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人们把诚信视为“立身立国”之本,是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内容。古人常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讲究“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为守住一句诺言,甚至可以不惜倾家荡产,不惜身家性命,这样的历史故事有很多。

徐少渔是钱塘人,光绪庚寅八月初,他向彝斋借了一百元银币,没有立借据,只口头约定一年以后如数偿还。第二年八月初,徐少渔病重危在旦夕。他躺在床榻上一直喃喃自语:“还钱的时间快到了,我如果死了这怎么办啊?”

妻子听后对他说:“你现在重病在身,医药费都花很多了,而且你借的钱也没有借据,所以没有履行约定的必要了,你就不要愁了。”徐少渔说:“他因为相信我所以才没要借据,我怎么能自己不守信用呢?”

最后徐少渔让妻子将家中的一柄玉如意和两件狐裘拿去卖了,共卖了九十银元,又从别人那里借了十元,这才在约定的日期如数偿还给了彝斋。几天后徐少渔的病痊愈了。

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则不立。”《大学》中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诚信是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转载《明慧周报》大陆版“晨光煦语”)