假货、有毒食品泛滥,已经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而人与人之间也因害怕受骗上当,而互相戒备,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人际关系变得虚伪和紧张。在这种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法轮功学员面对酷刑折磨、失去生命的威胁还要坚持讲真话,他们捍卫的是道义良知,是民族精神的脊梁。他们不论是发资料、开发翻墙软件,还是利用电视插播,都是为了大陆民众能了解真相,走出中共的谎言,不再吃亏上当。另一方面,法轮功学员坚守“真善忍”的信仰,不随波逐流,坚持诚信,不造假,以诚待人,受益者又是谁呢?
 

真正的勇敢

戴高乐事后非常​​感谢那位拒绝执行他的命令的司令。图为戴高乐总统。
1965年,法国发生民变,巴黎的学生、市民走上街头,要求当时任总统的戴高乐下台。戴高乐黔驴技穷,来到德国的巴登。法军驻德司令部设在这里。戴高乐要求驻德法军司令带兵回到巴黎平息民变。但戴高乐的两次要求都遭到那位驻德法军司令的拒绝,还劝说戴高乐放弃这个命令。后来戴高乐非常​​感谢那位司令,称颂那位司令勇敢地拒绝执行他的命令。他还写信给那位司令的妻子,说这是上帝在他无能为力时让他来到巴登,又是上帝让他碰到那位司令。不然,他就可能是历史的罪人了。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就勇敢而言,绝对执行命令的勇敢多而敢于抗拒执行荒唐的命令的勇敢少。这是因为权力者一般都竭力提倡、培养、制造绝对的听命执行这种勇敢,而对敢于抗拒自己荒唐命令的勇敢深恶痛绝。以至有些明明是错误的东西,是荒谬的东西,是反道义的东西,是违法违纪的东西,因为是权力者指使,因为有权力者撑腰,有的人也敢「勇敢」地去执行,「勇敢」地去做。

勇敢是一个褒义词​​,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好品德。连人们教育孩子都常说要做勇敢的好孩子。但勇敢确实又还有一个是与非的前提。不分是非的、没有理性的绝对执行命令的勇敢是一种可怕的勇敢,也是一种愚蠢的勇敢,更是一种专制者欣赏和欢迎的勇敢,充其量不过是没有头脑的匹夫之勇。。而坚持真理、敢于同谬误、同荒唐、同发疯对抗的勇敢、理性的勇敢才是最值得称道的勇敢。

公艺百忍

唐张公艺,九世同居。睦族之道,忍字百余。
唐朝时候,有个叫张公艺的人,他家里九代人都同住一块儿而没有分家,且大家都非常友爱和睦。唐高宗皇帝十分惊奇他们家有何特别的治家之道,公艺便请求拿纸笔来写答案。待人拿来纸笔,只见张公艺只写了一个字:忍。继而又将忍字重复写了百来个,便将这“答案”上呈给了高宗。人们便也明白了,原来,张公艺九代同居而不分家,和睦友爱之道就在于一“忍”字呀,宗族所以会不和睦,皆是由“不忍”而得呀!一大家人在一起,长幼尊卑肯定会免不了有不均不备之处,若互相责备争吵,不能相互忍让宽容,则哪能九代同住一起而不起纷争之心呢! 

处家之道,当然也不是单一个“忍”就能一字道尽的。但“忍”则是基本,一切争端憎嫌,起初往往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常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忍”,慢慢便发展得大了,嫌隙便深了,所以若人人都能“忍”,则彼此互相效仿,岂有不和顺的道理。(据民国蔡振绅编撰《八德须知》) 

明慧網版權所有 © 1999-2012 ZHOUBAO.MINGHUI.ORG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